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22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包括沉淀池、超声波处理系统、厌氧反应器、好氧池和上述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沉淀池导通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与超声波处理系统连通;超声波处理系统导通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与厌氧反应器连通;厌氧反应器中设有多个填料装置,多个填料装置用于增加微生物活性进而使污泥减量;厌氧反应器导通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与好氧池连通;好氧池导通第四管道,第四管道与沉淀池连通。在采用以上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后,可实现在污泥源头减量化,且改建方便,制作以及运行费用低,同时使整个系统的污泥减量效果显著增加,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经济效益。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逐渐完善,污泥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剩余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大量产生并且其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其处理问题日渐严峻。
[0003]目前,污泥最终处置方式主要有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和卫生填埋。土地利用是将剩余污泥经过稳定无害处理后,用于改良土壤性质,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利用剩余污泥中氮、磷、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建材利用是将剩余污泥与高岭土、粉煤灰等适当混合,经过高温处理可用作建筑材料,但由于剩余污泥成分复杂,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病原体和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存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方面的潜在风险,因此市场对剩余污泥资源化产品的接受度不高。卫生填埋是污泥处理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随着填埋场地的可消纳空间逐渐减少,把卫生填埋作为剩余污泥最终去向并非长久之计。上述的几种常用的处置方式都分别面临实际应用受限、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污泥减量已经成为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所需。
[0004]目前的前沿技术中,有一种污泥末端减量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剩余污泥最终处置的压力,但大环境现阶段剩余污泥产出呈现产量大且增长快的特点,污泥末端减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泥处置难题,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污泥量增大,减量化效果不明显,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包括包括沉淀池、超声波处理系统、厌氧反应器、好氧池、以及所述沉淀池、所述超声波处理系统、所述厌氧反应器和所述好氧池之间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沉淀池导通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超声波处理系统连通;所述超声波处理系统导通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厌氧反应器连通;所述厌氧反应器中设有多个填料装置,多个所述填料装置用于增加微生物活性进而使污泥减量;所述厌氧反应器导通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导通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成漏斗状,所述沉淀池设有侧孔和底孔,所述侧孔与所述好氧池连接导通,所述底孔与所述超声波处理系统连接导通。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反应器呈现圆柱半封闭罐状,所述厌氧反应器顶部设有多个开口,多个所述开口均设有在线监测仪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线监测仪器包括污泥浓度仪、pH探头、ORP 探头和温度检测探头,所述在线监测仪器用于对所述厌氧反应器进行系统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实
时调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厌氧反应器还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从所述厌氧反应器顶部中心处插入所述厌氧反应器中,所述搅拌器设有多个搅拌单元。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填料装置圆周分布于所述厌氧器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三管道的入口端均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进入和流出所述厌氧反应器的污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连接管道均设有泵头,所述泵头用于调控污泥减量化每个过程的压强条件进而促进整个流程的运行。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该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通过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干预或优化,使得污水处理过程中减少污泥的产量,最终减少剩余污泥的产出。该装置设有漏斗状的沉淀池,经过在沉淀池中初次沉淀后,部分剩余污泥通过泵进入到超声波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再进入厌氧反应器,经过一定时间的停留和搅拌器的间歇式搅拌以及填料装置的作用,排入好氧池中,从而产生较好的污泥减量化效果。该装置可实现在普通的污泥源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提高污泥源头的减量化效果,并且改建方便,制作成本以及运行费用较低,同时使整个系统的污泥减量效果显著增加,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实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整体图;
[0018]附图标记如下:
[0019]1、沉淀池;
[0020]2、超声波处理系统;
[0021]3、厌氧反应器;30、填料装置;31、搅拌器;32、在线监测仪器;
[0022]4、好氧池;
[0023]5、连接管道;50、过滤网;51、第一管道;52、第二管道;53、第三管道; 54、第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其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包括沉淀池1、超声波处理系统2、厌氧反应器3、好氧池4、以及沉淀池1、超声波处理系统2、厌氧反应器3和好氧池4之间的连接管道5;连接管道5包括第一管道51、第二管道52、第三管道53和第四管道54;沉淀池1导通第一管道51,第一管道51与超声波处理系统2连通;超声波处理系统 2导通第二管道52,第二管道52与厌氧反应器3连通;厌氧反应器3中设有
多个填料装置30,多个填料装置30用于增加微生物活性进而使污泥减量;厌氧反应器3导通第三管道53,第三管道53与好氧池4连通;好氧池4导通第四管道 54,第四管道54与沉淀池1连通。
[0026]在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后,该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通过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干预或优化,使得污水处理过程中减少污泥的产量,最终减少剩余污泥的产出。该装置把原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从源头引入漏斗状的沉淀池1,经过在沉淀池1中初次沉淀后,部分剩余污泥通过泵进入到超声波处理系统2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再进入厌氧反应器3进行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而其中水解阶段在污泥进入超声波处理系统2中已经相当程度完成,从而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在厌氧反应器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停留和搅拌器31的间歇式搅拌以及填料装置30的作用,对污泥进行再次处理,再排入好氧池4中对污泥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通过曝气等措施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适宜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的4mg/l左右,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质的构筑物,产生更好的污泥减量化效果。该装置可实现在普通的污泥源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提高污泥源头的减量化效果,并且改建方便,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超声波处理系统、厌氧反应器、好氧池、以及所述沉淀池、所述超声波处理系统、所述厌氧反应器和所述好氧池之间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沉淀池导通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超声波处理系统连通;所述超声波处理系统导通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厌氧反应器连通;所述厌氧反应器中设有多个填料装置,多个所述填料装置用于增加微生物活性进而使污泥减量;所述厌氧反应器导通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导通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沉淀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成漏斗状,所述沉淀池设有侧孔和底孔,所述侧孔与所述好氧池连接导通,所述底孔与所述超声波处理系统连接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填料的污泥源减量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呈现圆柱半封闭罐状,所述厌氧反应器顶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鹏王昭凯王苗李若泓邓欢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