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效点击释放的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967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5
本文公开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组合物、试剂盒及使用它们的方法,用于生物正交释放反应。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组合物及试剂盒可用于实现快速有效的点击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组合物及试剂盒的应用包括体外及体内应用。[转续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快速高效点击释放的化合物


[0001]本文公开的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组合、试剂盒和使用它们的方法,用于生物正交释放反应。

技术介绍

[0002]与生物系统的各种功能正交的选择性化学反应称为生物正交反应(bio

orthogonal reaction),发生在两个相互排斥反应的非生物基团之间。这些可用于选择性地修饰生化结构,例如蛋白质或核酸,它们通常在水中和接近环境温度下进行,并可应用于复杂的化学环境,例如在生物体中发现的化学环境。
[0003]生物正交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诊断学和医学。生物正交反应尤其突出的应用领域包括用于药物应用的药物递送剂和前药,以及用于生物分析领域的各种可逆生物结合物和复杂的光谱生物探针。
[0004]一个突出的生物正交反应是反式环辛烯(trans

cyclooctene,TCO)和四嗪(tetrazine,TZ)之间的逆电子需求Diels

Alder(inverse

electro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满足式19,其中R
48
选自于由

OH、

OC(O)Cl、

OC(O)O

N

琥珀酰亚胺基、

OC(O)O
‑4‑
硝基苯基、

OC(O)O

四氟苯基、

OC(O)O

五氟苯基、

OC(O)

(S
P
)
k
C
A


OC(S)

(S
P
)
k
C
A


SC(O)

(S
P
)
k
C
A


SC(S)

(S
P
)
k
C
A


O

(L
C
((S
P
)
k
C
A
)
s
((S
P
)
k
C
A
)
s
((S
P
)
i

C
B
)
j
)
r

(S
P
)
k
C
A


S

(L
C
((S
P
)
k
C
A
)
s
((S
P
)
k
C
A
)
s
((S
P
)
i

C
B
)
j
)
r

(S
P
)
k
C
A
、及

(S
P
)
k
C
A

所组成的群组;r为范围0至2的整数;每个s独立地为0或1;每个i独立地为范围0至4的一整数,优选为0或1;j为范围0至4的一整数,优选为0或1;每个k独立地为0或1;L
C
是一可自分解连接基,以及S
P
是一间隔基;每个C
A
及C
B
独立地选自于由有机分子及无机分子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条件a

c中的至少一个被满足:(a)X1、X2、X3、X4、X5中的至少一个是CR
47
Y
T1
;Y
T1
相对于H
a
被定位为顺式;(b)X3是Y
T3
;以及(c)选自于X1、X2、X3、X4、X5的2个相邻X部分是一稠合环的一部分,所述稠合环的部分满足式20a

20g中的一个:Y
T2
相对于8元亲二烯环被定位为顺式;其中X
a
及X
b
是式19的8元环的一部分,使得X
a

X
b
或X
b

X
a
是X1‑
X2、X2‑
X3、X3‑
X4或X4‑
X5;对于式20a

20c,X
a
及X
b
为CR
47
,优选为CH;对于式20d

20g,X
a
及X
b
独立地为CR
47
或N,优选为CR
47
,更优选为CH;X6及X8各自独立地选自于由Y
T3
、C(R
47
)Y
T2
、C(R
47
)2、O、S、C(O)、C(S)及S(O)2所组成的群
组;X7选自于由Y
T3
及Z
T
所组成的群组;当X6为Y
T3
时,则X7为Z
T
;当X7为Y
T3
时,则X6及X8各自独立地选自于由C(R
47
)Y
T2
、C(R
47
)2、O及S所组成的群组;优选为C(R
47
)Y
T2
或C(R
47
)2;其中所述满足式20g的稠合环包含至少一Y
T2
或Y
T3
部分;对于式20b及20f,直接连接到相同碳上的2个R
47
可以一起为=C

(R
47
)2、=S或=O;在X1‑
X2、X2‑
X3、X3‑
X4及X4‑
X5不是

O

O



N

N



O

N



N

O

的条件下;从X
a
及X
b
至所述式20a

20g的稠合环的其馀部分的直接键相对于彼此为顺式,并且相对于H
a
为顺式,所述式20a

20g的稠合环稠合至所述8元亲二烯体环;优选地,没有相邻的原子对为

O

O

是所述式20a

20g的稠合环的一部分;Y
T1
选自于由OH、SH、N(R
38
)2、C(O)OH、C(S)OH、C(O)SH、C(S)SH、ON(R
38
)2、SO4H、SO3H、SO2H、PO4H2、PO3H、PO2H及C(N)N(R
38
)2所组成的群组;Y
T2
选自于由OH、SH及N(R
38
)2所组成的群组;Y
T3
是NR
38
,并且C(O)、C(S)、S(O)或S(O)2不在Y
T3
的旁侧;所述其余的X1、X2、X3、X4、X5独立地选自于由C(R
47
)2及O所组成的群组,使得X1、X2、X3、X4、X5中的最多2个是O、NR
38
或N;其中,当R
48


OC(O)

(S
P
)
k
C
A


OC(S)

(S
P
)
k
C
A


SC(O)

(S
P
)
k
C
A


SC(S)

(S
P
)
k
C
A
时,S
P
(当k>0时)或C
A
(当k=0时)结合到R
48


OC(O)



OC(S)



SC(O)



SC(S),通过选自于由O、C、S及N所组成的群组的一原子,优选选自于二级或三级N,其中所述原子是S
P
或C
A
的一部分,其中,当R
48


O

(L
C
((S
P
)
k
C
A
)
s
((S
P
)
k
C
A
)
s
((S
P
)
i

C
B
)
j
)
r

(S
P
)
k
C
A


S

(L
C
((S
P
)
k
C
A
)
s
((S
P
)
k
C
A
)
s
((S
P
)
i

C
B
)
j
)
r

(S
P
)
k
C
A
并且r为0时,S
P
(当k>0时)或C
A
(当k=0时)在所述式19的反环辛烯环的烯丙基位置上与R
48


O



S

的部分结合,通过选自于由

C(O)



C(S)

所组成的群组的一基团,其中所述基团是S
P
或C
A
的一部分;其中,当R
48


O

(L
C
((S
P
)
k
C
A
)
s
((S
P
)
k
C
A
)
s
((S
P
)
i

C
B
)
j
)
r

(S
P
)
k
C
A


S

(L
C
((S
P
)
k
C
A
)
s
((S
P
)
k
C
A
)
s
((S
P
)
i

C
B
)
j
)
r

(S
P
)
k
C
A
并且r为1时,L
C
在所述式19的反环辛烯环的烯丙基位置上与

O



S

的部分结合,通过选自于由

C(Y
C2
)Y
C1

以及碳原子,优选芳族碳所组成的群组的一基团,其中所述基团是L
C
的一部分;其中Y
C1
选自于由

O



S



NR
36

所组成的群组;其中Y
C2
选自于由O及S所组成的群组;其中,当R
48


O

(L
C
((S
P
)
k
C
A
)
s
((S
P
)
k
C
A
)
s
((S
P
)
i

C
B
)
j
)
r

(S
P
)
k
C
A


S

(L
C
((S
P
)
k
C
A
)
s
((S
P
)
k
C
A
)
s
((S
P
)
i

C
B
)
j
)
r

(S
P
)
k
C
A
并且r为1时,则S
P
(当k>0时)或C
A
(当k=0时)与L
C
结合,通过选自于由

O



S



N

所组成的群组的部分,优选选自于二级或三级N,其中所述部分是S
P
或C
A
的一部分;其中,当R
48


(S
P
)
k
C
A
时,则S
P
(k>0时)或C
A
(k=0时)通过

O

原子或

S

原子结合到所述式19的反环辛烯的烯丙基位置,其中所述

O

原子或所述

S

原子是S
P
或C
A
的一部分,其中Z
T
选自于由C1‑
C
12
亚烷基、C2‑
C
12
亚烯基、C7‑
C
12
亚炔基、C6亚芳基、C4‑
C5杂亚芳基、C3‑
C8亚环烷基、C5‑
C8亚环烯基、C5‑
C
12
烷基(杂)亚芳基、C5‑
C
12
(杂)芳基亚烷基、C4‑
C
12
烷基亚环烷基及C4‑
C
12
环烷基亚烷基所组成的群组,其中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杂)亚芳基、
亚环烷基、亚环烯基、烷基(杂)亚芳基、(杂)芳基亚烷基、烷基亚环烷基、环烷基亚烷基任选地被选自于由

(S
P
)
i

C
B
,其中i独立地为范围从0至4的一整数、

Cl、

F、

Br、

I、

OR
37


N(R
37
)2、=O、=NR
37


SR
37


SO3H、

PO3H、

PO4H2、

NO2及

Si(R
37
)3所组成的群组的部分取代,并且任选地包含选自于由

O



S



NR
37



P



Si

所组成的群组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其中所述N原子、所述S原子及所述P原子任选地被氧化,其中所述N原子任选地被季铵化;其中R
37
及R
36
的每一个独立地选自于由氢、

(S
P
)
i

C
B
,其中i独立地为范围0至4的一整数、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
申请(专利权)人:维也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