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948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包括组合型钢梁、工字钢梁、锚栓、缀板、原纵墙、原墙体;所述的组合型钢梁由槽钢和缀板组成,设置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下部和原墙体剔除一定的上部空间后的上面;所述的原墙体分布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的两侧,用于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的荷载;所述的原纵墙是结构承重墙,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的部分荷载;所述的组合型钢梁的端部与工字钢梁之间采用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受力均匀、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属于既有建筑改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全球地震灾害频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其中,既有建筑中的楼梯作为重要的竖向紧急逃生通道,在抗震加固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险情发生时,建筑物内人员主要是通过楼梯进行疏散,若楼梯发生破坏,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并阻碍后期的救援工作。为保证它的安全性,楼梯不仅要有足够的承载力与整体性,同时还要确保非结构构件在以上极端情况下不会发生脱落。地震发生时,楼梯在整体构造中属于斜向构件,与建筑物墙体一起作用。而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在整体构造中属于水平支撑,其作用机理类似于“耗能梁”,在吸收地震波能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了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主要是对既有建筑中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和工字钢梁进行抗震加固改造。
[0004]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如图1~4所示,包括组合型钢梁、工字钢梁、锚栓、缀板、原纵墙、原墙体;所述的组合型钢梁由槽钢和缀板组成,设置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下部和原墙体剔除一定的上部空间后的上面;所述的组合型钢梁与上部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下皮之间粘结用A类改性环氧树脂胶;所述的组合型钢梁中的槽钢的上翼缘和下翼缘预留φ12的锚栓安装孔;所述的原墙体分布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的两侧,用于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的荷载;所述的原墙体剔除一定的上部空间后采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找平;所述的原纵墙是结构承重墙,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的部分荷载;所述的组合型钢梁的端部与工字钢梁之间采用焊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合型钢梁中的槽钢尺寸为100mm
×
48mm
×
5.5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合型钢梁中的缀板尺寸为60mm
×
10mm,厚度为6mm,缀板之间间距为400mm,且预留φ12锚栓安装孔,缀板预留安装孔的位置与组合型钢梁中的槽钢上翼缘、下翼缘安装孔的位置对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工字钢梁尺寸为100mm
×
68mm
×
4.5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锚栓直径为φ10,锚栓之间的安装间距为400mm,锚入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深度为80mm~10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预留的锚栓安装孔的钻孔直径为14mm。
[0011]上述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12]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组合型钢梁和工字钢梁。
[0013]步骤二:对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进行卸载。
[0014]步骤三:根据设计图纸,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下部划线,钻孔,并剔除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下部两侧的原墙体部分高度,将原墙体预留合适的安装空间,并将原墙体剔除部分的表面进行找平修复,在适当的位置钻孔,预留锚栓的安装孔。
[0015]步骤四:将组合型钢梁在原墙体两侧紧贴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下皮对称设置。
[0016]步骤五:安装锚栓,固定组合型钢梁。
[0017]步骤六:在组合型钢梁端部焊接工字钢梁,且工字钢梁两端固定在原墙体两侧。
[0018]步骤七:用防锈砂浆填缝并抹平墙面,恢复墙面平整。
[0019]步骤八:对外露的工字钢梁进行防锈处理。
[0020]有益效果:
[0021]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结构受力均匀、安全可靠。组合型钢梁及工字钢梁截面尺寸较大,工作稳定,该方法也是既有建筑楼梯抗震加固方法性价比较高的方法之一。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

A剖面图;
[0024]图3为图1的C处放大图;
[0025]图4为图3的B

B剖面图。
[0026]图中,1:组合型钢梁;2:工字钢梁;3:锚栓;4:缀板;5: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6:原纵墙;7:原墙体;8:上翼缘;9:下翼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28]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型钢梁1、工字钢梁2、锚栓3、缀板4、原纵墙6、原墙体7;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由槽钢和缀板4组成,设置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部和原墙体7剔除一定的上部空间后的上面;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与上部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皮之间粘结用A类改性环氧树脂胶;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中的槽钢的上翼缘8和下翼缘9预留φ12的锚栓3安装孔;所述的原墙体7分布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两侧,用于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荷载;所述的原墙体7剔除一定的上部空间后采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找平;所述的原纵墙6是结构承重墙,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部分荷载;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的端部与工字钢梁2之间采用焊接。
[0029]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中的槽钢尺寸为100mm
×
48mm
×
5.5mm。
[0030]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中的缀板4尺寸为60mm
×
10mm,厚度为6mm,缀板4之间间距为400mm,且预留φ12锚栓3安装孔,缀板4预留安装孔的位置与组合型钢梁1中的槽钢上翼缘8、下翼缘9安装孔的位置对应。
[0031]进一步地,所述的工字钢梁2尺寸为100mm
×
68mm
×
4.5mm。
[0032]进一步地,所述的锚栓3直径为φ10,锚栓3之间的安装间距为400mm,锚入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深度为80mm~100mm。
[0033]进一步地,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预留的锚栓3安装孔的钻孔直径为14mm。
[0034]上述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35]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组合型钢梁1和工字钢梁2。
[0036]步骤二:对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进行卸载。
[0037]步骤三:根据设计图纸,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部划线,钻孔,并剔除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部两侧的原墙体7部分高度,将原墙体7预留合适的安装空间,并将原墙体7剔除部分的表面进行找平修复,在适当的位置钻孔,预留锚栓3的安装孔。
[0038]步骤四:将组合型钢梁1在原墙体7两侧紧贴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皮对称设置。
[0039]步骤五:安装锚栓3,固定组合型钢梁1。
[0040]步骤六:在组合型钢梁1端部焊接工字钢梁2,且工字钢梁2两端固定在原墙体7两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型钢梁(1)、工字钢梁(2)、锚栓(3)、缀板(4)、原纵墙(6)、原墙体(7);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由槽钢和缀板(4)组成,设置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部和原墙体(7)剔除一定的上部空间后的上面;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与上部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皮之间粘结用A类改性环氧树脂胶;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中的槽钢的上翼缘(8)和下翼缘(9)预留φ12的锚栓(3)安装孔;所述的原墙体(7)分布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两侧,用于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荷载;所述的原墙体(7)剔除一定的上部空间后采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找平;所述的原纵墙(6)是结构承重墙,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部分荷载;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的端部与工字钢梁(2)之间采用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中的槽钢尺寸为100mm
×
48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杨娜茵鞠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