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连接组件、车辆管路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803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路连接组件、车辆管路系统及车辆。管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体和位于第一管体内的第一移动部。第一管体设有第一对接口和第一管路接口。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封堵部及与第一封堵部相连且位于其朝向第一对接口一侧的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通道。第一管体内设有位于第一封堵部朝向第一对接口一侧的第一限位部。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体和位于第二管体内的第二移动部。第二管体设有第二对接口和第二管路接口。第二移动部包括第二封堵部及与第二封堵部相连且位于其朝向第二对接口一侧的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设有第二通道。第二管体内设有位于第二封堵部朝向第二对接口一侧的第二限位部。一侧的第二限位部。一侧的第二限位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连接组件、车辆管路系统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组件、车辆管路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汽车内部系统越来越复杂,不同的系统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管路,包括冷却管路、油路、空调管路等。同一管路通常由不同的管道通过接头连接得到,管道的接头便于管道的连接及拆卸。
[0003]在对汽车内部系统进行维修或检修时,需要将系统中的管路拆卸开,通过管道接头处会导致气体或液体会泄漏,泄漏的气体或液体会对汽车的其他部件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路连接组件。所述管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0005]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体和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内的第一移动部;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口,另一端设有第一管路接口;所述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封堵部、及与所述第一封堵部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一对接口一侧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一对接口一侧的第一限位部;
[0006]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体和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的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另一端设有第二管路接口;所述第二移动部包括第二封堵部、及与所述第二封堵部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二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二对接口一侧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表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二对接口一侧的第二限位部;
[0007]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未对接时,所述第一封堵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将所述第一通道封堵;所述第二封堵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将所述第二通道封堵;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接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抵接,所述第二移动部推动所述第一移动部朝向所述第一管路接口移动,所述第一封堵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移动部推动所述第二移动部朝向所述第二管路接口移动,所述第二封堵部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管路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管路接口连通。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内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背离所述第一对接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部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相抵;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接时,所述第一移动部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缩;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伸张,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一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封堵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
[0009]和/或,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部背离所述第二对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部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表面相抵;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接时,所述第二移动部使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分离时,所述第二弹性件伸张,带动所述第二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二对接口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二封堵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部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过流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封堵部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封堵部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一过流孔连通;
[0011]和/或,所述第二移动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第二过流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封堵部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封堵部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二过流孔连通。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封堵部相连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背离所述第一对接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接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相抵;
[0013]所述第二移动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封堵部相连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封堵部背离所述第二对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对接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表面相抵。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移动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接触;
[0015]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移动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表面接触。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堵部的外表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封堵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的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一封堵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时,所述第三密封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接触;
[0017]和/或,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外表面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封堵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四凹槽内的第四密封件;所述第二封堵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时,所述第四密封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接触。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路连接组件还包括卡扣结构,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接后,所述卡扣结构将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固定连接。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第一管段及由所述第一管段延伸形成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二管段朝向所述第一管段的端面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所述第一台阶面;
[0020]和/或,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三管段及由所述第三管段延伸形成的第四管段,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四管段的内径,所述第四管段朝向所述第三管段的端面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所述第二台阶面。
[0021]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管路系统,所述车辆管路系统包括上述
的管路连接组件。
[002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管路系统。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连接组件、车辆管路系统及车辆,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未对接时,第一接头内的第一封堵部将第一通道封堵,所述第二接头内的第二封堵部将第二通道封堵,因此气体或液体无法通过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流出,可避免气体或液体通过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流出而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在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接后,所述第一管路接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路接口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抵使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则第一管路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与第二管路接口连通,通过第一管路接口流入所述管路连接组件的气体或液体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流向第二管路接口,或者通过第二管路接口流入所述管路连接组件的气体或液体可以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一通道流向所述第一管路接口。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连接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100)和第二接头(200);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体(10)和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内的第一移动部(11);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口(101),另一端设有第一管路接口(102);所述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封堵部(12)、及与所述第一封堵部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一对接口一侧的第一配合部(13),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通道(131);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一对接口一侧的第一限位部(14);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体(20)和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的第二移动部(21);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对接口(201),另一端设有第二管路接口(202);所述第二移动部包括第二封堵部(22)、及与所述第二封堵部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二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二对接口一侧的第二配合部(23),所述第二配合部设有第二通道(231);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表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封堵部朝向所述第二对接口一侧的第二限位部(24);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未对接时,所述第一封堵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将所述第一通道封堵;所述第二封堵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抵,将所述第二通道封堵;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接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抵接,所述第二移动部推动所述第一移动部朝向所述第一管路接口移动,所述第一封堵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移动部推动所述第二移动部朝向所述第二管路接口移动,所述第二封堵部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管路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管路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体(10)内的第一弹性件(15),所述第一弹性件(15)位于所述第一封堵部(12)背离所述第一对接口(101)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15)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部(11)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10)的内表面相抵;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接时,所述第一移动部(11)使所述第一弹性件(15)压缩;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分离时,所述第一弹性件(15)伸张,带动所述第一封堵部(12)朝向所述第一对接口(101)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封堵部(1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4)抵接;和/或,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0)内的第二弹性件(25),所述第二弹性件(25)位于所述第二移动部(21)背离所述第二对接口(201)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25)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部(21)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20)的内表面相抵;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接时,所述第二移动部(21)使所述第二弹性件(25)压缩;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分离时,所述第二弹性件(25)伸张,带动所述第二封堵部(22)朝向所述第二对接口(201)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二封堵部(2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4)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11)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6),所述第一连接部(16)设有第一过流孔(161);所述第一限位部(14)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6)相连;所述第一封堵部(12)与所述第一管体(10)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封堵部(12)与所述第一管体(10)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一过流孔(161)连通;和/或,所述第二移动部(21)还包括第二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