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安全拉手支架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安全拉手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汽车上空间限制,导致汽车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安装容易发生干涉。目前,为了保障各零部件的安装空间,且避免各零部件之间发生干涉,通常需要占用后排乘客的活动空间,影响汽车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安全拉手支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后安全拉手支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
[0005]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安装部中部的平面;
[0006]拉手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拉手安装部为所述安装板弯折形成的凸出部;
[0007]线束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一端的相对两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线束的端面,所述线束安装部上开设有线束安装孔。
[0008]可选地,所述凸出部的凸出端面上分别开设有拉手安装孔以及用于安全拉手安装时的限位孔。
[0009]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安全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安装部中部的平面;拉手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拉手安装部为所述安装板弯折形成的凸出部;线束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一端的相对两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线束的端面,所述线束安装部上开设有线束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安全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凸出端面上分别开设有拉手安装孔以及用于安全拉手安装时的限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安全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为圆孔,所述第二限位孔为条形孔,且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拉手安装孔之间呈三角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安全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还包括用于与汽车立柱内板搭接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面位于所述拉手安装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开设有连接孔。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文军,杨凤英,杨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