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以及体外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04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以及体外诊断装置,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与相变阀。芯片本体设有第一腔室、第一流道、溢流腔室、第二流道与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通过第一流道与溢流腔室相连通,溢流腔室通过第二流道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第一腔室、溢流腔室与第二腔室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呈增大趋势。相变阀设置于第一流道中。由于相变阀在加热变为液态后会进入到溢流腔室并冷却固定于溢流腔室的内部,这样相变阀通过加热方式开启后第一流道便始终处于流通的状态,不再因为温度降低后会重新关闭第一流道,即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需要持续对相变阀进行加热,能够保证相变阀保持于正常开启状态,进而能大大提升产品性能。能大大提升产品性能。能大大提升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以及体外诊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以及体外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IVD)是指将血液、体液、组织等样本从人体中取出,使用体外检测试剂、仪器等对样本进行检测与校验,以便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检测、后期观察、健康评价、遗传疾病预测等的过程。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能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具有小型化,自动化等优点,因而POCT领域中应有越来越广泛。
[0003]在微流控芯片中,开关阀包括但不限于机械阀与相变阀,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通过控制微流道的开启和闭合,从而操控流体的流动。其中,对于相变阀而言,工作时,通过对相变阀进行加热,将相变阀的温度升高到大于相变阀的熔点使得相变阀发生溶解,相变阀溶解后相关液体便可以穿过微流道进入到下一个腔室进行下一步工作。当不再对相变阀进行加热时,相变阀随着温度降低恢复到原始状态关闭微流道路。为了保证相变阀在某个时间段(例如输送稀释液)均处于打开状态,需要使得相变阀持续受热或者反复多次受热,才能保证相变阀保持于开启状态而不影响微流道路内的流体顺畅流动,操作较为麻烦,并容易出现相变阀堵塞微流道路而无法传输流体的缺陷,产品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以及体外诊断装置,它能够保证相变阀保持于正常开启状态,大大提升产品性能。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所述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设有第一腔室、第一流道、溢流腔室、第二流道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溢流腔室相连通,所述溢流腔室通过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溢流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呈增大趋势;相变阀,所述相变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中。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溢流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分体段,以及由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分体段相连通的第二分体段;所述第二分体段还与所述溢流腔室相连通;所述相变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分体段内部。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体段在沿着其液体流动方向上为内径逐渐增大的通道。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
溢流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由所述第二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溢流腔室相连通的第三分体段,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第三分体段相连通的第四分体段;所述第四分体段还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溢流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芯片本体的中心部位并与外界环境连通。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腔室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部位中心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所述溢流腔室上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部位中心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所述溢流腔室上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部位中心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定义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三距离均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进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端侧部;另一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进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的进端侧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呈弧形状。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腔室远离于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内壁设有弧形壁面。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第三流道、废液腔室、第一毛细管与混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靠近于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一侧与所述第三流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流道另一端与所述废液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远离于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毛细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毛细管另一端与所述混匀腔室相连通。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匀腔室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匀腔室的侧壁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所述凸部,和/或,所述混匀腔室的底壁设有间隔的至少两个所述凸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第二毛细管、缓冲腔室、第四流道以及与所述第四流道相连的至少两个检测腔室,所述混匀腔室通过所述第二毛细管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所述缓冲腔室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
[0018]一种体外诊断装置,所述体外诊断装置包括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
[0019]上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以及体外诊断装置,当需要将第一腔室内的液体输送到第二腔室时,对相变阀进行加热并控制加热温度高于相变阀的熔点,相变阀加热后由固态变为液态即由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终端发出指令驱动离心平台的芯片本体开始旋转,转速包括但不限于为1000rpm

6000rpm,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第一腔室内的液体冲破液态的相变阀进入溢流腔室。由于溢流腔室的温度远小于相变阀的熔点,进入到溢流腔室内的相变阀相应由液态变为固态,不再继续流动,留在溢流腔室的内部。稀释液继续通过第二流道进入到第二腔室。如此可见,由于相变阀在加热变为液态后会进入到溢流腔室并冷却固定于溢流腔室的内部,这样相变阀通过加热方式开启后第一流道便始终处于流通的状态,不再因为温度降低后会重新关闭第一流道,即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需要持续对相变阀
进行加热,能够保证相变阀保持于正常开启状态,进而能大大提升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设有第一腔室、第一流道、溢流腔室、第二流道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溢流腔室相连通,所述溢流腔室通过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溢流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呈增大趋势;相变阀,所述相变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溢流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分体段,以及由所述第一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分体段相连通的第二分体段;所述第二分体段还与所述溢流腔室相连通;所述相变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分体段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体段在沿着其液体流动方向上为内径逐渐增大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溢流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腔室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由所述第二表面贯穿至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溢流腔室相连通的第三分体段,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第三分体段相连通的第四分体段;所述第四分体段还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上还设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溢流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芯片本体的中心部位并与外界环境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相变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腔室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部位中心到所述芯片本体转动中心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所述溢流腔室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河白孟斌万惠芳冷杰张香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德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