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笔的透气防泄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52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笔的透气防泄漏结构,包括笔杆、笔头、引水芯、调节器、中节套、毛刷、笔盖,笔杆内设置有储液腔,笔头包括笔头安装部和锥形端头,笔头安装部插接在调节器安装腔内且密封套设在调节器的前管段上,笔头安装部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气槽,锥形端头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将第一通气槽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槽;调节器的后段管周身上间隔分布有若干挡水叶片,挡水叶片外圆周面与调节器安装腔内壁密封接触,挡水叶片上设置有通气缺口,至少部分通气缺口错位排布形成将储液腔与第二通气槽连通的迷宫气流通道,实现笔杆内外压强相等的同时避免储液腔中的墨水流到笔杆外。相等的同时避免储液腔中的墨水流到笔杆外。相等的同时避免储液腔中的墨水流到笔杆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笔的透气防泄漏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性笔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笔的透气防泄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性笔具有能够吸墨的笔芯,笔芯的一端连接毛刷从而实现为毛刷持续性的提供墨液,可用于彩妆领域,可用于办公领域,如马克笔、修改笔等,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0003]现有的水性笔在调节笔杆外部气压时,通常在中节套和调节器之间设置一条直线状的通风道,在笔头上开设一个将通风道和外界连通的通气孔,用于平衡笔杆外部气压时,但使用时,笔杆内储液腔中的墨水容易从通气孔直接泄漏至笔杆外,同时,墨水也容易沿通风道从通气孔泄漏到笔杆外,严重影响用户对水性笔使用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笔的透气防泄漏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液腔中的墨水容易泄漏到笔杆外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水性笔的透气防泄漏结构,包括笔杆、笔头、引水芯、调节器、中节套、毛刷、笔盖,所述笔杆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笔杆密封紧配合套接在所述中节套的后段上,所述笔盖扣合在所述中节套的前段上,所述调节器设置在所述中节套的调节器安装腔中,所述引水芯设置在所述调节器的引水芯孔内,所述笔头包括笔头安装部和锥形端头,所述笔头安装部插接在调节器安装腔内且密封套设在所述调节器的前管段上,所述笔头安装部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气槽,所述锥形端头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将所述第一通气槽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槽;所述调节器的后段管周身上间隔分布有若干挡水叶片,所述挡水叶片外圆周面与所述调节器安装腔内壁密封接触,所述挡水叶片上设置有通气缺口,至少部分通气缺口错位排布形成将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第一通气槽连通的迷宫气流通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笔头内部具有调节器插接孔和毛刷安装孔,所述调节器插接孔从所述笔头的后端面延伸至所述锥形端头内部,所述毛刷安装孔从调节器插接孔延伸至所述笔头的前端面,所述调节器插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毛刷安装孔的孔径使所述调节器插接孔与所述毛刷安装孔之间形成止挡定位阶梯,所述毛刷包括主体锥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锥头部后端边缘且凸出其外周面的定位凸环,所述调节器的前端面将所述定位凸环抵接在所述止挡定位阶梯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器插接孔内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器前端周面密封接触的第一密封凸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毛刷安装孔具有锥管段,所述主体锥头部的外圆周面与所述锥管段的锥形内壁接触配合。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气缺口为U形口,位于所述挡水叶片外圆周面
上。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迷宫气流通道中部的所述通气缺口与位于所述迷宫气流通道中部两端的至少部分所述通气缺口错位排布。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相邻所述挡水叶片之间形成蓄液槽,所述调节器周壁上设置有将所述蓄液槽和所述引水芯孔连通的通液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相邻所述挡水叶片之间形成蓄液槽,每个所述挡水叶片上设置有连通相邻所述蓄液槽的流通缝。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笔盖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中节套外圆周面密封接触的第二密封凸环。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笔头密封插接在调节器安装腔内且密封套设在调节器的前管段上,使引水芯孔位于笔头内腔中,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设置在笔头的外部,实现引水芯孔的前端开口与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之间密封连接,隔绝调节器内引水芯孔中的墨水直接沿第一通气槽从第二通气槽泄漏出;同时,通过设置迷宫气流通道,保证笔杆内腔与外界空气连通使笔杆内外部气压平衡的同时避免墨水沿迷宫气流通道流出。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刨面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节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引水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笔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剖面图;
[0026]图10是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水性笔的透气防泄漏结构,包括笔杆100、笔头200、引水芯400、调节器500、中节套600、毛刷700、笔盖800和内盖810。笔杆100、笔头200、调节器500、中节套600、笔盖800和内盖810均为塑料件。
[0030]请参阅图2

3所示,其中,笔杆100内设置用于储存墨水的储液腔300,中节套600的
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圈凸圈610将中节套600分为后段620和前段630。该后段620沿笔杆100前端口密封紧配合地插入笔杆100的内腔中。后段620被细分成依次衔接的四个圆管状的分段,位于后段620后端的分段与储液腔300对接。四个分段从后到前外径依次增大,组合形成阶梯状,此时,笔杆100的内腔设置有与四个分段相匹配的阶梯状的对接部,使四个分段的外圆周面均与笔杆100的内腔壁紧密接触,实现后段620的外圆周面与笔杆100内腔壁之间的密封。进一步的,为保证笔杆100不会从中节套600上脱落,在位于后段620后端的分段和间隔一个分段的分段外圆周面上均设置第一环状凸起640,笔杆100的内腔壁上具有与该第一环状凸起640配合的第一环状凹陷110,通过后段620上的第一环状凸起640卡在笔杆100内腔壁的第一环状凹陷110中,使笔杆100与中节套600之间密封固定连接。
[0031]请参阅图4

10所示,中节套600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其前、后端的调节器安装腔230,调节器500插接在调节器安装腔230内,且调节器500的后端面与中节套600的后端面齐平。调节器500的前端从调节器安装腔230的前端口延伸出。具体的,调节器500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圈凸环520将调节器500分为前管段530和后管段540,前管段530部分延伸出调节器安装腔230插入笔头200内腔中。前管段530的外径小于调节器安装腔230的内管径,使前管段530与调节器安装腔230之间形成安装间隙660,后管段540周身沿轴向间隔分布有若干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笔的透气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笔杆、笔头、引水芯、调节器、中节套、毛刷、笔盖,所述笔杆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笔杆密封紧配合套接在所述中节套的后段上,所述笔盖扣合在所述中节套的前段上,所述调节器设置在所述中节套的调节器安装腔中,所述引水芯设置在所述调节器的引水芯孔内,所述笔头包括笔头安装部和锥形端头,所述笔头安装部插接在调节器安装腔内且密封套设在所述调节器的前管段上,所述笔头安装部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气槽,所述锥形端头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将所述第一通气槽与外界连通的第二通气槽;所述调节器的后段管周身上间隔分布有若干挡水叶片,所述挡水叶片外圆周面与所述调节器安装腔内壁密封接触,所述挡水叶片上设置有通气缺口,至少部分通气缺口错位排布形成将所述储液腔与所述第一通气槽连通的迷宫气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笔的透气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内部具有调节器插接孔和毛刷安装孔,所述调节器插接孔从所述笔头的后端面延伸至所述锥形端头内部,所述毛刷安装孔从调节器插接孔延伸至所述笔头的前端面,所述调节器插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毛刷安装孔的孔径使所述调节器插接孔与所述毛刷安装孔之间形成止挡定位阶梯,所述毛刷包括主体锥头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锥头部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容奥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