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仿真二次控制的任务分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10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仿真二次控制的任务分配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监测电力仿真系统的二次控制系统的任务处理拓扑结构,确定任务结构信息,统计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任务的数量,根据线程数量和任务总数量,确定处理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结合任务结构信息,计算处理所有任务的时间,最后确定任务分配给线程的方式。可见,通过比较线程与待处理任务在数量上的关系,能够确定相应的时长计算模式,在对应的时间计算模式下,结合任务结构信息,计算各任务的处理时间,能够充分利用到CPU多核间并行计算的特性,所计算得到的时间为任务优化分配给线程下的用时,以计算得到的优化时间作为处理所有任务的用时,能够优化任务对线程的分配。的分配。的分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仿真二次控制的任务分配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仿真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力仿真二次控制的任务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也在迅速发展,诞生了更多电力电子设备,以丰富电力系统,使电力系统变得更复杂了,因此有必要在电力系统运行前对其仿真。电力系统仿真是认识电力系统特性,支撑电力系统研究、规划、运行、生产、装备制造,以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手段。
[0003]电力系统仿真中,二次控制系统用于数字信号仿真,是信号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对二次控制系统仿真时间中的任务处理时间的计算,往往是基于单线程的,或将二次控制系统的计算任务人为分配到不同线程中处理,未根据二次控制系统任务处理的特性进行协调分配线程,无法充分利用CPU多核间并行计算的特性,使得计算二次控制系统仿真时间中的时间不精简,从而导致任务分配不协调。
[0004]通过分析分配给二次控制系统的线程数量,将计算任务协调地分配给每个线程处理,能够优化任务对线程的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电力仿真二次控制的任务分配方法及装置,以优化任务对线程的分配。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电力仿真二次控制的任务分配方法,包括:
[0008]监测电力仿真系统的二次控制系统的任务处理拓扑结构;
[0009]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
>[0010]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
[0011]根据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和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
[0012]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对应的时长计算模式,以及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计算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
[0013]确定每个时长计算模式对应的任务分配给各个线程的方式,以使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所有任务以所述时间进行处理。
[0014]可选的,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包括:
[0015]在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确定各个任务支路中每个任务支路的执行位置,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支路,各个任务支路通过串行和并行处理的方式构
成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
[0016]根据位于每个任务支路的执行位置之前的任务支路的最大串行数量,确定该任务支路所属的任务层级;
[0017]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任务层级的数量;
[0018]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任务支路的数量;
[0019]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的每个任务支路中,任务的数量;
[0020]将所述任务层级的数量,每个任务层级中任务支路的数量,以及每个任务层级中的每个任务支路中任务的数量,作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
[0021]可选的,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包括:
[0022]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支路的各个任务的数量,为该任务支路的任务量;
[0023]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各个任务支路的任务量,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
[0024]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包括:
[0025]当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为1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一时长计算模式;
[0026]当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大于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二时长计算模式;
[0027]当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大于1,且小于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三时长计算模式。
[0028]可选的,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对应的时长计算模式,以及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计算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包括:
[0029]当所述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一时长计算模式时,利用下式计算得到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
[0030][0031]其中,t
cal

one
为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n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任务层级的数量,m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任务支路的数量,k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的每个任务支路中任务的数量,t
i

j

q
为处理第i任务层级的第j任务支路的第q任务的时间。
[0032]可选的,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对应的时长计算模式,以及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计算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包括:
[0033]当所述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二时长计算模式时,利用下式计算得到处理所述任务处
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
[0034][0035]其中,t
cal

inf
为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n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任务层级的数量,m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任务支路的数量,k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的每个任务支路中任务的数量,t
i
‑1‑1为处理第i任务层级的首个任务支路的首个任务的时间,t
i

j

q
为处理第i任务层级的第j任务支路的第q任务的时间。
[0036]可选的,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对应的时长计算模式,以及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计算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包括:
[0037]当所述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三时长计算模式时,确定时间计算约束条件集合,所述时间计算约束条件集合包括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所述第一条件为每个任务序列中的各个任务按照预设的任务执行顺序执行,所述第二条件为每个任务序列中的每个任务的开始处理时刻,晚于位于该任务的任务执行顺序之前的任务的结束处理时刻,所述第三条件为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在当前的各个线程并行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所有任务;
[0038]在满足所述时间计算约束条件集合中的各条件下,将每个线程处理每个任务支路中各个任务的时间,作为该任务支路的支路任务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仿真二次控制的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电力仿真系统的二次控制系统的任务处理拓扑结构;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根据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所述第一条件为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和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对应的时长计算模式,以及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计算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确定每个时长计算模式对应的任务分配给各个线程的方式,以使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所有任务以所述时间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包括:在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确定各个任务支路中每个任务支路的执行位置,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任务支路,各个任务支路通过串行和并行处理的方式构成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根据位于每个任务支路的执行位置之前的任务支路的最大串行数量,确定该任务支路所属的任务层级;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任务层级的数量;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任务支路的数量;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的每个任务支路中,任务的数量;将所述任务层级的数量,每个任务层级中任务支路的数量,以及每个任务层级中的每个任务支路中任务的数量,作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包括: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支路的各个任务的数量,为该任务支路的任务量;统计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各个任务支路的任务量,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包括:当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为1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一时长计算模式;当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大于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二时长计算模式;当所述二次控制系统当前用于任务分配处理的线程的个数大于1,且小于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数量时,确定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长计算模式
为第三时长计算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对应的时长计算模式,以及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计算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包括:当所述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一时长计算模式时,利用下式计算得到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其中,t
cal

one
为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n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任务层级的数量,m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任务支路的数量,k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的每个任务支路中任务的数量,t
i

j

q
为处理第i任务层级的第j任务支路的第q任务的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对应的时长计算模式,以及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的任务结构信息,计算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包括:当所述时长计算模式为第二时长计算模式时,利用下式计算得到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其中,t
cal

inf
为处理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所有任务的时间,n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任务层级的数量,m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任务支路的数量,k为所述任务处理拓扑结构中每个任务层级中的每个任务支路中任务的数量,t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天宇郭琦黄立滨郭海平卢远宏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