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978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不易堵塞并且使用效果好的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管体、投放盖及驱动模组,所述管体呈锥形结构,所述管体的横截面沿由上至下方向变大,所述投放盖与所述管体背部的内壁相铰接,所述投放盖与所述管体的顶部配合密封,所述管体的背部上设有安装腔,所述驱动模组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投放盖传动连接。内并与所述投放盖传动连接。内并与所述投放盖传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投放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气力)生活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是以气体为输送载体,通过离心式抽风机产生的强大气流,以每小时40

80公里(即18

24m/S)的速度把生活垃圾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垃圾收集站内。经过分离器进行固气分离,固体垃圾被导入密封的垃圾箱中,最终,由环卫钩臂车送到填埋场或焚烧厂处理。在一个区域中,我们可以组合小区、商业中心、工业园区、公园、社区和垃圾收集点等地点,在此范围内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收集,从而提供高效、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经济环境。因该系统高度的洁净性、环境有好性而逐渐在国内建筑中使用。真空(气力)生活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的垃圾投放口分室内垃圾投入口及室外垃圾投入口。
[0003]现有的投入口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容易造成投入的垃圾堵塞在垃圾投入口附近及储存节内,垃圾在投入口堆积,无法进入下部更大的垃圾存储空间,影响该位置的垃圾实际存储量,对管道抽吸垃圾造成不便,容易空抽。在实际使用中,垃圾在投入口堆积的问题经常发生,造成管道时常发生空吸而消耗大量的电能。同时需要配备人力疏通员工,增加运营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易堵塞并且使用效果好的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管体、投放盖及驱动模组,所述管体呈锥形结构,所述管体的横截面沿由上至下方向变大,所述投放盖与所述管体背部的内壁相铰接,所述投放盖与所述管体的顶部配合密封,所述管体的背部上设有安装腔,所述驱动模组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投放盖传动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横截面沿由上至下方向逐渐变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背部设有柜体,所述柜体内部构成所述安装腔,所述柜体内设有隔板,所述安装腔包括呈上下结构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驱动模组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电控模组,所述柜体上设有若干个均与所述第二腔体相通的散热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高度沿前至后方向变高。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底端向外延伸有安装法兰。
[0010]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和若干个控制按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投放盖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管体外壁相配合的密封圈。
[00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杆,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隔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投放盖转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投放盖与所述管体之间设有若干个联动件,若干个所述联动件的一端均与所述投放盖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管体转动连接。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所述管体采用锥形结构,垃圾容易下降到所述管体内部的存储节底部,增加垃圾存储空间;
[0016]2、与收集管无缝对接,没有过度区域,垃圾在管道内流动顺畅;
[0017]3、所述管体顶部开口,垃圾从管体的投放口进入,由于自然重力的作用,不易在垃圾投放口堆积;
[0018]4、所述管体内部的储存节与投放口连成一体,垃圾更不容易在管内卡死;
[0019]5、安全可靠,启闭容易并且操作简单;
[0020]6、锥形垃圾投入口只要垃圾能进入入口,必定能下滑到储存节内,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包括管体1、投放盖2及驱动模组3,所述管体1呈锥形结构,所述管体1的横截面沿由上至下方向变大,所述投放盖2与所述管体1背部的内壁相铰接,所述投放盖2与所述管体1的顶部配合密封,所述管体1的背部上设有安装腔4,所述驱动模组3设于所述安装腔4内并与所述投放盖2传动连接,所述管体1的顶部具有投放口,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设有控制面板8和若干个控制按钮,通过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驱动模组3,使得所述驱动模组3带动所述投放盖2向上翻转,进而使得所述管体1的投放口处于打开状态;控制所述驱动模组3,最终控制投放口处于关闭状态;该垃圾投入口顶部开门,在重力的作用下,方便投入,储存节为锥形,减低在投入口附近及储存节内卡住垃圾的可能性,杜绝管道空吸的现象出现,减少人力疏通的频率。
[0027]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管体1的横截面沿由上至下方向逐渐变大。
[0028]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管体1的背部设有柜体5,所述柜体5内部构成所述安装腔4,所述柜体5内设有隔板6,所述安装腔4包括呈上下结构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驱动模组3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电控模组,所述柜体5上设有若干个均与所述第二腔体相通的散热孔。
[0029]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管体1的高度沿前至后方向变高,所述管体1的前端位置的高度较低,便于投放垃圾,并且所述管体1后端较高,形成包裹性,能有效格挡垃圾,防止垃圾掉落到所述管体1外围。
[0030]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管体1底端向外延伸有安装法兰7,所述安装法兰7用于安装
本投放口装置。
[0031]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投放盖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管体1外壁相配合的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的设置,在投放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管体1与所述投放盖2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能有效减少异味外露。
[003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驱动模组3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杆,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隔板6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投放盖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运作时,能带动所述投放盖2翻转,使得所述管体1上的投放口处于打开或关闭的状态。
[0033]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投放盖2与所述管体1之间设有若干个联动件9,若干个所述联动件9的一端均与所述投放盖2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联动件9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管体1转动连接,所述联动件9至少一个为板状结构,能有效格挡垃圾,连接强度高并起到支撑的作用。
[00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管体(1)、投放盖(2)及驱动模组(3),所述管体(1)呈锥形结构,所述管体(1)的横截面沿由上至下方向变大,所述投放盖(2)与所述管体(1)背部的内壁相铰接,所述投放盖(2)与所述管体(1)的顶部配合密封,所述管体(1)的背部上设有安装腔(4),所述驱动模组(3)设于所述安装腔(4)内并与所述投放盖(2)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横截面沿由上至下方向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背部设有柜体(5),所述柜体(5)内部构成所述安装腔(4),所述柜体(5)内设有隔板(6),所述安装腔(4)包括呈上下结构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驱动模组(3)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电控模组,所述柜体(5)上设有若干个均与所述第二腔体相通的散热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垃圾投放口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邦陈丽锋周治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经济特区联谊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