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936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聚氨酯化合物,其能够获得提供高拨水拨油性的交联剂。该聚氨酯化合物(A)由异氰酸酯(A1)和式:HO-Z(Y-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氨酯化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化合物、以及含有聚氨酯化合物的水性聚氨酯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在含氟排斥剂和非氟排斥剂等排斥剂中,需求高性能。作为用于辅助拨水性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交联剂。主要的交联剂有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例如封端剂具有特征的异氰酸酯交联剂。
[0003]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06/03846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以特定化学式所示的多异氰酸酯为必须成分的水分散型聚氨酯组合物。
[0004]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4-21088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封端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具有多异氰酸酯单元、作为单末端羟基的聚环氧乙烷单元和封端剂单元、并且脲基甲酸酯基/异氰脲酸酯基的数量比率为30/100~200/100。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06/03846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4-2108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利用现有的交联剂未必能够充分地辅助拨水拨油性,需求更高性能的辅助洗涤耐久性的交联剂。
[0011]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具有碳原子数7~40的烃基的长链醇形成的聚氨酯化合物。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式如下。
[0014]方式1:
[0015]一种聚氨酯化合物(A),包含由异氰酸酯(A1)和式:HO-Z(Y-R)
n
所示的长链醇(A2)形成的单元。
[0016][式中,R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7~40的烃基,
[0017]Y分别独立地为-O-、-NH-、-NH-C(=O)-、-C(=O)-NH-、-NH-C(=O)-O-、-NH-C(=O)-NH-、-C6H4-、-NH-(CH2)
m
-NH-、-NH-(CH2)
m
-O-、-O-C(=O)-、-C(=O)-O-、-NH-(CH2)
m
-O-C(=O)-、-NH-(CH2)
m
-C(=O)-O-、-O-C(=O)-NH-、-O-C6H4-、-NH-S(=O)2-、-S(=O)2-NH-、-NH-(CH2)
m
-O-C(=O)-NH-、-NH-(CH2)
m
-NH-C(=O)-O-、-NH-(CH2)
m
-C(=O)-NH-、-NH-(CH2)
m
-NH-C(=O)-、-NH-(CH2)
m
-NH-C(=O)-NH-、-NH-(CH2)
m
-O-C6H4-、-NH-(CH2)
m
-NH-C6H4-、-NH-(CH2)
m
-NH-S(=O)2-或-NH-(CH2)
m
-S(=O)2-NH-(其中,m为1~5的整数),
[0018]Z为直接键合、或者2价或3价的碳原子数1~5的烃基,
[0019]n为1或2。][0020]方式2:
[0021]如方式1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中,还包含由选自封端剂(A3)和醇化合物(A4)中的至少1种形成的单元。
[0022]方式3:
[0023]如方式1或2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中,异氰酸酯(A1)为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MDI低聚物、萘-1,5-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脲基甲酸酯改性物、缩二脲改性物、异氰脲酸酯改性物或碳二亚胺改性物和聚氨酯预聚物中的至少1种。
[0024]方式4:
[0025]如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中,
[0026]长链醇(A2)为选自下式中的至少1种:
[0027]HO-(CH2)
m
-NH-C(=O)-R、
[0028]HO-(CH2)
m
-C(=O)-NH-R、
[0029]HO-(CH2)
m
-O-C(=O)-R、
[0030]HO-(CH2)
m
-C(=O)-O-R、
[0031]HO-(CH2)
m
-NH-C(=O)-O-R、
[0032]HO-(CH2)
m
-O-C(=O)-NH-R、
[0033]HO-(CH2)
m
-NH-C(=O)-NH-R、
[0034]HO-(CH2)
m
-NH-S(=O)2-R、和
[0035]HO-(CH2)
m
-S(=O)2-NH-R。
[0036][式中,R为碳原子数12~30的烃基,
[0037]m为1~5的整数]。
[0038]方式5:
[0039]如方式2~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中,封端剂(A3)为选自肟、酚、醇、硫醇、酰胺、酰亚胺、咪唑、尿素、胺、亚胺、吡唑和活性亚甲基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0040]方式6:
[0041]如方式2~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中,
[0042]醇化合物(A4)为单醇(mono

ol)或多元醇,
[0043]单醇是C2或C3环氧烷与碳原子数1~10的起始一元醇(mono alcohol)加成而成的化合物,
[0044]多元醇是二元醇和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为选自低分子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酯聚碳酸酯多元醇、结晶性或非晶性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至少1种。
[0045]方式7:
[0046]一种聚氨酯混合物,其含有方式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以及选自多异氰酸酯(A1)、长链醇(A2)、封端剂(A3)和醇化合物(A4)中的至少1种。
[0047]方式8:
[0048]一种水性聚氨酯组合物,其含有:方式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A);和水(B)。
[0049]方式9:
[0050]如方式8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组合物,其中,水性聚氨酯组合物是水分散体。
[0051]方式10:
[0052]如方式8或9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组合物,其中,水性聚氨酯组合物是交联剂或辅助剂。
[0053]方式11:
[0054]一种方式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性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异氰酸酯(A1)和长链醇(A2)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并使其反应,再与水混合。
[0055]方式12:
[0056]一种基材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利用含有方式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的表面处理组合物对基材进行处理的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氨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化合物(A)包含由异氰酸酯(A1)和式:HO-Z(Y-R)
n
所示的长链醇(A2)形成的单元,式中,R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7~40的烃基,Y分别独立地为-O-、-NH-、-NH-C(=O)-、-C(=O)-NH-、-NH-C(=O)-O-、-NH-C(=O)-NH-、-C6H4-、-NH-(CH2)
m
-NH-、-NH-(CH2)
m
-O-、-O-C(=O)-、-C(=O)-O-、-NH-(CH2)
m
-O-C(=O)-、-NH-(CH2)
m
-C(=O)-O-、-O-C(=O)-NH-、-O-C6H4-、-NH-S(=O)2-、-S(=O)2-NH-、-NH-(CH2)
m
-O-C(=O)-NH-、-NH-(CH2)
m
-NH-C(=O)-O-、-NH-(CH2)
m
-C(=O)-NH-、-NH-(CH2)
m
-NH-C(=O)-、-NH-(CH2)
m
-NH-C(=O)-NH-、-NH-(CH2)
m
-O-C6H4-、-NH-(CH2)
m
-NH-C6H4-、-NH-(CH2)
m
-NH-S(=O)2-或-NH-(CH2)
m
-S(=O)2-NH-,其中m为1~5的整数,Z为直接键合、或者2价或3价的碳原子数1~5的烃基,n为1或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由选自封端剂(A3)和醇化合物(A4)中的至少1种形成的单元。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异氰酸酯(A1)为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MDI低聚物、萘-1,5-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脲基甲酸酯改性物、缩二脲改性物、异氰脲酸酯改性物或碳二亚胺改性物和聚氨酯预聚物中的至少1种。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长链醇(A2)为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育男南晋一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