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05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天线装置包括:第一辐射体,第一辐射体上设置有馈电点,第一辐射体在馈电点两侧形成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第一辐射臂用于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第二辐射臂用于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寄生辐射体,寄生辐射体接地,寄生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电耦合,寄生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三频段的谐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通过第一辐射体以及寄生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的电耦合,能够产生三个不同频段的谐振,无需为每一个频段都单独设置一个辐射体,也无需在每一个辐射体上都单独进行馈电,因此能够简化天线的设计,减少天线的数量。减少天线的数量。减少天线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通信模式越来越多,例如4G通信、5G通信、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通信、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通信等。从而,电子设备上需要设置更多的天线来实现这些通信功能。
[0003]因此,如何在电子设备有限的布局空间内合理设置这些天线成为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简化天线的设计,减少天线的数量,从而减少天线对电子设备内部布局空间的占用。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0006]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上设置有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体在所述馈电点两侧形成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用于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所述第二辐射臂用于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
[0007]寄生辐射体,所述寄生辐射体接地,所述寄生辐射体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电耦合,所述寄生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三频段的谐振。
[000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09]壳体;
[0010]天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天线装置为上述天线装置。
[00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通过第一辐射体的第一辐射臂可以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通过第一辐射体的第二辐射臂可以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并且通过寄生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电耦合,能够在寄生辐射体上产生第三频段的谐振,并且寄生辐射体无需单独进行馈电。因此,通过第一辐射体以及寄生辐射体与第一辐射体的电耦合,能够产生三个不同频段的谐振,从而实现三个频段的无线通信功能,无需为每一个频段都单独设置一个辐射体,也无需在每一个辐射体上都单独进行馈电,因此能够简化天线的设计,减少天线的数量,从而减少天线对电子设备内部布局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中寄生辐射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的S参数示意图。
[001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传输GPS L5频段信号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0019]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传输5GHz频段WiFi信号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0020]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传输2.4GHz频段WiFi信号时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0021]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的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的隔离度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的第一辐射体和寄生辐射体的第一种设置示意图。
[0024]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的第一辐射体和寄生辐射体的第二种设置示意图。
[0025]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的第一辐射体和寄生辐射体的第三种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天线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设备等。
[0028]同时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29]电子设备200包括壳体20和天线装置40。天线装置40设置于壳体20,例如天线装置40的部分器件可以设置在壳体20内部,以及部分器件可以设置或者形成于壳体20上。其中,天线装置40能够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例如能够发射和接收4G信号、5G信号、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信号、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等,以实现对应的通信功能。
[0030]天线装置40包括第一辐射体42和寄生辐射体44。第一辐射体42和寄生辐射体44都可以为电子设备200中独立设置的辐射体,例如通过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
电路板)、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PDS(Printed Direct Structuring,印刷直接成型)等方式设置的辐射体,也可以为通过电子设备200中的金属器件形成的辐射体。
[0031]第一辐射体42上设置有馈电点422。第一辐射体42在馈电点422两侧形成第一辐射臂424和第二辐射臂426。也可以理解为馈电点422将第一辐射体42划分为第一辐射臂424和第二辐射臂426,但第一辐射体42依然是一个整体。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第一辐射臂424远离第二辐射臂426的端部悬空,第二辐射臂426远离第一辐射臂424的端部接地。例如,第二辐射臂426远离第一辐射臂424的端部可以与电子设备200的中框连接,并通过中框连接到电子设备200的系统地来实现接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辐射臂424远离第二辐射臂426的端部悬空,第二辐射臂426远离第一辐射臂424的端部也悬空,也即第一辐射体42的两个端部均悬空。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辐射臂426远离第一辐射臂424的端部是接地还是悬空,可以根据电子设备200内部的布局需求来设置。
[0033]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辐射臂424用于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第二辐射臂426用于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在实际应用中,馈电点422用于向第一辐射体42馈入激励信号,例如可以馈入一个或两个激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上设置有馈电点,所述第一辐射体在所述馈电点两侧形成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用于产生第一频段的谐振,所述第二辐射臂用于产生第二频段的谐振;寄生辐射体,所述寄生辐射体接地,所述寄生辐射体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电耦合,所述寄生辐射体用于产生第三频段的谐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长度,所述第一频段的中心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频段的中心频率,所述第三频段的中心频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频段的中心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远离所述第二辐射臂的端部悬空,所述第二辐射臂远离所述第一辐射臂的端部接地或悬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辐射体呈长条形,所述寄生辐射体平行于所述第一辐射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辐射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接地,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三段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辐射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馈源,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所述馈源用于向所述第一辐射体馈入第一激励信号和第二激励信号;所述第一辐射臂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激励信号以产生所述第一频段的谐振,所述第二辐射臂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激励信号以产生所述第二频段的谐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辐射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激励信号以产生所述第三频段的谐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励信号为WiFi信号,所述第二激励信号为4G信号、5G信号、GPS信号中的一种,所述第一频段为5GHz频段,所述第三频段为2.4GHz频段,所述第二频段的中心频率小于所述第三频段的中心频率。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辐射体馈入第三激励信号,所述寄生辐射体用于传输所述第三激励信号以产生所述第三频段的谐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励信号为4G信号、5G信号、GPS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晗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