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40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包括第一穿管器以及第二穿管器,所述第一穿管器靠近第二穿管器的侧壁上固定有套筒,所述第二穿管器靠近第一穿管器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杆,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穿管器与第二穿管器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穿管器与第二穿管器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指示位置的示踪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第一穿管器和第二穿管器运动过程中相互分离概率的效果。二穿管器运动过程中相互分离概率的效果。二穿管器运动过程中相互分离概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开挖地下管线施工场地管线探测是在非开挖施工前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查明施工现场有无已铺设的地下管线,如有,则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规格、性质、材质等,并编绘地下管线图。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已有地下管线,防止施工时造成对管线的破坏,因此,其探测范围应包括整个施工区域和可能受施工影响威胁地下管线安全的区域。
[0003]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0323402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包括第一穿管器和第二穿管器,所述第一穿管器和第二穿管器相对的一端分别连接有可相互吸合的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所述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相背离的一侧均连接有一根示踪线,所述第一穿管器和第二穿管器外部均设置有爬行机构,所述爬行机构包括以管道中心呈对称且转动连接于第一穿管器或第二穿管器的两个动力轮和以管道中心呈对称且转动连接于第一穿管器或第二穿管器的两个导向轮,至少一个所述动力轮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一穿管器或第二穿管器。
[0004]但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中仅通过相互吸附的磁铁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对第一穿管器和第二穿管器进行固定,当管道中有杂物存在时,第一穿管器和第二穿管器易由于颠簸而相互分离,从而不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第一穿管器和第二穿管器运动过程中相互分离的概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包括第一穿管器以及第二穿管器,所述第一穿管器靠近第二穿管器的侧壁上固定有套筒,所述第二穿管器靠近第一穿管器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杆,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穿管器与第二穿管器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穿管器与第二穿管器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指示位置的示踪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穿管器与第二穿管器对接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一穿管器保持静止状态,并使第二穿管器向靠近第一穿管器的方向运动,即可使套筒与安装杆相互固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固定组件,即可使固定杆与环形槽相互卡接固定,从而降低了固定杆与套筒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对接的稳定性。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套筒靠近安装杆侧壁上的磁铁片、固定在安装杆靠近套筒侧壁上的铁块、固定在安装杆靠近套筒侧壁上的多根固定杆、固定在固定杆远离套筒轴线侧壁上的卡块、共同安装在多根固定杆外壁上用于束缚固定杆
的固定绳以及设置在套筒内壁上用于切割固定绳的刀片,所述铁块与磁铁片相互吸附,所述卡块与环形槽相互匹配。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使安装杆向靠近套筒的方向运动时,铁块逐渐靠近磁铁片,并最终相互吸附,从而使套筒与套杆保持稳定。在此过程中,固定绳对多根固定杆进行束缚,增大了固定杆进入套筒内的概率。进一步的,当固定杆进入套筒内后,固定绳逐渐靠近刀片并最终在刀片的作用下断裂,从而使固定杆向外膨胀并使卡块抵紧套筒的内壁,并随着安装杆的运动继续靠近环形槽。当铁块与磁铁片相互吸附时,卡块移动至环形槽内并抵紧环形槽的内壁,从而降低了固定杆与套筒相互分离的概率。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降低固定杆进入套筒难度的导流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向靠近套筒的方向运动时,导流板的内壁对固定杆进行引导,从而提高了固定杆对接成功的概率。进一步的,当固定杆移动至套筒内后,导流板抵紧第二穿管器,从而使导流板在第二穿管器的作用下向远离第二穿管器的方向运动,进而降低了导流板影响第二穿管器正常对接的概率。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上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槽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提高了使导流板滑动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了导流板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导流板对固定杆引导的过程中滑动的概率。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远离固定杆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安装杆靠近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螺纹杆相互匹配的螺纹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与环形槽相互连接时,此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螺纹杆,即可使螺纹杆与螺纹孔相互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接的稳定性。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绳,所述安装绳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贯穿套筒与第一穿管器并向外延伸。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安装绳,即可使螺纹杆跟随安装绳转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的难度。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根所述固定杆的内壁上共同安装有用于使固定杆向外延伸的橡胶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绳对固定杆进行束缚时,橡胶圈被压缩,当固定绳断裂时,橡胶圈自动向外膨胀,从而推动固定杆向外膨胀,进而降低了固定杆卡住的概率。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示踪线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保护示踪线的保护管。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使第一穿管器与第二穿管器对接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第一穿管器保持静止状态,并使第二穿管器向靠近第一穿管器的方向运动,即可使套筒与安装杆相互固定,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固定组件,即可使固定杆与环形槽相互卡接固定,从而降低了固定杆与套筒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对接的稳定性;
[0024]2、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使安装杆向靠近套筒的方向运动时,铁块逐渐靠近磁铁片,并最终相互吸附,从而使套筒与套杆保持稳定。在此过程中,固定绳对多根固定杆
进行束缚,增大了固定杆进入套筒内的概率。进一步的,当固定杆进入套筒内后,固定绳逐渐靠近刀片并最终在刀片的作用下断裂,从而使固定杆向外膨胀并使卡块抵紧套筒的内壁,并随着安装杆的运动继续靠近环形槽。当铁块与磁铁片相互吸附时,卡块移动至环形槽内并抵紧环形槽的内壁,从而降低了固定杆与套筒相互分离的概率;
[0025]3、本技术中,当固定杆向靠近套筒的方向运动时,导流板的内壁对固定杆进行引导,从而提高了固定杆对接成功的概率。进一步的,当固定杆移动至套筒内后,导流板抵紧第二穿管器,从而使导流板在第二穿管器的作用下向远离第二穿管器的方向运动,进而降低了导流板影响第二穿管器正常对接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穿管器(1)以及第二穿管器(2),所述第一穿管器(1)靠近第二穿管器(2)的侧壁上固定有套筒(21),所述第二穿管器(2)靠近第一穿管器(1)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杆(3),所述套筒(21)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31),所述套筒(2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穿管器(1)与第二穿管器(2)的固定组件(4),所述第一穿管器(1)与第二穿管器(2)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指示位置的示踪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在套筒(21)靠近安装杆(3)侧壁上的磁铁片(41)、固定在安装杆(3)靠近套筒(21)侧壁上的铁块(42)、固定在安装杆(3)靠近套筒(21)侧壁上的多根固定杆(43)、固定在固定杆(43)远离套筒(21)轴线侧壁上的卡块(44)、共同安装在多根固定杆(43)外壁上用于束缚固定杆(43)的固定绳(45)以及设置在套筒(21)内壁上用于切割固定绳(45)的刀片(46),所述铁块(42)与磁铁片(41)相互吸附,所述卡块(44)与环形槽(31)相互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管道双向对接穿管探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套筒(21)的外壁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垒张兴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宏测量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