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尘槽的高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865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尘槽的高效利用系统,其包括洗涤分离器、脱尘装置、变换炉、再生气总管、再生废气总管,洗涤分离器的出口通过合成气管线与脱尘装置的入口管线连接,脱尘装置的出口通过初级净化管线与变换炉的入口管线连接;再生气分别是再生蒸汽和再生空气,再生蒸汽的作用是对脱尘槽进行惰性置换、预热和加热,同时将脱尘槽内的合成气置换到再生废气总管,再生蒸汽在置换合成气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燃烧,然后置换掉合成气后,再通入再生空气,再生空气在脱尘槽吸附剂内和焦油、煤粉等在蒸汽的高温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将吸附剂内的焦油和煤粉燃烧掉,不需要每次更换吸附剂人工清理,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时吸附剂可以反复使用,减小了成本。减小了成本。减小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尘槽的高效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脱尘槽
,具体涉及脱尘槽的高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尿素的生产工艺是原料煤通过造气工序、变换工序、脱碳工序、压缩工序、合成工序制成尿素,现有专利CN214327119U中公开有变换工序包括依次连通的文丘里洗涤器、洗涤分离器、脱尘槽、第一变换炉、第一淬冷器、第一混合器、第二变换炉、第二淬冷器、第二混合器、第三变换炉、冷凝器和变换气分离器,粗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60%,CO25%,H
2 30%)首先经过文丘里洗涤器用水洗涤后,进入洗涤分离器内分离,洗涤分离器分离出的带有水分的合成气经换热器加热到200℃左右再次送入脱尘槽,而后送入第一变换炉内,进行变换反应。
[0003]其中脱尘槽的作用是将含焦油、重油等高碳氢物质以及粉尘等的粗合成气进入脱尘槽,经过脱尘槽内的吸附剂的作用进行吸附处理,减小杂质进入后面的变换炉,由于脱尘槽内吸附剂表面带有空隙,长期运行煤气内的焦油、重油等高碳氢物质以及粉尘等杂质就会堵塞空隙,导致脱尘槽运行2.5个月后压差就会升高,无法运行,需人工更换吸附剂,更换过程浪费人力物力,且延误生产;而且吸附剂更换费用高,整套系统更换吸附剂的费用240万元/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换脱尘槽重复高效利用系统。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脱尘槽的高效利用系统,其包括洗涤分离器、脱尘装置、变换炉、再生气总管、再生废气总管,所述洗涤分离器的出口通过合成气管线与所述脱尘装置的入口管线连接,所述脱尘装置的出口通过初级净化管线与所述变换炉的入口管线连接;
[0006]所述脱尘装置包括多台并联设置的脱尘槽,任一所述脱尘槽的入口分别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合成气管线连通,任一所述脱尘槽的合成气出口分别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初级净化管线连通;
[0007]任一所述第二管线上分别连通有第四管线,所述第二管线通过第四管线与再生气总管连连通,所述再生气总管上设有再生蒸汽气源和再生空气气源,所述再生蒸汽气源的出口通过再生蒸汽管线与所述再生气总管连通,所述再生空气气源的出口通过再生空气管线与所述再生气总管管线连通;
[0008]任一所述第一管线上分别连通有第三管线,所述第一管线通过第三管线与所述再生废气总管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再生蒸汽管线上设有第一温度计、第一压力表、第一流量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再生空气管线上设有第二压力表、第二流量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再生蒸汽管线的低点连通有导淋管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再生废气总管上连通有取样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线上还设有低温氮气管线。
[0014]本技术的优点:再生气分别是再生蒸汽和再生空气,再生蒸汽的作用是对脱尘槽进行惰性置换、预热和加热,同时将脱尘槽内的合成气置换到再生废气总管,再生蒸汽在置换合成气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燃烧,然后置换掉合成气后,再通入再生空气,再生空气在脱尘槽内和焦油、煤粉等在蒸汽的高温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将吸附剂内的焦油和煤粉燃烧掉,通过一备多用形式的脱尘槽,可以在线通过阀门切换备用脱尘槽,同时在再生蒸汽和再生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对脱尘槽内部堵塞吸附剂孔隙的焦油、粉尘等杂质进行处理,不需要每次更换吸附剂人工清理,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时不需要额外购买吸附剂,吸附剂可以反复使用,减小了成本,节省了人力物力;通过取样管进行取样,判断是否有氧气、再生是否完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该技术的系统图;
[0017]图中:洗涤分离器1、脱尘装置2、脱尘槽21、变换炉3、再生气总管4、再生废气总管5、合成气管线6、初级净化管线7、第一管线8、第二管线9、第四管线10、再生蒸汽气源11、再生空气气源12、再生蒸汽管线13、再生空气管线14、第三管线15、第一温度计16、第一压力表17、第一流量计18、第二压力表19、第二流量计20、导淋管线22、取样管23、低温氮气管线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所示,脱尘槽的高效利用系统,其包括洗涤分离器1、脱尘装置2、变换炉3、再生气总管4、再生废气总管5,洗涤分离器1的出口通过合成气管线6与脱尘装置2的入口管线连接,脱尘装置2的出口通过初级净化管线7与变换炉3的入口管线连接;
[0020]脱尘装置2包括多台并联设置的脱尘槽21,多台并联脱尘槽21,实现了一备多用,具体生产中使用的是一备两用,在其中一个脱尘槽21出现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备用脱尘槽21,实现了快速衔接,任一脱尘槽21的入口分别通过第一管线8与合成气管线6连通,任一脱尘槽21的合成气出口分别通过第二管线9与初级净化管线7连通,正常的工作过程时合成气经过多个并联的脱尘槽21,通过脱尘槽21内部的吸附剂吸附掉合成气里面的焦油、重油等高碳氢物质以及粉尘等的杂质后,送至变换炉3进行后续的工作,吸附剂具体包括氧化铝。
[0021]任一第二管线9上分别连通有第四管线10,第二管线9通过第四管线10与再生气总管4连连通,第四管线10的作用是,需要对脱尘槽21进行再生时,通过第四管线10向脱尘槽
21内注入再生气,通过再生气对脱尘槽21内的吸附剂进行再生,再生气总管4上设有再生蒸汽气源11和再生空气气源12,再生蒸汽气源11的出口通过再生蒸汽管线13与再生气总管4连通,再生空气气源12的出口通过再生空气管线14与再生气总管4管线连通,再生气分别是再生蒸汽和再生空气,再生蒸汽的作用是对脱尘槽21进行惰性置换、预热和加热,同时将脱尘槽21内的合成气置换到再生废气总管5,再生蒸汽在置换合成气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燃烧,然后置换掉合成气后,再通入再生空气,再生空气在脱尘槽21吸附剂内和焦油、煤粉等在蒸汽的高温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将吸附剂内的焦油和煤粉燃烧掉,通过一备多用形式的脱尘槽21,可以在线通过阀门切换备用脱尘槽21,同时在再生蒸汽和再生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对脱尘槽21内部堵塞吸附剂孔隙的焦油、粉尘等杂质进行处理,不需要每次更换吸附剂人工清理,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时不需要额外购买吸附剂,吸附剂可以反复使用,减小了成本,节省了人力物力。
[0022]任一第一管线8上分别连通有第三管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脱尘槽的高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洗涤分离器、脱尘装置、变换炉、再生气总管、再生废气总管,所述洗涤分离器的出口通过合成气管线与所述脱尘装置的入口管线连接,所述脱尘装置的出口通过初级净化管线与所述变换炉的入口管线连接;所述脱尘装置包括多台并联设置的脱尘槽,任一所述脱尘槽的入口分别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合成气管线连通,任一所述脱尘槽的合成气出口分别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初级净化管线连通;任一所述第二管线上分别连通有第四管线,所述第二管线通过第四管线与再生气总管连连通,所述再生气总管上设有再生蒸汽气源和再生空气气源,所述再生蒸汽气源的出口通过再生蒸汽管线与所述再生气总管连通,所述再生空气气源的出口通过再生空气管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志张春林周道康古华友李代富张哲浩张平高峰杨谦
申请(专利权)人: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