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13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故障数据,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将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危险预警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危险预警信息。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从用户出发,使其能够便利的将自己所面临的电力异常用多媒体数据进行相应描述,并上传到服务器中,以此作为智能微电网故障识别检测的数据基础,及时高效的进行后续保护。及时高效的进行后续保护。及时高效的进行后续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5G的普及使得人类社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电子设备遍及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智能化时代出现的是迅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在这种趋势下,现有的集中式发电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远距离传输和高强度运行难以满足更加多样化和高质量的供电需求。为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分布式的电网模式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其中,智能微电网是与传统的集中式电网系统相对的概念。它在传统的输配电基础上,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作为新型分布式电源,通过部署集成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型发电模式,多个分布式电源及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小型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
[0003]我国的电网发展包括三个主要阶段。19世纪末

20世纪50年代,初级阶段的电网模式的特点为小机组、小电网、220KW以下输配电,这种单向的电力流只能提供单一的电力服务,不仅供电可靠性低,经济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也较差。为了解决这种缺陷,第二代电网模式形成。其主要由大机组化石、核电、水电通过超高压(750KW)输配电设施组成交直流互联电网,基本上实现了快速的系统保护和优化控制,对于输变电设备的故障也能快速排除。由于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第二代电网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互联电网稳定问题突出,大停电风险仍然存在。第三代微电网结构形成于21世纪,实现了骨干能源与分布式电源结合、传统化学发电与清洁能源发电结合、大型主干电网与局域网微网结合。这种智能主动的输配电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优先,因地制宜的多元能源结构,能够最大幅度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向用户提供安全、经济、方便的能源电力服务。
[0004]智能微电网技术代表了未来分布式电力能源供应系统的发展趋势,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将可再生能源技术、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源管理系统和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既可以看作是电力系统中一个可控制的调度单元,能在数秒内对中央控制系统的指令作出反应。同时也可以看作是针对用户的可定制电源,以满足多样化的用电需求。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微电网中采用先进的度量传感技术监测底层运行数据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模型仿真进行实时分析,合理预测和分配电力。如图1所示,这一切的控制中枢就是其内部的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是保证微网安全运行,有效调度决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0005]相对于集中式发电来说,智能微电网有两大优点:(1)发电侧智能化。作为大电网的支撑结构,微电网必须实现信息通信和控制调度的智能功能。当大电网负载过高时,微电网通过分布式能源为其补充供电,以分担整个系统的用电压力,稳定用电高峰;当大电网负载正常或处于用电低谷时,微电网发挥其储能作用,由大电网提供系统电力的同时为其充电,从而避免由于用电落差造成的系统故障或资源浪费。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结构,微电网
需要能够智能识别主网可能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时切断连接,保证其自身的正常运转,并避免整个供电结构陷入死局。(2)用电侧智能化。智能微电网包含众多独立供电的分布式电源直接服务用户,并帮助其在不同时段实现科学和安全用电。例如:无人值守地智能充电桩的充电、放电等。此外,微网能量管理系统作为智能控制中枢,也需要及时准确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特别是明确分辨是微电网内部故障还是主网故障,针对不同的情形做出对应的调度决策。
[0006]然而,现有技术中,当智能微电网用户面临电力系统异常或故障时,只能通过电话联系智能微电网客服的方式进行报修,无法实现快速报修。智能微电网运营端也仅能按照用户的报修电话记录电力系统异常或故障,智能微电网在故障检测方面面临短板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9]采集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故障数据,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
[0010]将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危险预警信息;
[0011]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危险预警信息。
[0012]可选地,在将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3]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数据安全处理;
[0014]相应地,将数据安全处理后的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0015]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数据安全处理,包括:
[0016]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中的图片和视频添加隐写水印;
[0017]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中的音频进行变速和变声。
[0018]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数据安全处理,包括:
[0019]采取位置匿名变换算法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中的地理位置进行变换。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0021]多模态故障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故障数据,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
[0022]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危险预警信息;
[0023]危险预警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危险预警信息。
[0024]可选地,还包括:
[0025]数据安全处理单元,用于在将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之前,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数据安全处理;
[0026]相应地,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单元,用于将数据安全处理后的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0027]可选地,所述数据安全处理单元,用于:
[0028]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中的图片和视频添加隐写水印;
[0029]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中的音频进行变速和变声。
[0030]可选地,所述数据安全处理单元,用于:
[0031]采取位置匿名变换算法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中的地理位置进行变换。
[003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0033]处理器;以及,
[0034]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
[003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故障数据,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将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危险预警信息;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危险预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数据安全处理;相应地,将数据安全处理后的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数据安全处理,包括: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中的图片和视频添加隐写水印;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中的音频进行变速和变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进行数据安全处理,包括:采取位置匿名变换算法对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中的地理位置进行变换。5.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模态故障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智能微电网的多模态故障数据,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多模态故障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微李枢彭向军戴健王耀辉徐先超吴昊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