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组件及集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17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尘组件及集尘设备,集尘设备包括集尘组件和壳体,壳体内形成有集尘腔,集尘组件安装在集尘腔内。集尘组件包括安装件和调节件,安装件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间隔开设,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开合状态相反;调节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在安装件上,调节件移动能够盖设在第一进气口上,以控制第一进气口开合。当需要对储料罐内进行除尘操作时,关闭第二进气口,移动调节件使第一进气口打开,对储料罐进行除尘操作。需要对储料罐外进行除尘时,第一进气口关闭,打开第二进气口,保证第二进气口的进气效果。使集尘设备能够实现对储料罐内和储料罐外进行除尘操作,拓宽了集尘设备的应用范围。用范围。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组件及集尘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设备
,特别是涉及集尘组件及集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干拌砂浆等粉状物生产车间,存在大量粉量原料输送,且基本存在粉尘冒出等现场,各容易产生粉尘的部位均配备了高效可靠的除尘系统,单由于生产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结构缺陷以及人为等各种因素,“跑、冒、漏”现象仍偶有发生,而一旦造成污染现象,清理工作量巨大。而污染物一般为干燥粉状物,使用人工进行清扫,容易造成二次扬尘,不仅降低了清扫效率、无法彻底清扫干净,而且极大的损害了清扫人员的身体健康。现阶段最为容易清扫的方式为人工清除大量粉尘后使用工业吸尘器进行清扫,受范围限制及功率影响,很难遍布整个生产车间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集尘组件及集尘设备。
[0004]一种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组件用于安装在集尘设备上,所述集尘组件包括安装件和调节件,所述安装件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间隔开设,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开合状态相反;所述调节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调节件移动能够盖设在所述第一进气口上,以控制所述第一进气口开合。
[000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安装件内形成有腔体,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腔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处。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固定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的间隔为进气间隙,所述进气间隙和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调节件移动能够盖设于每一所述进气间隙,以使所述进气间隙闭合。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移动部和盖设部,所述移动部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盖设部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处,所述移动部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盖设部盖设或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以控制所述第一进气口开合。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部穿设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移动部能够在滑动槽内相对所述安装件移动。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设部的数量对应所述进气间隙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盖设部在所述移动部上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盖设部均能够对应盖设在一所述进气间隙上。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进气间隙的宽度方向一致。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的移动距离和所述进气间隙的宽度范围一致。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移动能够使所述盖设部位于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侧面处,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间隙相连通;所述盖设部位于所述相邻两
个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间隙断开。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组件还包括吸尘管和开关件,所述开关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进气口处,所述吸尘管安装在所述开关件上,所述开关件能够控制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吸尘管的通断。
[0014]一种集尘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集尘组件和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集尘腔,所述集尘组件安装在所述集尘腔内。
[0015]上述集尘组件及集尘设备,集尘设备设置在储料罐上。当需要对储料罐内进行除尘操作时,关闭第二进气口,移动调节件使第一进气口打开,保证集尘设备和储料罐之间相连通,对储料罐进行除尘操作。保证第一进气口的气压和进气效率,以达到最理想的除尘效果。在需要对储料罐外进行除尘时,移动调节件使其盖设在第一进气口上,使第一进气口关闭,打开第二进气口,保证第二进气口的气压和进气效果。继而使集尘设备能够实现对储料罐内和储料罐外进行除尘操作,拓宽了集尘设备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集尘组件其中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集尘组件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各元件标记如下:
[0022]10、集尘组件;100、安装件;110、第一进气口;120、第二进气口;130、腔体;200、调节件;210、移动部;220、盖设部;300、固定件;310、进气间隙;400、开关件;500、吸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参阅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集尘设备,包括集尘组件10和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集尘腔,所述集尘组件10安装在所述集尘腔内。所述集尘组件10用于安装在集尘设备上,所述集尘组件10包括安装件100和调节件200,所述安装件100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10和第二进气口120,所述第一进气口110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20间隔开设,所述第一进气口110和所述第二进气口120的开合状态相反;所述调节件200能够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件100上,所述调节件200移动能够盖设在所述第一进气口110上,以控制所述第一进气口110开合。
[0025]集尘设备设置在储料罐上。当需要对储料罐内进行除尘操作时,关闭第二进气口120,移动调节件200使第一进气口110打开,保证集尘设备和储料罐之间相连通,对储料罐进行除尘操作。保证第一进气口110的气压和进气效率,以达到最理想的除尘效果。在需要对储料罐外进行除尘时,移动调节件200使其盖设在第一进气口110上,使第一进气口110关闭,打开第二进气口120,保证第二进气口120的气压和进气效果。继而使集尘设备能够实现对储料罐内和储料罐外进行除尘操作,拓宽了集尘设备的应用范围。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腔内还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集尘腔相连通。所述过滤组件用于对集尘腔内的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由出风口向外排出。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提高集尘腔内的过滤和出风效率。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骨架和滤膜。所述骨架为圆柱形镂空结构。所述滤膜套设在所述骨架的外表面上。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组件10还包括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组件用于安装在集尘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间隔开设,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开合状态相反;及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调节件移动能够盖设在所述第一进气口上,以控制所述第一进气口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安装件内形成有腔体,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腔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固定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的间隔为进气间隙,所述进气间隙和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调节件移动能够盖设于每一所述进气间隙,以使所述进气间隙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移动部和盖设部,所述移动部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盖设部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处,所述移动部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盖设部盖设或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以控制所述第一进气口开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九川徐加兵沈文宾梅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华南建设广州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