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成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935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4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特定的抗氧化剂(B1)、酚系抗氧化剂(C)、脂环式环氧化合物(D)和紫外线吸收剂(E),相对于上述(A)成分100质量份,上述(B1)成分的含量为0.01~0.08质量份,上述(C)成分的含量为0.005~0.15质量份,上述(D)成分的含量为0.005~0.2质量份,上述(E)成分的含量为0.1~0.4质量份,其实质上不包含双(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成形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成形体。

技术介绍

[0002]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其透明性、机械性能、热性质和电性质等优异,有效利用其特性而用于导光板等导光构件、透镜、光纤等各种光学成形品。另外,发光二极管(LED)不仅作为显示器、移动电话、摄像机等电气电子产品的用途,而且作为照明器械等的用途也在逐步扩展。
[0003]因此,正在研究将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用于构成LED照明器械的透镜部件。对于作为LED照明用透镜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要求相当于透镜厚度的1~30mm左右的较短光程长度下的优异色调(初始YI值、初始雾度值)和高的耐久性(耐湿热性、耐热性、耐光性、耐LED照射性)。
[0004]另外,关于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形温度,在导光板这样的薄壁透明部件的情况下常常在3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成形,在车辆等的日间行车灯(DRL)的导光部件这样的厚壁部件、长条部件的情况下,常常在280℃以下的低温进行成形。另一方面,构成LED照明器械的透镜部件其厚度为1~30mm左右,因此常常在注射成形温度为280℃以上且300℃以下左右的条件下进行。
[0005]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公开了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配合特定量的特定二亚磷酸酯化合物和脂环式环氧化合物而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目的在于得到在超过300℃的高温成形下的热稳定性优异、光线透射率和亮度良好且在耐湿热试验后不发生变色、裂纹的成形品。
[0006]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公开了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配合特定量的特定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和磷化合物而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目的在于得到适宜于车辆用的DRL等的导光部件的用途的在280℃以下的低温成形后的初始色调良好且长期耐湿热性和长期耐热性也优异的成形品。
[0007]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公开了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配合特定量的特定亚磷酸酯系稳定剂和聚烷撑二醇化合物而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目的在于得到适宜于在汽车用照明装置中内置的导光构件用途的具有显著优异色相的成形品。
[0008]在专利文献4中,作为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公开了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配合特定量的特定紫外线吸收剂、环氧化合物和磷系稳定剂而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目的在于得到即便减少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也具有高度的耐候性的成形品。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38419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427299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991420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9

0068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6]然而,专利文献1~3公开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是为了用于较长的光程长度(例如100mm以上)的产品用途而成为更重视色调的设计,另外,专利文献4公开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不能充分满足LED照明用的透镜部件的用途所要求的上述特性。特别而言,随着近年的LED输出功率的上升,需要特别提高透镜部件的耐LED照射性。
[001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具有在短光程长度下的优异色调和高的耐久性(耐湿热性、耐热性、耐光性、耐LED照射性)的成形体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0018]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9]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通过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分别配合特定量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特定的抗氧化剂、特定的磷化合物和特定的紫外线吸收剂而成的树脂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0020]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成形体。
[0021]<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
[0022]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
[0023]下述通式(B1)所示的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化合物(B1)、
[0024]酚系抗氧化剂(C)、
[0025]脂环式环氧化合物(D)、和
[0026]紫外线吸收剂(E),
[0027]相对于上述(A)成分100质量份,上述(B1)成分的含量为0.01质量份以上且0.08质量份以下,上述(C)成分的含量为0.005质量份以上且0.15质量份以下,上述(D)成分的含量为0.005质量份以上且0.2质量份以下,上述(E)成分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且0.4质量份以下,
[0028]实质上不包含双(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Z1)和三苯基膦(Z2)。
[0029][化学式1][0030][0031]式(B1)中,R
B11a
~R
B11d
、R
B12a
~R
B12d
为烷基或烯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R
B11a
与R
B12a
、R
B11b
与R
B12b
、R
B11c
与R
B12c
、R
B11d
与R
B12d
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
[0032]R
B13a
~R
B13d
为氢原子或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33]m1~m4为0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m1~m4为2以上的情况下,多个R
B13a
、R
B13b
、R
B13c
、R
B13d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34]Z1~Z4表示单键或碳原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Z1~Z4表示单键的情况下,R
B11a
~R
B11d
、R
B12a
~R
B12d
被从通式(B1)中排除。
[0035]<2>根据上述<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含有下述通式(B2)所示的化合物(B2),
[0036]相对于上述(A)成分100质量份,上述(B2)成分的含量为大于0质量份且0.25质量份以下。
[0037][化学式2][0038][0039]<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E)成分为双苯并噁嗪酮化合物。
[0040]<4>根据上述<1>~<3&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A成分即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B1成分即下述通式(B1)所示的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化合物、C成分即酚系抗氧化剂、D成分即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和E成分即紫外线吸收剂,相对于所述A成分100质量份,所述B1成分的含量为0.01质量份以上且0.08质量份以下,所述C成分的含量为0.005质量份以上且0.15质量份以下,所述D成分的含量为0.005质量份以上且0.2质量份以下,所述E成分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且0.4质量份以下,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实质上不包含双(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Z1和三苯基膦Z2,式(B1)中,R
B11a
~R
B11d
、R
B12a
~R
B12d
为烷基或烯基,任选相同或不同,或者R
B11a
与R
B12a
、R
B11b
与R
B12b
、R
B11c
与R
B12c
、R
B11d
与R
B12d
任选相互键合形成环;R
B13a
~R
B13d
为氢原子或烷基,任选相同或不同;m1~m4为0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任选相同或不同;在m1~m4为2以上的情况下,多个R
B13a
、R
B13b
、R
B13c
、R
B13d
任选相同或不同;Z1~Z4表示单键或碳原子,任选相同或不同;在Z1~Z4表示单键的情况下,R
B11a
~R
B11d
、R
B12a
~R
B12d
被从通式(B1)中排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含有B2成分即下述通式(B2)所示的化合物,相对于所述A成分100质量份,所述B2成分的含量大于0质量份且为0.25质量份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E成分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鸟居孝洋永山修也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