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01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涉及墙板技术领域,包括板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板体顶部的双排孔,所述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配块;所述板体的另一侧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块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孔,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插接管,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装配槽内侧壁的主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装配块、装配槽、插接孔和插接槽的配合使用,在对板体进行安装时,通过将插接管对准插接孔,使得装配块进入装配槽内,使得两块板体经过插接管和插接孔相互贯通,从而使得装配后的整个墙板处于贯通状态,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性,保证了板体连接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


[0001]本技术涉及墙板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

技术介绍

[0002]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既作承重构件,又作房间的隔断,是居住建筑中最常用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缺点是室内平面布置的灵活性较差,为克服这一缺点,目前正在向大开间方向发展。墙板结构多用于住宅、公寓、也可用于办公楼、学校等公用建筑。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楼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槽形板、实心板;预制与现浇叠合式楼板;全现浇式楼。混合结构用砖或砌块做墙、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做楼板的房屋。因其施工简便、造价低,是应用最广的一种结构形式;但自重较大,墙体的抗地震性能较差,为改善其抗震性能,在内外墙交接处和外墙转角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也称抗震柱。构造柱与楼、屋面的圈梁连接,以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强度与变形能力。墙体如用空心砌块砌筑时,可用钢筋插入上下贯通的砌块孔洞中,在孔洞内灌注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柱,增加房屋的抗地震能力。
[0003]目前,现有的墙板在进行组装时,双排孔连接处的墙板才能进行贯通,无法做到组装的两块墙板贯通,使得墙板整体的保温性降低,并且现有的墙板组装处并不牢固,影响墙体的整体承重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组装时,双排孔连接处的墙板才能进行贯通,无法做到组装的两块墙板贯通,使得墙板整体的保温性降低,并且现有的墙板组装处并不牢固,影响墙体的整体承重能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包括板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板体顶部的双排孔,所述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配块;
[0007]所述板体的另一侧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块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孔,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插接管,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
[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装配槽内侧壁的主气囊,所述主气囊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气囊,所述连接气囊的外径相适配有连接槽。
[0009]优选地,所述双排孔贯穿所述板体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板体的底部,所述装配块的尺寸与所述装配槽的尺寸相适配。
[0010]优选地,所述插接管的外径与所述插接孔的内径相适配,所述插接管的端部贯穿所述装配槽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双排孔的内侧壁,所述插接孔的端部贯穿所述装配块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双排孔的内侧壁。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气囊的外侧壁与所述板体的侧壁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槽开
设在所述装配块的外侧壁上。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气囊沿所述装配槽的中轴线呈对称阵列设置,所述主气囊沿所述装配槽的中轴线呈阵列设置,所述连接槽沿所述装配块的中轴线呈对称阵列设置。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通过装配块、装配槽、插接孔和插接槽的配合使用,在对板体进行安装时,通过将插接管对准插接孔,使得装配块进入装配槽内,使得两块板体经过插接管和插接孔相互贯通,从而使得装配后的整个墙板处于贯通状态,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性,保证了板体连接的稳定性。
[0015]2、本技术通过装配块、装配槽、主气囊、连接气囊和连接槽的配合使用,在对板体进行装配时,通过装配块向装配槽内移动,使得主气囊内气体进入连接气囊内,从而使得连接气囊膨胀,当连接槽到达连接气囊处时,连接气囊将会完全进入连接槽内,实现对板体连接处的有效固定,提高了板体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整个墙体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的三维立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的连接组件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的主气囊和连接气囊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板体;2、双排孔;3、装配块;4、装配槽;5、插接孔;6、插接管;7、主气囊;8、连接气囊;9、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4,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包括板体1,以及开设在板体1顶部的双排孔2,板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配块 3;
[0023]板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装配槽4,装配块3远离板体1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孔5,装配槽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插接管6,装配槽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
[002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性,保证了板体1连接的稳定性。
[0025]其中,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装配槽4内侧壁的主气囊7,主气囊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气囊8,连接气囊8的外径相适配有连接槽9;
[002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板体1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整个墙体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0027]其中,双排孔2贯穿板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板体1的底部,装配块3的尺寸与装配槽4
的尺寸相适配。
[0028]其中,插接管6的外径与插接孔5的内径相适配,插接管6的端部贯穿装配槽4的侧壁并延伸至双排孔2的内侧壁,插接孔5的端部贯穿装配块3的侧壁并延伸至双排孔2的内侧壁。
[0029]其中,连接气囊8的外侧壁与板体1的侧壁内部滑动连接,连接槽9开设在装配块3的外侧壁上。
[0030]其中,连接气囊8沿装配槽4的中轴线呈对称阵列设置,主气囊 7沿装配槽4的中轴线呈阵列设置,连接槽9沿装配块3的中轴线呈对称阵列设置。
[0031]本技术中,使用时,在对板体1进行安装时,通过将插接管 6对准插接孔5,使得装配块3进入装配槽4内,使得两块板体1的双排孔2经过插接管6和插接孔5相互贯通,从而使得装配后的整个墙板处于贯通状态,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装配块3向装配槽4内移动,使得主气囊7内气体进入连接气囊8内,从而使得连接气囊8膨胀,当连接槽9到达连接气囊8处时,连接气囊8将会完全进入连接槽9内,实现对板体1连接处的有效固定,依次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装配完成。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包括板体(1),以及开设在所述板体(1)顶部的双排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装配块(3);所述板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装配槽(4),所述装配块(3)远离所述板体(1)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孔(5),所述装配槽(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插接管(6),所述装配槽(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装配槽(4)内侧壁的主气囊(7),所述主气囊(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气囊(8),所述连接气囊(8)的外径相适配有连接槽(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承重双排孔抗震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孔(2)贯穿所述板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板体(1)的底部,所述装配块(3)的尺寸与所述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超刘岗陈浩周稚竣关中正李志伟王兴雨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