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698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所述灰水处理系统设置有阻垢分散剂槽,所述阻垢分散剂槽的出口设置有阻垢分散剂泵,所述阻垢分散剂泵的出口设置有第一分散剂管路、第二分散剂管路、第三分散剂管路和第四分散剂管路;所述第一分散剂管路与澄清槽和灰水槽之间的溢流管线相连通,且连通点靠近澄清槽;所述第二分散剂管路与所述低压灰水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分散剂管路与除氧水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分散剂管路与高温热水泵的入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不同位置添加阻垢分散剂实现在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同时,有效延长气化水系统关键设备和管道的结垢速度,减少气化外排水量,延长除垢清理周期,节约检修成本费。成本费。成本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煤气化
,尤其涉及一种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气化技术中的气化装置的水系统是保障气化炉稳定长周期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气化装置使用煤、石油焦或者焦油等原料产生的灰水、黑水属于高硬度、高PH值、高悬浮物的结垢型水质。在生产中。因灰水与含有大量微小颗粒物质的高温合成气接触,从而使黑水组成更多复杂多变,增加结垢速度。灰水系统的特点主要有:1.系统水温高,温度变化大:与合成气接触的激冷室上部灰水温度最高可达250℃左右,经过闪蒸的灰水温度又降至70~80℃左右;2.系统压力高,压力变化大:气化炉激冷室中的激冷水及碳洗塔的洗涤水的压力基本与气化炉操作压力相当(2.7~6.5MPa),在闪蒸系统灰水压力逐级降低,最终出闪蒸系统进入沉降槽时压力变为常压,变化幅度大;3.水质硬度碱度大:钙硬度600

1200mg/L、高碱度5

20mmol/L,容易形成碳酸钙、碳酸镁等沉淀;4.pH变化大:导致系统中各个部分沉积结垢倾向不同,难以控制微小颗粒物质的沉积及结垢的形成。
[0003]由于灰水系统的流程及运行工况环境复杂,这就对灰水系统中的水处理剂在加药的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高效水处理剂必须具有耐高温高压性、耐高硬度、高碱度、高温下不失活性、抗分解等对微小颗粒物质等难溶物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等特性,延长气化装置运行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通过在气化装置水系统中实现在对不同水温、压力及水质的流程多点加药,有效延长气化水系统关键设备和管道的结垢速度,延长除垢清理周期,减少气化装置维修费用,节约检修成本费。有效节约水处理剂使用成本,同时该系统方法能够提升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包括蒸发热水塔,所述蒸发热水塔设置有换热水出口、顶部出口和黑水出口;
[0006]所述换热水出口与高温热水储罐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高温热水储罐的底部出口与水洗塔的入口相连通,且所述高温热水储罐与水洗塔的连通管线上设置有高温热水泵;
[0007]所述顶部出口与灰水槽的入口相连通;
[0008]所述黑水出口与低压闪蒸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低压闪蒸器的底部出口与真空闪蒸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真空闪蒸器的底部出口与澄清槽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澄清槽设置有溢流口,与灰水槽的入口相连通;
[0009]所述灰水槽的出口处设置有低压灰水泵,
[0010]所述除氧槽的出口设置有除氧水泵,用于将除氧后的灰水输送至蒸发热水塔中;
[0011]所述灰水处理系统设置有阻垢分散剂槽,所述阻垢分散剂槽的出口设置有阻垢分散剂泵,所述阻垢分散剂泵的出口设置有第一分散剂管路、第二分散剂管路、第三分散剂管
路和第四分散剂管路;
[0012]所述第一分散剂管路与澄清槽和灰水槽之间的溢流管线相连通,且连通点靠近澄清槽;
[0013]所述第二分散剂管路与所述低压灰水泵的入口相连通;
[0014]所述第三分散剂管路与除氧水泵的入口相连通;
[0015]所述第四分散剂管路与高温热水泵的入口相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低压灰水泵的出口设置有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蒸发热水塔相连通,第二管路与除氧槽的入口相连通,第三管路与污水站相连通。
[0017]优选的,所述蒸发热水塔内设置有塔盘,与所述低压灰水泵第一管路和除氧水泵的出口相连通,用于对洗涤水进行换热。
[0018]优选的,所述蒸发热水塔内部设置有塔盘进行换热,用于将蒸发热水塔顶部蒸汽冷凝后输送至灰水槽。
[0019]优选的,所述低压闪蒸器的底部出口设置有液位调节阀.
[0020]优选的,第一分散剂管路、第二分散剂管路、第三分散剂管路和第四分散剂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转子流量计。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包括蒸发热水塔,所述蒸发热水塔设置有换热水出口、顶部出口和黑水出口;所述换热水出口与高温热水储罐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高温热水储罐的底部出口与水洗塔的入口相连通,且所述高温热水储罐与水洗塔的连通管线上设置有高温热水泵;所述顶部出口与灰水槽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黑水出口与低压闪蒸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低压闪蒸器的底部出口与真空闪蒸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真空闪蒸器的底部出口与澄清槽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澄清槽设置有溢流口,与灰水槽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灰水槽的出口处设置有低压灰水泵,所述除氧槽的出口设置有除氧水泵,用于将除氧后的灰水输送至蒸发热水塔中;所述灰水处理系统设置有阻垢分散剂槽,所述阻垢分散剂槽的出口设置有阻垢分散剂泵,所述阻垢分散剂泵的出口设置有第一分散剂管路、第二分散剂管路、第三分散剂管路和第四分散剂管路;所述第一分散剂管路与澄清槽和灰水槽之间的溢流管线相连通,且连通点靠近澄清槽;所述第二分散剂管路与所述低压灰水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分散剂管路与除氧水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分散剂管路与高温热水泵的入口相连通。本技术通过在不同位置添加阻垢分散剂实现在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同时,尽可能有效延长气化水系统关键设备和管道的结垢速度,减少气化外排水量,延长除垢清理周期,减少气化装置维修费用,节约检修成本费。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为阻垢分散剂槽,2为阻垢分散剂泵,3为除氧槽,4为除氧水泵, 5为蒸发热水塔,6为高温热水储罐,7为高温热水泵,8为澄清槽,9为灰水槽, 10为低压灰水泵,11为水
洗塔,12为低压闪蒸器,13为真空闪蒸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包括蒸发热水塔,所述蒸发热水塔设置有换热水出口、顶部出口和黑水出口;
[0027]所述换热水出口与高温热水储罐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高温热水储罐的底部出口与水洗塔的入口相连通,且所述高温热水储罐与水洗塔的连通管线上设置有高温热水泵;
[0028]所述顶部出口与灰水槽的入口相连通;
[0029]所述黑水出口与低压闪蒸器的入口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化工艺中的灰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热水塔,所述蒸发热水塔设置有换热水出口、顶部出口和黑水出口;所述换热水出口与高温热水储罐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高温热水储罐的底部出口与水洗塔的入口相连通,且所述高温热水储罐与水洗塔的连通管线上设置有高温热水泵;所述顶部出口与灰水槽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黑水出口与低压闪蒸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低压闪蒸器的底部出口与真空闪蒸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真空闪蒸器的底部出口与澄清槽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澄清槽设置有溢流口,与灰水槽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灰水槽的出口处设置有低压灰水泵,所述灰水处理系统设置有除氧槽,所述除氧槽的出口设置有除氧水泵,用于将除氧后的灰水输送至蒸发热水塔中;所述灰水处理系统设置有阻垢分散剂槽,所述阻垢分散剂槽的出口设置有阻垢分散剂泵,所述阻垢分散剂泵的出口设置有第一分散剂管路、第二分散剂管路、第三分散剂管路和第四分散剂管路;所述第一分散剂管路与澄清槽和灰水槽之间的溢流管线相连通,且连通点靠近澄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岐张俊先戴武军许广宇宋成凯唐广军李琳赵矿生鲍卫娜刘进波李耀齐高华李峥林建斌傅进军祝贺李维新秦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兖矿国拓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