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651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包括机房,双开门,所述双开门铰接于所述机房的前侧面;通风孔,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通风孔开设于所述机房的后侧壁;防尘滤网,所述防尘滤网安装于所述通风孔的壁面;供配电组柜,所述供配电组柜安装于所述机房的内底面;空调,所述空调安装于所述机房的内底面;支撑杆,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固定垂直安装于所述机房的内底面,且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供配电组柜的后侧。该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能便于不开启空调对机房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控温,保障机房保持在适宜的温度状态,避免空调长时间工作,使得防止空调损坏,同时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操作简便灵活,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房旧时是手工、丝棉织业的工作场所和生产单位的统称,现在指电脑学习室,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机房内的供配电在运行时,对房内的温度要求比较敏感,需要保持机房处于在适宜的恒温状态;
[0003]但目前机房内的温度都是依靠空调进行控温,使得空调需要不间断的持续工作,不仅容易使空调损坏,同时能耗较大,使得经济性环保性较差,不能满足使用需要,因此,提出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机房内的温度都是依靠空调进行控温,使得空调需要不间断的持续工作,不仅容易使空调损坏,同时能耗较大,使得经济性环保性较差,不能满足使用需要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包括机房,
[0006]双开门,所述双开门铰接于所述机房的前侧面;
[0007]通风孔,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通风孔开设于所述机房的后侧壁;
[0008]防尘滤网,所述防尘滤网安装于所述通风孔的壁面;
[0009]供配电组柜,所述供配电组柜安装于所述机房的内底面;
[0010]空调,所述空调安装于所述机房的内底面;
[0011]支撑杆,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固定垂直安装于所述机房的内底面,且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供配电组柜的后侧;
[0012]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
[0013]支板,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两侧;
[0014]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
[0015]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0016]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接;
[0017]排风机构,所述排风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
[0018]吸风机构,所述吸风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避免开启空调对机房进行控制,实现节能。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
[0021]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开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前侧面;
[0022]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弧形滑槽滑动连接。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滑块可在弧形滑槽方向上移动。
[002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25]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前侧面;
[0026]转轴,所述转轴的后端与所述电机的轴端键连接;
[0027]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的前端;
[0028]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后端与所述滑块的前侧面轴承连接;
[0029]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轴的前端,且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转轴带动主动齿轮主动时可带动传动齿轮产生主动。
[003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风机构包括:
[0032]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贯穿右侧所述支板设置,且所述第一转杆与右侧所述支板轴承连接;
[0033]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杆的前端,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
[0034]排风扇,所述排风扇安装于所述第一转杆的后端,且所述排风扇位于右侧所述通风孔的前方。
[00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排风扇主动时将机房内的空气向外排出。
[003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风机构包括:
[0037]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贯穿左侧所述支板设置,且所述第二转杆与左侧所述支板轴承连接;
[0038]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转杆的前端,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
[0039]吸风扇,所述吸风扇安装于所述第二转杆的后端,且所述吸风扇位于左侧所述通风孔的前方。
[004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吸风扇转动时将机房外的空气吸入。
[00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能便于不开启空调对机房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控温,保障机房保持在适宜的温度状态,避免空调长时间工作,使得防止空调损坏,同时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操作简便灵活,实用性强;
[0042]1、当机房内温度较高时,通过启动电机使转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使得传动齿轮同步转动,此时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带动第一转杆及排风扇产生转动,使得将机房内的热空气排出,实现对机房内温度的调控;
[0043]2、当机房内温度较低时,通过电机使转轴带动主动齿轮反向转动,使得传动齿轮同步反向转动,同时在滑块和弧形滑槽的作用下使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向左产生移动,从而使传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进行啮合,此时使第二从动齿轮带动第二转杆及吸风扇转动,使得将机房外的热空气吸入,实现对机房内温度的调控;
[0044]3、当机房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才启动空调对机房内的温度进行调控,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6]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7]图3为本技术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主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8]图4为本技术弧形滑槽与滑块主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9]图中:1、机房;2、双开门;3、通风孔;4、防尘滤网;5、供配电组柜;6、空调;7、支撑杆;8、固定板;9、支板;10、安装板;11、弧形滑槽;12、滑块;13、电机;14、转轴;15、主动齿轮;16、传动轴;17、传动齿轮;18、第一转杆;19、第一从动齿轮;20、排风扇;21、第二转杆;22、第二从动齿轮;23、吸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包括机房1,双开门2铰接于机房1的前侧面,对称设置的两个通风孔3开设于机房1的后侧壁,防尘滤网4安装于通风孔3的壁面,供配电组柜5安装于机房1的内底面,空调6安装于机房1的内底面,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杆7固定垂直安装于机房1的内底面,且支撑杆7位于供配电组柜5的后侧,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包括机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开门(2),所述双开门(2)铰接于所述机房(1)的前侧面;通风孔(3),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通风孔(3)开设于所述机房(1)的后侧壁;防尘滤网(4),所述防尘滤网(4)安装于所述通风孔(3)的壁面;供配电组柜(5),所述供配电组柜(5)安装于所述机房(1)的内底面;空调(6),所述空调(6)安装于所述机房(1)的内底面;支撑杆(7),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杆(7)固定垂直安装于所述机房(1)的内底面,且所述支撑杆(7)位于所述供配电组柜(5)的后侧;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支板(9),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板(9)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板(8)的顶面两侧;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板(8)的前侧面;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8)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接;排风机构,所述排风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吸风机构,所述吸风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弧形滑槽(11),所述弧形滑槽(11)开设于所述固定板(8)的前侧面;滑块(12),所述滑块(12)与所述弧形滑槽(1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房供配电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3),所述电机(13)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0)的前侧面;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龙郝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益泰牡丹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