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820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有除湿仓,除湿仓下方连接有压缩机,除湿仓的上方设置有风机,除湿仓包括前部冷凝器和设置于除湿仓底部的接水盘,前部冷凝器的后方两侧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前部冷凝器、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提高了除湿效率,在保证除湿能效的同时,使加工工艺更加简单,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除湿
,尤其是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

技术介绍

[0002]蒸汽压缩式制冷除湿机中,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汽化,吸收空气热量,将湿空气的温度降至露点温度以下,使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为液态水析出,达到降低空气湿度之目的。
[0003]现有的单面除湿机除湿能效低,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除湿机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为同一风道,风量相同,冷凝器风量偏小,散热面积小,造成冷凝温度高,压缩机功率大,除湿能效低。现有的多面进风除湿机,为实现多面进风结构,冷凝器和蒸发器设计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加工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
[0004]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除湿机”,其公开号为CN208238049U,公开了一种除湿机,所述除湿机包括机体、安装在所述机体内的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和风机,所述第一冷凝器和蒸发器排布在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一侧,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能够产生依次途经所述进风口、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风机和出风口的第一气流路径以及依次途经所述进风口、蒸发器、第二冷凝器、风机和出风口的第二气流路径,所述蒸发器的迎风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迎风面面积。但是其冷凝器采用U型结构,加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了现有除湿机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为U型结构导致的加工工艺复杂和效率低的问题,设置前部冷凝器、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提高了除湿效率,在保证除湿能效的同时,使加工工艺更加简单,提高了加工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除湿仓,所述除湿仓下方连接有压缩机,所述除湿仓的上方设置有风机,所述除湿仓包括前部冷凝器和设置于除湿仓底部的接水盘,所述前部冷凝器的后方两侧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本技术中,压缩机、前部冷凝器、第一换热器模块、第二换热器模块和节流装置共同作用进行工作;第一股空气进入除湿仓的前部冷凝器,吸收前部冷凝器制冷剂的显热,被加热升温后进入除湿仓内;第二股空气经第一换热器模块进入除湿仓内;第三股空气经第二换热器模块进入除湿仓内;三股空气在除湿仓内混合,通过风机从顶部排出;同时,设置有前部冷凝器、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相较于传统的冷凝器和蒸发器U型的设置,结构制造更加简单,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0007]作为优选,所述前部冷凝器设置于除湿仓的一侧,所述前部冷凝器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于外壳的前部进风口,所述前部冷凝器与前部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前部过滤网。本技术中,空气从除湿机的外部经前部进风口并通过前部过滤网进入至前部冷凝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除杂过滤的作用。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冷凝器设置于第一蒸发器的内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模块包括第二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冷凝器设置于第二蒸发器的内侧。本技术中,第二股空气具体通过第一蒸发器降温除湿,再通过第一冷凝器加热升温后进入除湿仓内;第三股空气具体通过第二蒸发器降温除湿,再通过第二冷凝器加热升温后进入除湿仓内;加上前部冷凝器的加热升温,大大提高了除湿效率。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于外壳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于外壳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蒸发器与第一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蒸发器与第二进风口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本技术中,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均有过滤空气的作用;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通过紧固件与外壳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之间连接有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蒸发器与第二冷凝器连接有第二节流装置。本技术中,设置节流装置作用,来自冷凝器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节流装置降压降温,进入蒸发器汽化吸热。
[0011]作为优选,所述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于除湿仓。本技术中,制冷剂由压缩机驱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固定于外壳。本技术中,三股空气在除湿仓内混合后,最后通过风机从出风口排出。
[0013]作为优选,所述前部冷凝器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于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本技术中,制冷剂经前部冷凝器再通过三通管分为两路,一路进入第一换热器模块,另一路进入第二换热器模块。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前部冷凝器、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提高了除湿效率,在保证除湿能效的同时,使加工工艺更加简单,提高了加工效率;
[0015]2、此外,本技术中前部冷凝器、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的空间布局,能够实现多面进风,相比于单面进风的除湿机,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面积和风量,使冷凝温度大幅降低,降低了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的压差,使得压缩机的压缩比降低,大幅降低压缩机功率;降低功耗的同时又提高了除湿量,从而实现高除湿能效比。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多面进风除湿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0022]图中,1、外壳 2、前部进风口 3、第一进风口 4、第二进风口 5、出风口 6.、前部过过滤网 7、风机 8、压缩机 9、管道 10、前部冷凝器 11、第一蒸发器 12、第一冷凝器 13、第二蒸发器 14、第二冷凝器 15、接水盘 16、第一节流装置 17、第一过滤网 18、第二过滤网 19、第二节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
[002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参考图3、图4和图5,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设置有除湿仓,除湿仓下方连接有压缩机8,除湿仓的上方设置有风机7,除湿仓包括前部冷凝器10和设置于除湿仓底部的接水盘15,前部冷凝器10的后方两侧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
[0025]参考图3和图5,前部冷凝器10设置于除湿仓的一侧,前部冷凝器10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于外壳1的前部进风口2,前部冷凝器10与前部进风口2之间设置有前部过滤网6。
[0026]参考图5和图6,第一换热器模块包括第一冷凝器12和第一蒸发器11,第一冷凝器12设置于第一蒸发器11的内侧;第二换热器模块包括第二冷凝器14和第二蒸发器13,第二冷凝器14设置于第二蒸发器13的内侧。
[0027]参考图3至图6,第一蒸发器1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于外壳1的第一进风口3,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除湿仓,所述除湿仓下方连接有压缩机(8),所述除湿仓的上方设置有风机(7),所述除湿仓包括前部冷凝器(10)和设置于除湿仓底部的接水盘(15),所述前部冷凝器(10)的后方两侧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模块和第二换热器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冷凝器(10)设置于除湿仓的一侧,所述前部冷凝器(10)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于外壳(1)的前部进风口(2),所述前部冷凝器(10)与前部进风口(2)之间设置有前部过滤网(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模块包括第一冷凝器(12)和第一蒸发器(11),所述第一冷凝器(12)设置于第一蒸发器(11)的内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模块包括第二冷凝器(14)和第二蒸发器(13),所述第二冷凝器(14)设置于第二蒸发器(13)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分路布置的除湿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水明叶海林陈新叶子豪夏宾张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普林艾尔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