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17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涉及衣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衣服主体,衣服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面料,衣服主体与防护面料之间相配合构成调节空腔和一对限位空腔,调节空腔和一对限位空腔之间相连通,调节空腔的内腔设置有银纤维面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拉绳配合提拉组件,能够对银纤维面料进行位置调节,使得银纤维面料能够全面覆盖胎位,调节完毕后多余的提拉绳进行打结并套挂在脖颈处,通过纽扣配合通孔,便于对银纤维面料进行拆卸,通过限位空腔对提拉绳进行限位,降低提拉绳出现纠缠的可能性,解决了不便于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拆卸,不便于针对不同人员的不同胎位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位置调节的问题。节的问题。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


[0001]本技术属于衣服
,特别是涉及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

技术介绍

[0002]防辐射服又称电磁辐射屏蔽服,采用金属纤维与纺织纤维混织,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市面上的防辐射服多为民用,受众以孕期女性、特殊职业者为主,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现有孕期女性用的防辐射服一般在腹部处固定连接银纤维防辐射面料,当需要对防辐射服进行清洗时,不便于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拆卸,不便于防辐射服的日常水洗,不便于针对不同人员的不同胎位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位置调节,容易导致银纤维防辐射面料无法全面覆盖胎位,致使防辐射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因此,现有的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通过提拉绳配合提拉组件,能够对银纤维面料进行位置调节,针对不同人员,使得银纤维面料能够全面覆盖胎位,调节完毕后多余的提拉绳进行打结并套挂在脖颈处,通过纽扣配合通孔,便于对银纤维面料进行拆卸,通过限位空腔对提拉绳进行限位,降低提拉绳出现纠缠的可能性,解决了不便于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拆卸,不便于防辐射服的日常水洗,不便于针对不同人员的不同胎位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位置调节,容易导致银纤维防辐射面料无法全面覆盖胎位,致使防辐射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包括衣服主体,所述衣服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面料,所述衣服主体与防护面料之间相配合构成调节空腔和一对限位空腔,所述调节空腔和一对限位空腔之间相连通,所述调节空腔的内腔设置有银纤维面料,所述银纤维面料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提拉组件,一对所述提拉组件的上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空腔的内腔贯穿有提拉绳,所述提拉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纽扣,所述提拉绳的两端通过纽扣配合通孔与提拉组件之间固定连接,通过提拉绳配合提拉组件,能够对银纤维面料进行位置调节,针对不同人员,使得银纤维面料能够全面覆盖胎位,调节完毕后多余的提拉绳进行打结并套挂在脖颈处,通过纽扣配合通孔,便于对银纤维面料进行拆卸,通过限位空腔对提拉绳进行限位,降低提拉绳出现纠缠的可能性,解决了不便于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拆卸,不便于防辐射服的日常水洗,不便于针对不同人员的不同胎位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位置调节,容易导致银纤维防辐射面料无法全面覆盖胎位,致使防辐射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8]进一步地,所述提拉组件包括第一绳体、第二绳体和第三绳体,所述第一绳体、第
二绳体和第三绳体的一端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绳体、第二绳体与银纤维面料的上端边角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绳体与银纤维面料的上端中点处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绳体和第二绳体,使得银纤维面料的两端能够全面展开,降低银纤维面料在调节空腔内部出现堆叠的可能性,提高银纤维面料对胎位的覆盖效果,通过第三绳体,能够防止银纤维面料的中点处因重力出现下坠的现象,进一步提高银纤维面料对胎位的覆盖效果。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面料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所述防护面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面料,通过防水透气面料,在保障衣服主体整体正常通风透气的同时,降低银纤维面料受到水渍污染的可能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提拉绳采用羊毛纤维材料制成,羊毛纤维材质轻柔,当提拉绳进行打结并套挂在脖颈处时,降低提拉绳对脖颈处造成的不适感。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环,所述防护环采用金属纤维材料制成,通过金属纤维制成的防护环,使得通孔不易发生形变,提高提拉绳与提拉组件连接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绳体和第三绳体与银纤维面料的上端相配合构成三角状,提高银纤维面料与提拉组件之间的稳固性,同时降低第一绳体、第二绳体和第三绳体因拉扯出现断裂的可能性。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提拉绳配合提拉组件,能够对银纤维面料进行位置调节,针对不同人员,使得银纤维面料能够全面覆盖胎位,调节完毕后多余的提拉绳进行打结并套挂在脖颈处,通过纽扣配合通孔,便于对银纤维面料进行拆卸,通过限位空腔对提拉绳进行限位,降低提拉绳出现纠缠的可能性,解决了不便于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拆卸,不便于防辐射服的日常水洗,不便于针对不同人员的不同胎位对银纤维防辐射面料进行位置调节,容易导致银纤维防辐射面料无法全面覆盖胎位,致使防辐射效果较差的问题。
[0015]2、本技术通过第一绳体和第二绳体,使得银纤维面料的两端能够全面展开,降低银纤维面料在调节空腔内部出现堆叠的可能性,提高银纤维面料对胎位的覆盖效果,通过第三绳体,能够防止银纤维面料的中点处因重力出现下坠的现象,进一步提高银纤维面料对胎位的覆盖效果。
[0016]3、本技术通过防水透气面料,在保障衣服主体整体正常通风透气的同时,降低银纤维面料受到水渍污染的可能性,通过金属纤维制成的防护环,使得通孔不易发生形变,提高提拉绳与提拉组件连接的稳定性,通过第一绳体和第三绳体与银纤维面料的上端相配合构成三角状,提高银纤维面料与提拉组件之间的稳固性,同时降低第一绳体、第二绳体和第三绳体因拉扯出现断裂的可能性。
[0017]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防护面料拆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拉绳和提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防护面料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00、衣服主体;200、防护面料;201、防水透气面料;300、调节空腔;400、限位空腔;500、银纤维面料;600、提拉组件;601、第一绳体;602、第二绳体;603、第三绳体;700、通孔;701、防护环;800、提拉绳;900、纽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包括衣服主体100,衣服主体10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面料200,衣服主体100与防护面料200之间相配合构成调节空腔300和一对限位空腔400,调节空腔300和一对限位空腔400之间相连通,调节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包括衣服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主体(10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面料(200),所述衣服主体(100)与防护面料(200)之间相配合构成调节空腔(300)和一对限位空腔(400),所述调节空腔(300)和一对限位空腔(400)之间相连通,所述调节空腔(300)的内腔设置有银纤维面料(500),所述银纤维面料(5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提拉组件(600),一对所述提拉组件(600)的上端均开设有通孔(700);所述限位空腔(400)的内腔贯穿有提拉绳(800),所述提拉绳(80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纽扣(900),所述提拉绳(800)的两端通过纽扣(900)配合通孔(700)与提拉组件(600)之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纤维抗菌防辐射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组件(600)包括第一绳体(601)、第二绳体(602)和第三绳体(60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夏芝林邢百惠郝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凤之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