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92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库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第一层板上设有多个朝远离第二层板方向凸起的凸起单元,多个凸起单元朝同一方向延伸,第一层板上还设有向第二层板延伸的柱体,柱体内开设有装配孔,第一层板上开设有通孔,装配孔通过通孔导通至第一层板的外侧,装配孔为盲孔,装配孔用于安装装配件。通过在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设置柱体,以实现在提高库板强度的同时连接安装在换电站或储能站外部的其他设备。由于装配孔是盲孔,雨水即使从装配孔与装配件之间的间隙渗入到装配孔的内部,也不会进一步进入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内部,从而提高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性能。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性能。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新能源车使用的能源基本上为电能,新能源车在电能使用完后需要充电,由于现在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限制,新能源车充满电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不如汽车直接加油简单快速。因此,为了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在新能源车的电能快耗尽时更换电池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便于更换电池,满足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的换电需求,需要建造换电站或者储能站。
[0003]由于换电站和储能站一般都是露天设置,且内部设有大量电池包以及为电池包充电的电气设备等,因此换电站和储能站的防水性能尤为关键,以避免换电站和储能站内部的电池包和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外部通常还设置有太阳能等设备为换电站或储能站提供电力,该设备一般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顶板上,因此为了加强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性能,也需要避免雨水等液体通过设备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顶板的连接处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内部,从而避免雨水等液体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安装间隙中渗透至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内部造成设备故障。申请号为CN20318839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夹芯构造型保温板,包括两层面板,两层面板之间夹有保温层,保温层中设有若干通孔,通孔中插置有两端分别与两层面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柱,两层面板与连接柱均采用无机胶凝材料制成,保温层采用XPS板、EPS板、聚氨酯或酚醛材料。申请号为CN21131310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木浪板用的安装结构,包括电木浪板主体,在电木浪板主体的左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折部,第一折部的顶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安装通孔,电木浪板主体的右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折部,第二折部的顶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安装通孔,安装时,第二折部覆盖在第一折部上。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夹芯保温板或电木浪板结构均不能满足兼顾换电站或储能站的总体强度、防水密封性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高换电站的总体强度和防水密封性能,提供一种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所述库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上设有多个朝远离所述第二层板方向凸起的凸起单元,多个所述凸起单元朝同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层板上还设有向所述第二层板延伸的柱体,所述柱体内开设有装配孔,所述第一层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装配孔通过所述通孔导通至所述第一层板的外侧,所述装配孔为盲孔,所述装配孔用于安装装配件。
[0007]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设置柱体,以实现在提高库板强度
的同时连接安装在换电站或储能站外部的其他设备。由于装配孔并非直接开设在库板的表面上,而是设置在库板内的柱体内,因此不会降低库板的强度,避免库板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的变形,从而提高了库板自身的结构强度和库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提高换电站或储能站的整体强度。且由于装配孔是盲孔,雨水即使从装配孔与装配件之间的间隙渗入到装配孔的内部,也不会进一步进入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内部,从而提高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密封性能。
[0008]较佳地,所述柱体延伸至所述第二层板,并与所述第二层板抵接或粘接。
[0009]在本方案中,柱体将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库板的强度。
[0010]较佳地,所述装配孔的壁面与所述通孔的壁面齐平。
[0011]在本方案中,上述设置方便装配件安装时的快速定位,且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外部不显示柱体,使结构更加平整。
[0012]较佳地,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的材质为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或SMC树脂材料;
[0013]和/或,所述柱体的材质为树脂材料。
[0014]在本方案中,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柱体选用上述材料,在实现库板轻量化的同时满足换电站或储能站的结构强度要求,且安装更为便捷。
[0015]较佳地,所述库板还具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之间,所述保温层包括无机发泡材料、岩棉、聚氨酯泡沫或气凝胶毡。
[0016]在本方案中,库板采用三层复合式结构,能够增强库板的强度。保温层用于起到隔热保温作用,保证换电站或储能站内部的温度不会过高或过低,降低温度对换电站或储能站内部设备的影响。
[0017]较佳地,所述库板还包括第一连接柱和/或第二连接柱;
[0018]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层板上,所述第一层板与所述第二层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抵接固定。
[0019]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柱和/或第二连接柱将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库板的强度。
[0020]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层板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层板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层板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层板之间通过胶粘、卡合、涨珠或螺栓连接固定。
[0021]在本方案中,上述连接方式工艺简单,装配和制造更为便捷,且固定效果好。
[0022]较佳地,所述保温层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贯通孔连接固定。
[0023]在本方案中,由于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保温层形成三层复合式结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位于保温层两侧,并将保温层夹设在中间,因此上述设置方便第一连接柱和/或第二连接柱贯穿保温层实现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的连接,以提高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的连接强度。
[0024]较佳地,所述库板相对的两端设有凸起端和配合端,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均从所述库板的同一侧表面凸起并朝向同一方向延伸,以使多个所述库板组装时相邻两个所
述库板上的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可相互叠合。
[0025]在本方案中,通过凸起端和配合端的叠合进行多块库板的连接,库板组装方便,库板模块化后生产成本低,且叠合方式组装后连接部分的强度更高,连接更为稳定,同时也可将连接缝隙遮蔽使得水密性更好。
[0026]较佳地,多个所述凸起单元包括凸起部和配合部;在所述凸起端,所述第一层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方向凸起形成所述凸起部;在所述配合端,所述第一层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方向凸起形成所述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多个所述库板组装时覆盖相邻所述库板的凸起部的外侧。
[0027]在本方案中,凸起部和配合部都由第一层板凸起形成,一个库板的配合部在两个库板连接时会覆盖并套在相邻的另一个库板的凸起部外侧,形成叠合结构,可使连接的强度更高,也可将两库板的连接缝隙盖住,避免雨水等液体从该缝隙渗入,从而提高库板的防水性能。
[0028]较佳地,在所述凸起端,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朝向所述第一层板方向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库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上设有多个朝远离所述第二层板方向凸起的凸起单元,多个所述凸起单元朝同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层板上还设有向所述第二层板延伸的柱体,所述柱体内开设有装配孔,所述第一层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装配孔通过所述通孔导通至所述第一层板的外侧,所述装配孔为盲孔,所述装配孔用于安装装配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延伸至所述第二层板,并与所述第二层板抵接或粘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的壁面与所述通孔的壁面齐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的材质为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或SMC树脂材料;和/或,所述柱体的材质为树脂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库板还具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之间,所述保温层包括无机发泡材料、岩棉、聚氨酯泡沫或气凝胶毡。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库板还包括第一连接柱和/或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二层板上,所述第一层板与所述第二层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抵接固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层板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层板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和/或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层板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层板之间通过胶粘、卡合、涨珠或螺栓连接固定。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位置相对应的贯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贯通孔连接固定。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库板相对的两端设有凸起端和配合端,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均从所述库板的同一侧表面凸起并朝向同一方向延伸,以使多个所述库板组装时相邻两个所述库板上的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可相互叠合。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单元包括凸起部和配合部;在所述凸起端,所述第一层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方向凸起形成所述凸起部;在所述配合端,所述第一层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方向凸起形成所述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多个所述库板组装时覆盖相邻所述库板的凸起部的外侧。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端,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朝向所述第一层板方向弯折,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朝向所述第二层板方向弯折,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的内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的外表面。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端,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包括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层板方向弯折的第一弯折部和朝向所述第二
层板方向弯折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具有第一过渡部。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密封构件。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合端,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的内表面贴合相邻所述库板的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配合端的一侧的外表面。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陈新雨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