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75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包括下面板、上面板和位于下面板和上面板之间的两个轻质层,所述轻质层包括上轻质层和下轻质层,所述下轻质层包括下轻质填充块,上轻质层包括上轻质填充块,所述上轻质填充块的四个侧面设置凸出的接触缘,所述上轻质填充块之间的接触缘相贴,所述下轻质填充块和上轻质填充块位于由下面板、上面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形成的空腔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内部设置两个轻质层,轻质层内部的轻质填充块均为泡沫板,可大大减轻板体的自重,上轻质填充块的接触缘可改善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处的保温性能,提升板体的保温效果。提升板体的保温效果。提升板体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等优点逐渐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建筑体系。一般的墙板为混凝土实心板,生产成本高,自重大,保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墙板自重大、保温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包括下面板、上面板和位于下面板和上面板之间的两个轻质层,所述轻质层包括上轻质层和下轻质层,可大大减轻桥板自重。
[0006]具体的,所述下轻质层包括下轻质填充块,上轻质层包括上轻质填充块,所述上轻质填充块位于下轻质填充块的上方并与下轻质填充块相贴,所述上轻质填充块的四个侧面设置凸出的接触缘,所述上轻质填充块之间的接触缘相贴,所述下轻质填充块和上轻质填充块位于由下面板、上面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形成的空腔之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肋梁包括下纵向肋梁和上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包括下横向肋梁和上横向肋梁。所述下纵向肋梁和下横向肋梁位于接触缘和下面板之间,所述上纵向肋梁和上横向肋梁位于上面板和接触缘之间。所述接触缘之间设有立柱,立柱用于连接上、下肋梁,保持板体整体性。
[0008]优选的,所述下面板和上面板的内部分别设置钢丝网,提高板体的韧性和支撑强度。
[0009]优选的,所述下面板、上面板、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的材料采用容重小于1200kg/m3,导热系数小于0.5W/(m
·
k),强度大于10Mpa的轻骨料结构砼,重量轻,同时降低了板体边部和交叉柱处的热桥效应,提升板体的保温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下轻质填充块和上轻质填充块采用导热系数小于0.05W/(m
·
k),容重小于50kg/m3轻质材,重量轻,且具有保温效果,比如聚苯乙烯泡沫板。两个轻质填充块配合,可大大提升板体的保温性能,上轻质填充块的接触缘用于改善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处的保温性能。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S1:在模具中铺上包含钢丝网的下面板;
[0013]步骤S2:将下轻质填充块铺于下面板上;
[0014]步骤S3:在下轻质填充块之间浇筑下纵向肋梁和下横向肋梁;
[0015]步骤S4:在下轻质填充块的上方铺设上轻质填充块;
[0016]步骤S5:在上轻质填充块之间浇筑立柱、上纵向肋梁和上横向肋梁,立柱位于接触缘之间,上纵向肋梁和上横向肋梁位于上轻质填充块之间接触缘上部空间;
[0017]步骤S6:上轻质层上方铺设包含钢丝网的上面板。
[0018]相比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内部设置两个轻质层,轻质层内部的轻质填充块均为泡沫板,可大大减轻板体的自重,上轻质填充块的接触缘可改善纵向肋梁和横向肋梁处的保温性能,提升板体的保温效果。
[0020]2、本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下面板和上面板的内部设置钢丝网,下面板、上面板、纵向肋梁、横向肋梁和立柱采用轻骨料结构砼,轻质填充块重量轻,且具有保温效果,因而板体自重较轻,保温性能好,结构强度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纵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上轻质填充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上轻质填充块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轻质填充块相贴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下轻质填充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1、下面板;12、上面板;13、纵向肋条;14、横向肋条;15、下轻质填充块;16、上轻质填充块;131、下纵向肋条;17、钢丝网;132、上纵向肋条;141、下横向肋条;142、上横向肋条;161、接触缘;162、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参照图1

2,一种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包括下面板11、上面板12和位于下面板11和上面板12之间的两个轻质层,所述轻质层包括上轻质层和下轻质层,可大大减轻桥板自重。
[0031]具体的,所述下轻质层包括下轻质填充块15,上轻质层包括上轻质填充块16,所述上轻质填充块16位于下轻质填充块15的上方并与下轻质填充块15相贴,所述上轻质填充块16的四个侧面设置凸出的接触缘161,所述上轻质填充块16之间的接触缘161相贴,所述下轻质填充块15和上轻质填充块16位于由下面板11、上面板12、纵向肋梁13和横向肋梁14形成的空腔之中。
[0032]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肋梁13包括下纵向肋梁131和上纵向肋梁132,横向肋梁14包括下横向肋梁141和上横向肋梁142。所述下纵向肋梁131和下横向肋梁141位于接触缘161和下面板11之间,所述上纵向肋梁132和上横向肋梁142位于上面板12和接触缘161之间。所述接触缘161之间设有立柱162,立柱162用于连接上、下肋梁,保持板体整体性。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面板11和上面板12的内部分别设置钢丝网17,提高板体的韧
性和支撑强度。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轻质填充块15和上轻质填充块16采用导热系数小于0.05W/(m
·
k),容重小于50kg/m3轻质材,重量轻,且具有保温效果,比如聚苯乙烯泡沫板。
[0035]本实施例中,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内部设置两个轻质层,轻质层内部的轻质填充块均为泡沫板,可大大减轻板体的自重,上轻质填充块16的接触缘161可改善纵向肋梁13和横向肋梁14处的保温性能,提升板体的保温效果。
[0036]实施例2
[003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下面板11、上面板12、纵向肋梁13和横向肋梁14的材料采用容重小于1200kg/m3,导热系数小于0.5W/(m
·
k),强度大于10Mpa的轻骨料结构砼,重量轻,同时降低了板体边部和交叉柱处的热桥效应,提升板体的保温效果。
[0038]本实施例中,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的下面板11、上面板12、纵向肋梁13、横向肋梁14和立柱162采用轻骨料结构砼,轻质填充块重量轻,且具有保温效果,因而板体自重较轻,保温性能好,结构强度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板(11)、上面板(12)和位于下面板(11)和上面板(12)之间的两个轻质层,所述轻质层包括上轻质层和下轻质层;所述下轻质层包括下轻质填充块(15),上轻质层包括上轻质填充块(16),所述上轻质填充块(16)位于下轻质填充块(15)的上方并与下轻质填充块(15)相贴,所述上轻质填充块(16)的四个侧面设置凸出的接触缘(161),所述上轻质填充块(16)之间的接触缘(161)相贴,所述接触缘(161)之间设有立柱(162);所述下轻质填充块(15)和上轻质填充块(16)位于由下面板(11)、上面板(12)、纵向肋梁(13)和横向肋梁(14)形成的空腔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肋梁(13)包括下纵向肋梁(131)和上纵向肋梁(132),横向肋梁(14)包括下横向肋梁(141)和上横向肋梁(142);所述下纵向肋梁(131)和下横向肋梁(141)位于接触缘(161)和下面板(11)之间,所述上纵向肋梁(132)和上横向肋梁(142)位于上面板(12)和接触缘(16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肋夹心全轻砼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阳小华杨伟军邓广龚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诚友绿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