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69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洗鼻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包括洗鼻器机身、洗鼻头、进水管和电动马达,还包括连接旋钮、装液槽、智能控制板和温控系统,洗鼻器机身上端通过连接旋钮连接洗鼻头,下端通过卡扣连接装液槽,电动马达位于洗鼻器机身的中间位置,电动马达下部输入端通过进水管连接装液槽,上部输出端与洗鼻头连接,智能控制板设置在洗鼻器机身与电动马达之间,用于传递信息,温控系统设置在装液槽的上方,用于加热装液槽内的液体,实现了鼻腔清洁和鼻腔护理的集成,不仅改善了洗鼻器功能单一的问题,并且在功能转换时减少了装卸换药、清洗液槽的步骤,还降低了敏感人群因为洗鼻液体温度过低而产生的不适感。群因为洗鼻液体温度过低而产生的不适感。群因为洗鼻液体温度过低而产生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洗鼻器
,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

技术介绍

[0002]洗鼻器被广泛应用于高浓度粉尘环境工作者的鼻腔清洗。相关研究表明,矿井粉尘浓度大约为2000,是北京雾霾浓度的100万倍,且多数粉尘颗粒的直径小于5μm,即使工作期间佩戴口罩,也无法完全避免粉尘进入鼻腔,粉尘进入鼻腔后不及时冲洗或冲洗不干净会对鼻粘膜造成伤害,这样不仅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使粉尘进入人体形成尘肺病,根据国家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我国近五年来尘肺病患者在职业病病例中占比在80%以上,全国报告人数已经超过101万人高效清理鼻腔和有效保护鼻粘膜应运而生。
[0003]现阶段的洗鼻器主要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类,手动洗鼻器主要采用手施加的压力产生水流,无需内部供电,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但是手施加的压力不均匀导致水流不稳定,鼻腔清洗效果不好,使用体验感差,电动洗鼻器利用内部供电装置产生稳定水流,在清洗效果和使用体验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大多数电动洗鼻器仅具有清洗鼻腔的功能,并未考虑鼻腔清洗过后的鼻粘膜保护功能。
[0004]针对传统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在鼻腔清理后及时进行鼻粘膜保护的方法,专利技术研究了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综合考虑了洗鼻器的功能全面化和便携性。保证鼻腔护理过程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旨在解决当使用现有的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存在清洗效果和使用体验感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包括洗鼻器机身、洗鼻头、进水管和电动马达,还包括连接旋钮、装液槽、智能控制板和温控系统,所述洗鼻器机身上端通过连接旋钮连接洗鼻头,下端通过卡扣连接装液槽,所述电动马达位于洗鼻器机身的中间位置,电动马达下部输入端通过进水管连接装液槽,上部输出端与洗鼻头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板设置在洗鼻器机身与电动马达之间,用于传递信息,所述温控系统设置在装液槽的上方,用于加热装液槽内的液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洗鼻器机身包括前外壳和后外壳,前外壳和后外壳均采用新型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进水管、电动马达、装液槽、智能控制板和温控系统均位于前外壳和后外壳之间的腔体内。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洗鼻头包括鼻头连接座、洗鼻球头洗鼻头转换器和洗鼻插杆,所述鼻头连接座安装在连接旋钮的上部,所述鼻头连接座上端连接有洗鼻插杆,所述洗鼻插杆的上端安装有洗鼻球头和洗鼻头转换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旋钮设置在洗鼻器机身上方,连接旋钮利用旋转变换,改变与吸鼻头相接的吸水管,进而改变洗鼻器输液管内的液体种类,从而减少更
换装液槽内液体的频率。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装液槽包括装水槽和装药槽,所述装液槽上端设计有与洗鼻器机身上的卡扣卡接的卡槽,所述装水槽和装药槽相互独立。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可充电电池、充电指示灯和充电口,所述可充电电池通过智能控制板与电动马达相连,所述充电口设置在后外壳上,充电时,可充电电池被激活,充电指示灯亮起。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温控系统与温控开关电性连接,且温控开关还与指示灯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和温控开关设置在前外壳上,所述前外壳上还设置有总开关,所述总开关的下端设有三种类型的指示灯。
[0013]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装液槽、连接旋钮、洗鼻头转换器等装置,实现了鼻腔清洁和鼻腔护理的集成,改善了洗鼻器功能单一的问题。并且在功能转换时减少了装卸换药、清洗液槽的步骤;2、本产品设计的温控开关降低了敏感人群因为洗鼻液体温度过低而产生的不适感,通过科学计算,改善了产品使用的体验感;3、电动两用洗鼻器设置的充电蓄电系统提高了产品使用的便捷性,突破了产品使用场景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的后视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的侧视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的内部结构图。
[0018]附图标记:1

洗鼻头、101

洗鼻球头、102

洗鼻头转换器、103

洗鼻插杆、2

连接旋钮、3

总开关、4

指示灯、5

温控开关、6

装液槽、601

装水槽、602

装药槽、7

洗鼻器机身、701

前外壳、702

后外壳、8

充电指示灯、9

充电口、10

卡扣、11

智能控制板、12

温控系统、13

保护套、14

进水管、15

可充电电池、16

电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包括洗鼻器机身7、洗鼻头1、进水管14和电动马达16,还包括连接旋钮2、装液槽6、智能控制板11和温控系统12,所述洗鼻器机身7上端通过连接旋钮2连接洗鼻头1,下端通过卡扣10连接装液槽6,所
述电动马达16位于洗鼻器机身7的中间位置,电动马达16下部输入端通过进水管14连接装液槽6,上部输出端与洗鼻头1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板11设置在洗鼻器机身7与电动马达16之间,用于传递信息,所述温控系统12设置在装液槽6的上方,用于加热装液槽6内的液体。
[002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动马达16被设计安装在洗鼻器的中间部位,起到提供动力的作用。下部输入端通过相应的进水管14连接到装液槽,上部输出端通过洗鼻头转换器102与洗鼻头1相连。电动马达16不同的转动模式为洗鼻器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水流压力和水流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包括洗鼻器机身(7)、洗鼻头(1)、进水管(14)和电动马达(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旋钮(2)、装液槽(6)、智能控制板(11)和温控系统(12),所述洗鼻器机身(7)上端通过连接旋钮(2)连接洗鼻头(1),下端通过卡扣(10)连接装液槽(6),所述电动马达(16)位于洗鼻器机身(7)的中间位置,电动马达(16)下部输入端通过进水管(14)连接装液槽(6),上部输出端与洗鼻头(1)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板(11)设置在洗鼻器机身(7)与电动马达(16)之间,用于传递信息,所述温控系统(12)设置在装液槽(6)的上方,用于加热装液槽(6)内的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鼻器机身(7)包括前外壳(701)和后外壳(702),前外壳(701)和后外壳(702)均采用新型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进水管(14)、电动马达(16)、装液槽(6)、智能控制板(11)和温控系统(12)均位于前外壳(701)和后外壳(702)之间的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两用洗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鼻头(1)包括鼻头连接座、洗鼻球头(101)洗鼻头转换器(102)和洗鼻插杆(103),所述鼻头连接座安装在连接旋钮(2)的上部,所述鼻头连接座上端连接有洗鼻插杆(103),所述洗鼻插杆(103)的上端安装有洗鼻球头(101)和洗鼻头转换器(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轲徐俣璠张涵博李小川桂夏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世安健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