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全切人工椎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23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次全切人工椎体,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次全切人工椎体包括用于替换一侧椎体的椎体主体,椎体主体的端部设有钉孔,椎体主体上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寰枢椎、枕骨髁或上椎体下关节突的椎体螺钉,椎体主体下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下椎体上终板的椎体螺钉,椎体主体在矢状面内和冠状面内均具有适宜病人生理曲度的弧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次全切人工椎体采用偏心设计只支撑一侧椎体,且椎体主体在矢状面内和冠状面内均具有适宜病人生理曲度的弧度,这样使假体与患者相匹配,能够替代在手术中切除的部分椎体,使次全切椎体患者能得到较好的初始稳定性。次全切椎体患者能得到较好的初始稳定性。次全切椎体患者能得到较好的初始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次全切人工椎体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植入物
,特别是指一种次全切人工椎体。

技术介绍

[0002]椎体是脊柱肿瘤等疾病的病变部位,病变部位的长度、涉及的脊柱不同的生理弯曲、上下终板的倾斜角度各异、手术入路不同,在单个椎体切除、多个椎体切除或部分椎体切除后脊柱重建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作合适的假体进行重建。但目前市场只有钛笼和人工椎体等产品,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需求。
[0003]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可能不需要椎体全切,但对于椎体次全切,例如从寰枢椎开始的椎体次全切,市面上没有较为合适的椎体假体替代产品,只能选择针对全切的人工椎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椎体次全切的次全切人工椎体。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次全切人工椎体,包括用于替换一侧椎体的椎体主体,所述椎体主体的端部设有钉孔,其中:
[0007]所述椎体主体上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寰枢椎、枕骨髁或上椎体下关节突的椎体螺钉,所述椎体主体下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下椎体上终板的椎体螺钉,所述椎体主体在矢状面内和冠状面内均具有适宜病人生理曲度的弧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椎体主体在冠状面内呈S形且包括位于上部且朝向脊柱中心线弯曲的第一弧段、以及位于下部且背向脊柱中心线弯曲的第二弧段,所述第一弧段的弧度为35

85度,所述第二弧段的弧度为35

85度;<br/>[0009]和/或,所述椎体主体在冠状面内其上端中心点与下端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椎体枕骨髁间距的一半或大于等于寰椎下关节突间距的一半。
[0010]进一步的,所述椎体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用于促进骨长入的骨小梁结构;
[0011]和/或,所述椎体主体的中部设有侧开口的植骨腔,所述植骨腔内设有桁架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椎体主体的上端和下端的钉孔均为斜向且穿过所述椎体主体的第一钉道;
[0013]或者,所述椎体主体的上端的钉孔为斜向且穿过所述椎体主体的第一钉道,所述椎体主体的下端延伸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下椎体外表面的解剖结构相匹配,所述椎体主体的下端的钉孔位于所述固定板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椎体主体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寰枢椎、枕骨髁或上椎体下关节突的凹入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钉道包括钉头安装段,所述钉头安装段具有与椎体螺钉的钉头在轴向方向进行挡止的钉头挡止配合部,所述第一钉道的入口设有穿入所述椎体主体的
第二钉道,所述第二钉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钉道内椎体螺钉的钉头相配合用于防止该椎体螺钉退出的防退件。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钉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钉道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二钉道连通所述第一钉道且位于所述第一钉道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钉道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一钉道的钉头安装段的内径,所述防退件为位于所述第二钉道内的压帽。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钉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钉道的轴线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钉道连通所述第一钉道且位于所述第一钉道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钉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钉道的钉头安装段的内径,所述防退件为位于所述第二钉道内的压帽。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钉道内设有防退螺纹,所述压帽螺旋装配在所述第二钉道内;
[0019]或者,所述压帽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二钉道内设有径向的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可在所述第二钉道的直径方向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环形凸台越过所述弹性挡片并在其越过后收紧以防止所述压帽退出。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钉道为包括小径段和大径段的阶梯孔,所述小径段为钉杆安装段,阶梯面构成所述钉头挡止配合部。
[0021]本技术的次全切人工椎体,包括椎体主体,椎体主体上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寰枢椎、枕骨髁或上椎体下关节突的椎体螺钉,椎体主体下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下椎体上终板的椎体螺钉,椎体主体在矢状面内和冠状面内均具有适宜病人生理曲度的弧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次全切人工椎体采用偏心设计只支撑一侧椎体,且椎体主体在矢状面内和冠状面内均具有适宜病人生理曲度的弧度,这样使假体与患者相匹配,能够替代在手术中切除的部分椎体,使次全切椎体患者能得到较好的初始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一个方向的立体图,(b)为另一方向的立体图,(c)为正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中钉道处结构形式一的剖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中钉道处结构形式二的剖视图;
[0030]图9为本技术中压帽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本技术提供一种次全切人工椎体,如图1

9所示,包括用于替换一侧椎体的椎体主体1,椎体主体1的端部设有钉孔,其中:
[0034]椎体主体1上端(即图1箭头所示方向)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寰枢椎、枕骨髁或上椎体下关节突的椎体螺钉2(即椎体主体1上端的位置对应寰枢椎、枕骨髁或上椎体下关节突),椎体主体1下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下椎体上终板的椎体螺钉2(即椎体主体1下端的位置对应下椎体上终板),椎体主体1在矢状面内和冠状面内均具有适宜病人生理曲度的弧度。
[0035]椎体次全切手术中,持取椎体主体1放置在合适位置,持取椎体螺钉2沿椎体主体1上端的钉孔固定至寰枢椎、枕骨髁或上椎体下关节突,持取椎体螺钉2沿椎体主体1下端的钉孔固定至下椎体上终板,完成椎体主体1的植入。
[0036]本技术的次全切人工椎体,包括椎体主体,椎体主体上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寰枢椎、枕骨髁或上椎体下关节突的椎体螺钉,椎体主体下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下椎体上终板的椎体螺钉,椎体主体在矢状面内和冠状面内均具有适宜病人生理曲度的弧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次全切人工椎体采用偏心设计只支撑一侧椎体,且椎体主体在矢状面内和冠状面内均具有适宜病人生理曲度的弧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全切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替换一侧椎体的椎体主体,所述椎体主体的端部设有钉孔,其中:所述椎体主体上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寰枢椎、枕骨髁或上椎体下关节突的椎体螺钉,所述椎体主体下端的钉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至下椎体上终板的椎体螺钉,所述椎体主体在矢状面内和冠状面内均具有适宜病人生理曲度的弧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全切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主体在冠状面内呈S形且包括位于上部且朝向脊柱中心线弯曲的第一弧段、以及位于下部且背向脊柱中心线弯曲的第二弧段,所述第一弧段的弧度为35

85度,所述第二弧段的弧度为35

85度;和/或,所述椎体主体在冠状面内其上端中心点与下端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椎体枕骨髁间距的一半或大于等于寰椎下关节突间距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全切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用于促进骨长入的骨小梁结构;和/或,所述椎体主体的中部设有侧开口的植骨腔,所述植骨腔内设有桁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全切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主体的上端和下端的钉孔均为斜向且穿过所述椎体主体的第一钉道;或者,所述椎体主体的上端的钉孔为斜向且穿过所述椎体主体的第一钉道,所述椎体主体的下端延伸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下椎体外表面的解剖结构相匹配,所述椎体主体的下端的钉孔位于所述固定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次全切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主体的上端面设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如矫健钟南哲杨明磊余宗炜张明瑶董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