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36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9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元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其中,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防撞框架以及防撞件。电芯模组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均单独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第二侧面分别与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相对设置,电芯模组设有极柱,极柱设置于第一侧面和/或第三侧面。防撞框架设有收容电芯模组的收容空间,第一侧面和/或第三侧面与防撞框架之间具有空隙。防撞件设置于空隙,并且防撞件一侧抵接防撞框架的内表面,防撞件另一侧抵接于设有极柱的第一侧面和/或第三侧面连接于第二侧面的端部。以提高安全性。以提高安全性。以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元件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而目前,以电能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逐步占据汽车市场,从而缓解这些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0003]新能源汽车为了保证其高续航能力,从而使用了能量密度较高的锂电池作为能源,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和/或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0004]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一台载人载具,其安全性能则为重中之重。电池在受到挤压或者撞击时容易发生起火或者爆炸,十分危险。所以无论是车体对于人体的直接保护,还是车体对于锂电池的保护从而间接保护人体,都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以改善目前电池在受到挤压或者撞击时容易发生起火或者爆炸的现状。/>[0006]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模组,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分别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三侧面分别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电芯模组设有极柱,所述极柱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第三侧面;防撞框架,设有收容空间,所述电芯模组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设有所述极柱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第三侧面与所述防撞框架之间具有空隙;以及防撞件,所述防撞件设置于所述空隙,并且所述防撞件一侧抵接所述防撞框架的内表面,所述防撞件另一侧抵接于设有所述极柱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第三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防撞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防撞块包括第一防撞块、第二防撞块、第三防撞块和第四防撞块;所述第一防撞块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三侧面连接于第二侧面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撞块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三侧面连接于第二侧面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三防撞块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三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四防撞块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三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防撞块包括第一防撞梁和第二防撞梁,所述第一防撞梁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三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防撞梁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三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另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一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智敏唐彧杨海奇黄小腾王鹏徐晨怡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