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67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3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其包括上侧设有容纳腔的底座,底座上设有转动座和用于驱动转动座在竖直面上翻转的驱动组件,转动座上设有安装座和用于带动安装座升降的升降组件,安装座上设有第一转动板和用于带动第一转动板在竖直面上翻转的第一带动组件,第一转动板上设有第二转动板和用于带动第二转动板在竖直面上翻转的第二带动组件,第二转动板上安装有注浆桶;驱动组件可驱动转动座向下翻转靠近于底座,升降组件可带动安装座下降使得注浆桶沉入到岩孔内,第一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一转动板翻转使得第二转动板靠近于安装座,第二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二转动板翻转使得注浆桶沉入到容纳腔内。本申请能够方便加固设备的移动运输。输。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地基加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注浆加固,就是通过造孔,将注浆浆液注入围岩中,靠注浆压力使浆液向围岩的裂隙扩散,使岩体形成一个加固带,即注浆帷幕,从而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增强围岩强度的一种技术,加固注浆施工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而且加固效果好,可黏结或固结遭各种类型破坏的松动圈及破碎带,是松散围岩巷道维修的有效途径。
[0003]通过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5052883U公开了一种软弱地基注浆加固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上开设有调节槽,转动板上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卡设在调节槽内,调节板上设置有搅拌机构,调节板上设置有限位板,转动板上设置有限位机构,底板上设置有两组限位柱,两组限位柱均穿设在调节板内,底板底端设置有减震机构,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从而保证浆液在注入地基之前不会固化,通过将注浆泵连接在安装套上,使泥浆通过注浆口注入地基,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注浆加固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注浆加固装置需要频繁地移动,从而对各个区域的地基进行加固,但是,底板、转动板和调节板呈C形排布,使得注浆加固装置的整体占用空间较大,且注浆加固装置通过防滑垫支撑在地面上,工人无法将其推动运动,故注浆加固装置的移动运输颇为不便,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方便加固设备的移动运输,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包括上侧设有容纳腔的底座,底座上设有转动座和用于驱动转动座在竖直面上翻转的驱动组件,转动座上设有安装座和用于带动安装座升降的升降组件,安装座上设有第一转动板和用于带动第一转动板在竖直面上翻转的第一带动组件,第一转动板上设有第二转动板和用于带动第二转动板在竖直面上翻转的第二带动组件,第二转动板上安装有注浆桶;驱动组件可驱动转动座向下翻转靠近于底座,升降组件可带动安装座下降使得注浆桶沉入到岩孔内,第一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一转动板翻转使得第二转动板靠近于安装座,第二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二转动板翻转使得注浆桶沉入到容纳腔内。
[000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与注浆桶的翻转轨迹呈错位设置的驱动电缸,驱动电缸的缸体转动连接于容纳腔的腔壁,驱动电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转动座。
[0008]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转动座上的第一电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丝杆和限位杆,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丝杆,丝杆转动连接于转动座并螺纹配合于安装座,限位杆安装在转动座上并滑动穿设于安装座。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带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缸体转动连接于安装
座,第一电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板。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带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电缸,第二电缸的缸体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板,第二电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板。
[0011]可选的,所述注浆桶包括安装在第二转动板下表面的桶体和安装在第二转动板上表面的第二电机,桶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伸入到桶体内的螺旋叶。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板上设有第三转动板和用于带动第三转动板在竖直面上翻转的第三带动组件,第三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三转动板向上翻转并与第一转动板共同围成用于容纳第二电机的保护腔。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三带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三电缸,第三电缸的缸体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板,第三电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第三转动板。
[00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在注浆加固的过程中,升降组件将带动安装座下降,使得注浆桶沉入到岩孔内,此时注浆桶将向岩孔内注浆,泥浆将围岩的裂隙扩散,使岩体形成一个加固带,从而实现了对岩土的加固;2.在加固设备需要移动时,第一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一转动板翻转使得第二转动板靠近于安装座,第二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二转动板翻转使得注浆桶平行于转动座,驱动组件可驱动转动座向下翻转靠近于底座,并使得注浆桶沉入到容纳腔内,从而减小了本申请的整体占用高度;3.当注浆桶沉入到容纳腔内时,滚轮将伸出到容纳腔外并抵触于地面,此时底座将脱离于地面,工人通过推动转动座,即可使得本申请在地面上移动运输,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底座;11、容纳腔;2、转动座;21、驱动电缸;3、安装座;31、第一电机;32、丝杆;33、限位杆;4、第一转动板;41、第一电缸;5、第二转动板;51、第二电缸;6、第三转动板;61、第三电缸;7、注浆桶;71、滚轮;72、桶体;73、第二电机;74、进料口;75、出料口;76、螺旋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贯穿于底座1上下两侧的容纳腔11,底座1上设有转动座2和用于驱动转动座2在竖直面上翻转的驱动组件,转动座2上设有安装座3和用于带动安装座3升降的升降组件,安装座3上设有第一转动板4和用于带动第一转动板4在竖直面上翻转的第一带动组件,第一转动板4上设有第二转动板5和用于带动第二转动板5在竖直面上翻转的第二带动组件,第二转动板5上安装有注浆桶7。
[0019]在注浆加固的过程中,升降组件将带动安装座3下降,使得注浆桶7沉入到岩孔内,此时注浆桶7将向岩孔内注浆,泥浆将围岩的裂隙扩散,使岩体形成一个加固带,从而实现了对岩土的加固。
[0020]在加固设备需要移动时,第一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一转动板4翻转使得第二转动板5靠近于安装座3,第二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二转动板5翻转使得注浆桶7平行于转动座2,驱动组件可驱动转动座2向下翻转靠近于底座1,并使得注浆桶7沉入到容纳腔11内,从而减小了本申请的整体占用高度。
[0021]注浆桶7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若干滚轮71,当注浆桶7沉入到容纳腔11内时,滚轮71将伸出到容纳腔11外并抵触于地面,此时底座1将脱离于地面,工人通过推动转动座2,即可使得本申请在地面上移动运输,操作方便。
[0022]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与注浆桶7的翻转轨迹呈错位设置的驱动电缸21,驱动电缸21的缸体转动连接于容纳腔11的腔壁,驱动电缸21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转动座2,驱动电缸21通过自身活塞杆的伸缩,即可使得自身在竖直面上翻转,并使得转动座2在竖直面上翻转,以便转动座2转动至水平状态或竖直状态,方便了注浆桶7的使用和收纳。
[0023]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转动座2上的第一电机31、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丝杆32和限位杆33,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丝杆32,丝杆32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侧设有容纳腔(11)的底座(1),底座(1)上设有转动座(2)和用于驱动转动座(2)在竖直面上翻转的驱动组件,转动座(2)上设有安装座(3)和用于带动安装座(3)升降的升降组件,安装座(3)上设有第一转动板(4)和用于带动第一转动板(4)在竖直面上翻转的第一带动组件,第一转动板(4)上设有第二转动板(5)和用于带动第二转动板(5)在竖直面上翻转的第二带动组件,第二转动板(5)上安装有注浆桶(7);驱动组件可驱动转动座(2)向下翻转靠近于底座(1),升降组件可带动安装座(3)下降使得注浆桶(7)沉入到岩孔内,第一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一转动板(4)翻转使得第二转动板(5)靠近于安装座(3),第二带动组件可带动第二转动板(5)翻转使得注浆桶(7)沉入到容纳腔(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与注浆桶(7)的翻转轨迹呈错位设置的驱动电缸(21),驱动电缸(21)的缸体转动连接于容纳腔(11)的腔壁,驱动电缸(21)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转动座(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地基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在转动座(2)上的第一电机(31)、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丝杆(32)和限位杆(33),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于丝杆(32),丝杆(32)转动连接于转动座(2)并螺纹配合于安装座(3),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渊博郅磊吕凤胡莹张君娜王义磊杨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州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