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及余热回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740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动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及余热回收的方法。该锅炉包括高温油换热器、蒸发器以及储油罐;高温油换热器和蒸发器上均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并且高温油换热器的烟气出口与蒸发器的烟气入口连通;高温油换热器和储油罐上均设有油液进口和油液出口,高温油换热器的油液出口与储油罐的油液进口连通,高温油换热器的油液进口与储油罐的油液出口连通。高温油换热器内的油液可始终与烟气进行换热,对烟气的温度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换热后的烟气进入蒸发器时,温度波动大幅度降低,不仅可减小蒸发器的受热面积,而且能够使蒸发器始终能够产生高品质的蒸汽,从而大幅度提高对烟气热量的回收和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及余热回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动力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及余热回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钢铁行业大力发展和推广余热发电技术是促进钢铁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钢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0003]目前钢铁企业连续性可利用余热及易于回收的余热大都已实施了回收利用措施,而炼钢环节中存在的大量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波动较大的间歇性余热难以得到高效利用,即使采用了储热装置来满足连续发电的要求,但由于热源不稳定,只能采用低参数饱和蒸汽轮机发电,导致发电效率低下。
[0004]钢铁企业的转炉炼钢工艺是产生间歇性余热的主要环节,在一个冶炼周期内,分为装料、吹炼和出钢三个步骤,把装入的铁水经过吹氧,完成降碳、升温、脱磷等高温物理化学反应,最后排出大量的CO、CO2等高温废气,这种工艺决定了转炉高温烟气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周期性。转炉炼钢排出的大量CO、CO2废气温度高达1400

1600℃,能耗约占整个钢铁生产中能耗的8%~14%,仅次于炼铁工序,其中45%的能耗以废气的散热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优质高温热能资源。常规采用的余热回收方式多采用在余热烟道上增加水冷烟道和余热锅炉吸收高温余热,由于余热参数始终处于变化中,通过增加蓄热器来保证低压蒸汽输出参数稳定,造成高温烟气只能用来产生低压饱和蒸汽输出,余热利用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及余热回收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包括高温油换热器、蒸发器以及储油罐;所述高温油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上均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并且所述高温油换热器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高温油换热器和所述储油罐上均设有油液进口和油液出口,所述高温油换热器的油液出口与所述储油罐的油液进口连通,所述高温油换热器的油液进口与所述储油罐的油液出口连通。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高温油换热器和储油罐,使油液通过管道可在两者之间循环,使高温油换热器内的油液可以始终与烟气进行换热,对烟气的温度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使换热后的烟气在进入蒸发器时,温度波动大幅度降低,不仅可减小蒸发器的受热面积,而且能够使余热锅炉始终能够产生高品质的蒸汽,从而大幅度提高对烟气热量的回收和利用率。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储油罐内安装有过热器,所述过热器与所述汽包的蒸汽出口连通。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汽包产生的饱和蒸汽可以进入过热器,在储油罐内油液的加热下,形成过热蒸汽。
[0012]进一步,还包括汽包,所述汽包设置在所述过热器与所述蒸发器的蒸汽出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包的汽水混合物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通,所述汽包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过热器连通,所述汽包的饱和水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饱和水入口连通。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实现汽水分离,分离后的蒸汽中不含有水分,进入过热器后可转化为过热蒸汽;分离后的水为饱和水,通过管路回流至蒸发器内继续吸热。
[0014]进一步,还包括水冷管道;所述水冷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和所述汽包的汽水混合物入口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水冷管道的入水口与所述汽包的饱和水出口和所述蒸发器的饱和水入口之间的管路连通。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对水冷管道中的水循环利用。
[0016]进一步,还包括省煤器;所述省煤器的烟气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烟气出口连通。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对烟气热量的回收率。
[0018]进一步,所述省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汽包的给水入口连通。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对烟气热量的利用率。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冶炼金属的转炉,包括炉体和固定在炉体上的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的进烟口与所述炉体连通,排烟口向下弯曲并与上述的余热回收锅炉的所述高温油换热器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高温油换热器的下方。
[0021]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转炉能够有效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和利用。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转炉进行余热回收的方法,所述高温油换热器内的油液与所述储油罐内的油液循环流动;所述排烟管道的排烟口排出的烟气进入所述高温油换热器并与其中的油液换热,使不同温度的烟气经过所述高温油换热器后具有稳定的温度;经过所述高温油换热器的烟气进入所述蒸发器并将其中的饱和水蒸发,使所述烟气中的余热以蒸汽的形式被回收。
[0023]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能够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削峰填谷,使经过高温油换热器换热的烟气温度变化幅度降低,从而有效提高对烟气余热的回收率和利用率。
[0024]进一步,当烟气的温度大于所述高温油换热器内油液的温度时,烟气与油液换热后,烟气的温度降低,油液的温度上升;当烟气的温度小于所述高温油换热器内的油液温度时,烟气与油液换热后,烟气的温度上升,油液的温度降低;当烟气的温度与所述高温油换热器内的油液温度相等时,烟气与油液换热后,两者的温度不变。
[0025]进一步,所述蒸发器中的汽水混合物由所述蒸发器的出口排出,并可被转化为过热蒸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余热回收锅炉和转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余热回收锅炉,实施例1中烟气温度变化图。
[00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9]1、水冷管道;2、排烟管道;3、壳体;4、炉体;5、汽包;6、储油罐;7、过热器;8、高温油换热器;9、蒸发器;10、省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余热回收锅炉,包括高温油换热器8、蒸发器9以及储油罐6;高温油换热器8和蒸发器9上均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并且高温油换热器8的烟气出口与蒸发器9的烟气入口连通;高温油换热器8和储油罐6上均设有油液进口和油液出口,高温油换热器8的油液出口与储油罐6的油液进口连通,高温油换热器8的油液进口与储油罐6的油液出口连通。
[0032]本专利技术的余热回收锅炉,通过设置高温油换热器8和储油罐6,并使油液通过管道可在两者之间循环,使高温油换热器8内的油液可以始终与烟气进行换热。这样,当烟气的温度高于高温油换热器8内的油液时,多余的热量可以转移至油液中,而被储存和回收;当烟气的温度低于高温油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油换热器(8)、蒸发器(9)以及储油罐(6);所述高温油换热器(8)和所述蒸发器(9)上均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并且所述高温油换热器(8)的烟气出口与所述蒸发器(9)的烟气入口连通;所述高温油换热器(8)和所述储油罐(6)上均设有油液进口和油液出口,所述高温油换热器(8)的油液出口与所述储油罐(6)的油液进口连通,所述高温油换热器(8)的油液进口与所述储油罐(6)的油液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6)内安装有过热器(7),所述过热器(7)与所述蒸发器(9)的蒸汽出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汽包(5),所述汽包(5)设置在所述过热器(7)与所述蒸发器(9)的蒸汽出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包(5)的汽水混合物入口与所述蒸发器(9)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汽包(5)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过热器(7)连通,所述汽包(5)的饱和水出口与所述蒸发器(9)的饱和水入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管道(1);所述水冷管道(1)的出水口与所述蒸发器(9)的蒸汽出口和所述汽包(5)的汽水混合物入口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水冷管道(1)的入水口与所述汽包(5)的饱和水出口和所述蒸发器(9)的饱和水入口之间的管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省煤器(10);所述省煤器(10)的烟气入口与所述蒸发器(9)的烟气出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