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70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包括U型条,两个所述U型条之间两侧均设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记忆海绵层、细绒布、冰丝棉和缝合线,两个所述记忆海绵层分别位于两个U型条之间两侧。该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通过U型条和复合层之间的配合,在将其套接在门把手上方,即可完成对门把手的套接安装,使用期间即可为门把手的漆面进行防护,减缓门把手外侧的硬度防止撞伤,在夏季可将冰丝棉朝向外侧,使得使用者接触时的手感凉爽舒适,而在冬季可将细绒布朝向外侧,使得使用者接触时的手感柔软温暖,内外双层结构随意更换,实用性能得以加强,利于推广使用。利于推广使用。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纺织行业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纺织面料的快速发展,纺织品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其中门把手的保护套也是在这几年中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使用。
[0003]门把手保护套是套着门把手的护套,其作用多为防护把手外侧的漆面,以及为了防止宝宝在家乱跑撞到门把保护了宝宝等功能,现阶段市面上的门把手护套多为单层结构,功能性较差,无法为冬夏季节使用时增加使用人员的手感舒适度。
[0004]且使用途中,护套与把手之间的稳定性较为一般,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护套发生移位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护套掉落丢失情况,不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市面上的门把手护套多为单层结构,功能性较差,无法为冬夏季节使用时增加使用人员的手感舒适度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包括U型条,两个所述U型条之间两侧均设有复合层;
[0007]所述复合层包括记忆海绵层、细绒布、冰丝棉和缝合线;
[0008]两个所述记忆海绵层分别位于两个U型条之间两侧,所述记忆海绵层的内侧表面固接有细绒布,所述记忆海绵层的外侧表面固接有冰丝棉,所述冰丝棉和细绒布均通过缝合线与U型条相逢和。
[0009]优选的,所述U型条的内侧表面加工有槽型条纹。
[0010]优选的,所述复合层的前表面设有增稳组件;
[0011]所述增稳组件包括横筒、凸球、插杆、贴板、横条和吸盘;
[0012]两个所述横筒分别固接在两个复合层的内部,一侧所述横筒的内部设有凸球,所述凸球的内部插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内侧端部固接有贴板,所述贴板与复合层的接触面相抵紧,所述凸球的外侧卡接有横条,所述横条的另一端固接有吸盘。
[0013]优选的,所述横条的前表面右端固接有空腔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通过U型条和复合层之间的配合,操作人员首先将两个U型条进行撑开,使两个复合层之间空腔增加,在将其套接在门把手上方,即可完成对门把手的套接安装,使用期间即可为门把手的漆面进行防护,减缓门把手外侧的硬度防止撞伤,在夏季可将冰丝棉朝向外侧,使得使用者接触时的手感凉爽舒适,而在冬季可将细绒布朝向外侧,使得使用者接触时
的手感柔软温暖,内外双层结构随意更换,实用性能得以加强,利于推广使用。
[0016]通过U型条、复合层和增稳组件之间的配合,在将保护套套接在把手外侧前,操作人员可以将凸球位于横筒的内部,在将插杆插入到凸球的内部,然后将横条与凸球之间进行卡接,最后将吸盘与门把手附近的门面相吸合,继而能够明显的增强把手套与门把手之间的稳定性,不易出现护套位移、脱落或是丢失情况出现,便于使用者进行长久使用。
[0017]通过U型条、复合层、增稳组件和空腔块之间的配合,在特殊情况下,门完成展开后,门把手外侧可能会与墙面向接触撞击损伤墙体,此过程空腔块会首先与墙体相接触,以防止门把手对墙面进行撞击损伤墙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右视剖视图;
[0020]图3为图2复合层和增稳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U型条,2、复合层,201、记忆海绵垫,202、细绒布,203、冰丝棉,204、缝合线,3、增稳组件,301、横筒,302、凸球,303、插杆,304、贴板,305、横条,306、吸盘,4、空腔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包括U型条1,U型条1为硅胶材质制成,具有优异的韧性,两个U型条1之间两侧均设有复合层2,复合层2包括记忆海绵层201、细绒布202、冰丝棉203和缝合线204,两个记忆海绵层201分别位于两个U型条1之间两侧,记忆海绵垫201是指具有慢回弹力学性能的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具有吸收冲击力、减少震动、低反弹力释放等性能,记忆海绵层201的内侧表面固接有细绒布202,细绒布202是指经过拉绒后表面呈现丰润绒毛状的棉织物,通过在布的表面做的针孔扎绒工艺,产生较多绒毛,立体感强,光泽度高,摸起来柔软厚实温暖,记忆海绵层201的外侧表面固接有冰丝棉203,冰丝棉203具有柔软的手感以及与人体接触时舒适的凉爽触感,冰丝棉203和细绒布202均通过缝合线204与U型条1相逢和,缝合线204的为多股纤维丝编织制成,其中一种纤维丝为碳素纤维丝,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以防止复合层2在冬季出现静电,增强使用人员的舒适度,U型条1的内侧表面加工有槽型条纹,可增强U型条1内侧表面与门把手之间稳定。
[0024]复合层2的前表面设有增稳组件3,增稳组件3包括横筒301、凸球302、插杆303、贴板304、横条305和吸盘306,两个横筒301分别固接在两个复合层2的内部,一侧横筒301的内部设有凸球302,凸球302的外壁与横筒301的内壁间隙配合,横筒301、凸球302和插杆303均采用高分子材料PV与ABS聚苯撑氧等有机材料共混合而成,具有冲击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凸球302的内部插入有插杆303,插杆303的外壁与凸球302的内壁过盈配合,插杆303的内侧端部固接有贴板304,贴板304与复合层2的接触面相抵紧,凸球302的外侧卡接有
横条305,横条305为PVC材质制成,具有一定韧性,前表面右侧开设有通孔,可通过通孔被凸球302所贯穿,即能够与凸球203之间进行卡接相连,横条305的另一端固接有吸盘306,吸盘306材料采用丁腈橡胶制造,具有较大的扯断力,可与光滑平整表面之间吸附粘连,横条305的前表面右端固接有空腔块4,空腔块4为硅胶材质制成,在特殊情况下,门完成展开后,门把手外侧可能会与墙面向接触撞击损伤墙体,空腔块4能够防止门把手之间与墙体进行直接撞击,可对作用力进行缓冲吸附,以免撞伤墙面情况出现。
[0025]当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将凸球302位于横筒301的内部,在将插杆303插入到凸球302的内部,使贴板304与复合层2的接触面相抵紧,然后将横条305与凸球302之间进行卡接,值得说明的是,期间可根据当时气候情况,来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包括U型条(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型条(1)之间两侧均设有复合层(2);所述复合层(2)包括记忆海绵层(201)、细绒布(202)、冰丝棉(203)和缝合线(204);两个所述记忆海绵层(201)分别位于两个U型条(1)之间两侧,所述记忆海绵层(201)的内侧表面固接有细绒布(202),所述记忆海绵层(201)的外侧表面固接有冰丝棉(203),所述冰丝棉(203)和细绒布(202)均通过缝合线(204)与U型条(1)相逢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条(1)的内侧表面加工有槽型条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户门门把手保护套面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明恒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