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898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6
一种用于车辆,特别是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其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以及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该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该变速器则包括与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第一输入轴和将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第二输入轴和将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速度变换传动装置。速度变换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该系统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和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

技术介绍

[0002]变速器系统,诸如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系统是已知的。这样的变速器系统通常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该驱动源诸如内燃机,和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该负载诸如车辆的传动系。一种类型的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与输出部相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以及第一输入轴和第一输出轴之间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并且还包括第二输入轴、与输出部相连接的第二输出轴以及第二输入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因此,不同挡位,诸如第一挡位、第二挡位、第三挡位等可以与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相关联,并可以单独选择。
[0003]WO2018/192965A1描述了一种变速器系统,包括第一联接构件,该第一联接构件具有与输入部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连接的第二部分;第二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具有与输入部连接的第三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第四部分;以及另一个联接构件,该联接构件具有与第一输入轴连接的第五部分,并具有与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第六部分,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输入轴直接联接到彼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已知的变速器系统更具成本效益的变速器系统。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通过连续的传动装置平滑转换的变速器系统。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选择变速器传动装置方面具有灵活性的变速器系统。更一般地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或至少是替代的变速器系统。
[0005]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特别是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该变速器系统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诸如内燃机和/或电动机的输入部,以及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诸如车辆的驱动系的输出。该变速器系统包括变速器,该变速器则包括与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第一输入轴和将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第二输入轴和将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相联接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
[0006]本文中,术语速度变换传动装置(速度变换齿轮部)用于表示将相应输入轴的转速转换为输出轴上的(较低、相等或较高)转速的多个(例如成对的)齿轮的组合。变速器系统允许车辆以不同的档位运行,如反向挡位、第一挡位、第二挡位、第三挡位、第四挡位、第五挡位等。每个速度变换传动装置都与一个或多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相关联。在本文中,变速器传动装置(变速器齿轮部)表示使得变速器以预定的挡位运行的多个(例如成对的)齿轮的组合。例如,第一变速器传动装置使得变速器以第一挡位运行,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使得变速器以第二挡位运行,等等。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变速器传动装置可能共享一个或多个齿
轮。例如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表示使得变速器以第一或第二挡位运行的多个(例如成对的)齿轮的组合,例如取决于变速器系统的联接构件的设置。
[0007]根据此方面,该变速器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该第一联接构件包括第一摩擦元件,该第一联接构件具有与输入部连接的第一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连接的第二部分,该第二联接构件包括第二摩擦元件,该第二联接构件具有与输入部连接的第三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第四部分。该变速器系统包括包含第三摩擦元件的第三联接构件,该第三联接构件具有与第一输入轴连接的第五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的第六部分,以及包含第四摩擦元件的第四联接构件,第四联接构件具有与第二输入轴连接的第七部分以及与变速器的所述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的第八部分。以此,在操作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时,变速器系统中的空转齿轮的数量就会降到最少,以减少惯性和摩擦损失。以及,这允许其他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第一或第二输入轴连接而不需要附加的联接构件和/或轴承,因为第一和第二输入轴可以借助第三和第四联接构件经由所述变速器传动装置彼此连接。
[0008]可选地,该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这实现了特别紧凑的构造,复杂性较低。
[0009]可选地,第一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共同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除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之外的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仅一个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
[0010]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的第六部分和第四联接构件的第八部分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或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以此,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就可以经由第三/四变速器传动装置或第三/第四/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彼此连接。这允许其他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与第一或第二输入轴连接,而不需要附加的联接构件和/或轴承。例如,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入轴。第一/第二变速器传动装置可以借助第三和第四联接构件经由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来与第一输入轴连接。类似地,第五/六或第五/六/七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入轴,并且可以借助第三和第四联接构件经由第三/四变速器传动装置连接到第一输入轴。
[0011]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的第六部分和第四联接构件的第八部分直接连接到第一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齿轮。
[0012]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的第六部分和第四联接构件的第八部分直接连接到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齿轮。
[0013]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的第六部分和第四联接构件的第八部分直接连接到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
[0014]可选地,第一和/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被轴向地定位在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之间。
[0015]可选地,第一摩擦元件布置在变速器的第一端处,和/或第二摩擦元件布置在变速器的相对的第二端处,例如在驱动源的一侧处。
[0016]可选地,第一和/或第二联接构件包括,例如,是包含至少三个旋转构件和摩擦制动件的行星齿轮组。该至少三个旋转构件可以包括恒星齿轮、行星架和环形齿轮。
[0017]可选地,第一和/或第二联接构件包括,例如,是包含至少四个旋转构件和两个摩
擦制动件的行星齿轮组。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可以与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构件相关联。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二部分可以与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构件相关联。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构件可与第一摩擦元件相关联,诸如第一摩擦制动件。行星齿轮组的第四旋转构件可与另一个的摩擦元件相关联,诸如另一个的摩擦制动件。
[0018]可选地,行星齿轮组的旋转构件直接连接到第一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齿轮。
[0019]可选地,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和/或第四联接构件包括摩擦离合器,诸如湿式或干式板摩擦离合器。
[0020]可选地,第三联接构件包括第三同步器,例如包括形式闭合的联接件,诸如犬牙式离合器和/或键式联接件。
[0021]可选地,第四联接构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其具有布置用于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部,以及布置用于连接到负载的输出部,并包括:变速器,其包括:与所述输出部相连接的输出轴,第一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一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以及第二输入轴和将所述第二输入轴联接到所述输出轴的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摩擦元件的第一联接构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输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变速器的所述第一输入轴相连接,包括第二摩擦元件的第二联接构件,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具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输入部相连接,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变速器的所述第二输入轴相连接,以及第三联接构件,所述第三联接构件具有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与所述第一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六部分与所述变速器的变速器传动装置相连接,第四联接构件,所述第四联接构件具有第七部分和第八部分,所述第七部分与所述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八部分与所述变速器的所述变速器传动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仅一个输出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和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共同包括成组变速器传动装置,除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之外,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相连接或能连接,而其中每个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仅一个输出轴相连接或能连接。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四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八部分与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相连接。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四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八部分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齿轮直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四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八部分与所述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齿轮直接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六部分和所述第四联接构件的所述第八部分与所述第三/第四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输入齿轮直接连接。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元件和第二摩擦元件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元件布置在所述变速器的第一端处,和/或所述第二摩擦元件布置在所述变速器的相对的第二端处,例如在驱动源的一侧处。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联接构件包括包含至少三个旋转构件和摩擦制动件的行星齿轮组。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和/或第二联接构件包括包含至少四个旋转构件和两个摩擦制动件的行星齿轮组。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旋转构件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或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齿轮上。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和/或第四联接构件包括摩擦离合器,诸如湿式或干式板摩擦离合器。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二、第四和第六变速器传动装置。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八变速器传动装置。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第三和第五变速器传动装置。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第七变速器传动装置。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变换传动装置包括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19.根据权利要求1

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没有反向变速器传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邦奇动力PSA电子变速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