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绕线画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绕线画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绕线画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绕线画也称弦丝画,目前,绕线画主要采用的是利用人手工钉钉子的方式,再利用手将线一步一步绕在已有的钉子点上,利用分层逐渐体现出图案,达到艺术美感。
[0003]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其一是,我们要在报纸上用铅笔标记好,钉子的具体位置,钉子之间的距离要规定好,后面线缠绕的距离不一样,会很不好看;其二是,在打完钉子后,我们需要根据钉子的位置用手将线一步一步的根据图案将线绕在钉子上面,这样会花费人为的大量时间。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绕线画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绕线画机器人,解放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利用机器代替人为绕线,实现一定的自动化效果,并且精确度得到了保证,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绕线画机器人,包括绕线画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绕线画机器人,包括绕线画机器人(1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导轨(1)与第二导轨(7),所述第一导轨(1)与第二导轨(7)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机架(5)连接,所述第一导轨(1)与第二导轨(7)所在的平面处于工作界面的正上方;X向移动导轨(6),平行于工作界面,并可通过移动机构(4)沿第一导轨(1)与第二导轨(7)长度方向移动;输送台(8),通过另一组移动机构(4)沿X向移动导轨(6)长度方向移动;Y向移动导轨(11),垂直于工作界面,并可沿X向移动导轨(6)长度方向移动;下针机构(9),可沿X向移动导轨(6)横向移动以及Y向移动导轨(11)竖向移动;下笔机构(10),可沿X向移动导轨(6)横向移动以及Y向移动导轨(11)竖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绕线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针机构(9)包括安装在输送台(8)上的第一舵机(91),第一舵机(91)的第一舵柄(92)安装有第一滑块(93),所述第一滑块(93)上安装有绕线针(94),且所述第一滑块(93)滑动连接于Y向移动导轨(11)上,所述Y向移动导轨(11)固定连接于输送台(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绕线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笔机构(10)包括安装在输送台(8)上的第二舵机(101),第二舵机(101)的第二舵柄(102)安装有第二滑块(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蒋林均,李玖阳,曹学义,黎安庆,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