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37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包括红外监控热像仪,所述红外监控热像仪的两侧中部均通过螺杆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中部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上端设有旋转机构;所述红外监控热像仪的上端前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开口内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端驱动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通过红外监控热像仪的拍摄角度和方向均可调节,实现了红外监控热像仪在拍摄时不会有死角,拍摄效果更佳。拍摄效果更佳。拍摄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热像仪
,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热像科技在军民两方面都有应用,最开始起源于军用,逐渐转为民用,在民用中一般叫热像仪,主要用于研发或工业检测与设备维护中,在防火、夜视以及安防中也有广泛应用,通俗地讲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在作为监控使用时,主要存在一下两个缺点,一是不可自动将镜头上的灰尘吹离,导致监控红外热像仪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镜头上残留灰尘而出现成像效果受到影响,二是不可自动旋转和不可自动调节角度,导致拍摄有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包括红外监控热像仪,所述红外监控热像仪的两侧中部均通过螺杆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中部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上端设有旋转机构;所述红外监控热像仪的上端前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开口内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端驱动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
[0005]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仓,所述驱动仓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端轴体贯穿驱动仓的右侧中部并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0006]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仓,所述旋转仓的内上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0007]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周转动连接在旋转仓的内下部,所述旋转仓的下端中部通过螺钉连接在支撑座的上端。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驱动仓的上端开口内两侧中部,所述支撑座的下端转动连接在驱动仓的上端开口内。
[0009]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动马达的下端中部,所述电动马达的外周固定连接在驱动仓的上端开口内。
[0010]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螺钉固定于红外监控热像仪壳体上,且所述挡板与红外监
控热像仪保持平行。
[0011]优选的,所述除尘机构位于红外监控热像仪的前侧镜头上方。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与驱动仓一体成型,且呈Y型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红外监控热像仪上端挡板的中部设置除尘机构,在红外监控热像仪工作前和工作中将红外监控热像仪前端的镜头上的灰尘吹离,实现了防止红外监控热像仪前端的镜头上灰尘过多而影响热成像效果。
[0014]2、通过红外监控热像仪的拍摄角度和方向均可调节,实现了红外监控热像仪在拍摄时不会有死角,拍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的旋转机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的角度调节机构正剖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的除尘机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中:1、红外监控热像仪;2、螺杆;3、固定架;4、角度调节机构;401、驱动仓;402、电动马达;403、第一齿轮;404、第二齿轮;405、驱动杆;406、支撑座;5、旋转机构;501、旋转仓;502、伺服电机;503、转盘;6、安装座;7、挡板;8、除尘机构;801、壳体;802、网板;803、电动机;804、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
[0018]以下实施例内容中,关于红外热像仪的技术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设备,对本技术方案的主要技术并无影响,其主要用于温感监控并进行成像,输送数据到监控主机即可,并且当使用本专利技术时,所有的电控元件均可采用常规的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例如电动马达402、伺服电机502以及电动机803这些电动元件。
[0019]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包括红外监控热像仪1,红外监控热像仪1的两侧中部均通过螺杆2连接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上端中部设有角度调节机构4,角度调节机构4的上端设有旋转机构5,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驱动仓401,固定架3与驱动仓401一体成型,且呈Y型结构,驱动仓401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马达402,电动马达402的驱动端轴体贯穿驱动仓401的右侧中部并连接有第一齿轮403,第一齿轮403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404,第二齿轮40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05,驱动杆40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06。
[0020]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旋转机构5包括旋转仓501,旋转仓501的内上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02,伺服电机502的下端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03,转盘503的外周转动连接在旋转仓501的内下部,旋转仓501的下端中部通过螺钉连接在支撑座406的上端,驱动杆40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驱动仓401的上端开口内两侧中部,支撑座406的下端转动连接在驱动仓401的上端开口内。
[0021]具体的,在使用红外监控热像仪1对室内进行监控时,启动驱动仓401内的电动马达402,通过第一齿轮403带动第二齿轮404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杆405转动,而支撑座406固定在转盘503的下端,最后带动红外监控热像仪1绕驱动杆405转动,实现了红外监控热像仪1的拍摄角度可调节,启动旋转仓501内的伺服电机502,带动转盘503转动,进而通过角度调节机构4和固定架3带动红外监控热像仪1转动,实现了红外监控热像仪1的拍摄方向可调节,通过红外监控热像仪1的拍摄角度和方向均可调节,实现了红外监控热像仪1在拍摄时不会有死角,拍摄效果更佳。
[0022]本实施例中,红外监控热像仪1的上端前部连接有挡板7,挡板7通过螺钉固定于红外监控热像仪1壳体上,且挡板7与红外监控热像仪1保持平行,挡板7的上端开口内设有除尘机构8,除尘机构8包括壳体801,壳体801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803,电动机803的下端驱动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804,电动机80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动马达402的下端中部,电动马达402的外周固定连接在驱动仓401的上端开口内,述除尘机构8位于红外监控热像仪1的前侧镜头正上方。
[0023]具体的,将红外监控热像仪1通过安装座6安装至指定位置,在使用红外监控热像仪1的时候,启动壳体801内的电动机803,带动扇叶804转动,向红外监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包括红外监控热像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监控热像仪(1)的两侧中部均通过螺杆(2)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上端中部设有角度调节机构(4),所述角度调节机构(4)的上端设有旋转机构(5);所述红外监控热像仪(1)的上端前部连接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上端开口内设有除尘机构(8),所述除尘机构(8)包括壳体(801),所述壳体(801)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机(803),所述电动机(803)的下端驱动端可拆卸连接有扇叶(8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驱动仓(401),所述驱动仓(401)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马达(402),所述电动马达(402)的驱动端轴体贯穿驱动仓(401)的右侧中部并连接有第一齿轮(403),所述第一齿轮(403)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404),所述第二齿轮(40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05),所述驱动杆(40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多向可调结构的监控用红外热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所述旋转机构(5)包括旋转仓(501),所述旋转仓(501)的内上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国郑雄伟静锴宋德宇唐广新赵广宇曲震于庆洲白世群孙庆惠何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大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