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07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静脉支架。一种深静脉支架,包括支架结构和人工瓣叶;支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瓣膜支撑件,为S形结构,对称设置,在流出段形成一圈外凸的人工静脉窦区,瓣膜支撑件贯穿人工瓣叶,将人工瓣叶支撑于瓣膜支撑件的中间弯折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S形结构的多个瓣膜支撑件,即可支撑人工瓣叶,在靠近流出段的外凸部分又可以自然形成人工静脉窦区。在应用于静脉上时,在多个瓣膜支撑件的作用下,可以在静脉上形成一圈外凸的人工静脉窦区,从而达到与实际静脉瓣膜一样的使用效果,使得人工瓣叶位置形成人工静脉窦区。窦区。窦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静脉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深静脉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许多临床病症可能需要放置假体植入物以改善静脉完整性或静脉循环。例如,诸如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或静脉回流的病症可能导致显著的疼痛、瘙痒和肿胀,这可能因此导致患者活动减少和皮肤溃疡。这些病症可能由许多潜在病因引起,包括瓣膜或静脉壁先天性无力或缺失、静脉高压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0003]传统上,这些临床疾病都是非侵入性的治疗,例如使用抗炎或利尿药物、穿压缩服或其他非侵入性治疗。最近,诸如静脉瓣膜等植入物的放置的侵入性治疗正在开发中,作为逆转这些衰弱状况的方法。然而,现在的静脉植入支架需要进行外科手术进行血管开口后放入,对人体伤害较大。
[0004]在中国专利静脉瓣膜假体(公告号:“CN106821547B”)中提出了一种可压缩的支架,但是该支架将瓣膜设置在端部,而这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当静脉因为病变或其它原因产生进一步收缩,会将人工瓣叶紧紧的贴合在支架上,而导致静脉彻底堵塞,而影响静脉正常血液流通。
[0005]因此,需要新颖的静脉植入支架结构来弥补这些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静脉植入支架结构由于结构设计问题,容易导致静脉堵塞,而影响静脉正常血液流通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静脉支架。
[0007]一种深静脉支架,包括支架结构和人工瓣叶;
[0008]所述支架结构包括:
[0009]至少两个瓣膜支撑件,为S形结构,对称设置,在流出段形成一圈外凸的人工静脉窦区,所述瓣膜支撑件贯穿所述人工瓣叶,将所述人工瓣叶支撑于所述瓣膜支撑件的中间弯折处。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人工瓣叶为类锥形结构,直径较大的一侧位于流出端,中部与所述瓣膜支撑件固定,外边缘为自由状态。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
[0012]一支撑底托,向流入端凸起的弧形结构,位于至少两个所述瓣膜支撑件中间,流出端端部分别与每个瓣膜支撑件的中间弯折处内壁固定,所述支撑底托位于所述人工瓣叶的流出端一侧并抵靠所述人工瓣叶,致使所述人工瓣叶的中部向流入端凸起。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人工瓣叶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人工瓣叶分别与所述瓣膜支撑件、所述支撑底托连接时,所述开口被所述支撑底托遮挡。
[0014]所述人工瓣叶分别与所述瓣膜支撑件、所述支撑底托通过缝合连接。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口为位于所述人工瓣叶中部的一条缝隙。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人工瓣叶可包含一种或多种合成材料、工程化生物组织、生物瓣叶组织、心包组织、交联心包组织、主动脉根组织、经化学或生物加工/处理的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心包组织选自但不限于由牛、马、猪、绵羊及人的组织或它们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00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两个环形件,分别为:
[0019]一第一环形件,与所述瓣膜支撑件的流出端连接;
[0020]一第二环形件,与所述瓣膜支撑件的流入端连接;
[0021]所述瓣膜支撑件和所述人工瓣叶均位于所述第一环形件和所述第二环形件之间。
[00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件具有至少一圈菱形网架,所述菱形网架由若干具有菱形网孔的菱形框构成。
[002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菱形框的顶角所在的内侧面为U字形结构的圆弧面,相邻的所述菱形框之间的框架共用;
[0024]相邻两个所述菱形框的顶角依次连接形成所述菱形网架,相邻两圈所述菱形网架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环形件。
[0025]作为优选方案,位于近端或远端的所述顶角所在的外侧面为向近端或远端凸出的圆弧面。
[00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件的流出端或所述第二环形件的流入端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
[0027]至少一个连接件,用于与外部输送器进行连接。
[002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圆形片状结构或多边形片状结构。
[002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件或所述第二环形件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
[0030]至少一个倒刺,所述倒刺的一端作为固定端与所述第一环形件或所述第二环形件固定,所述倒刺的另一端作为自由端向外侧凸出且与所述支架结构的轴向具有小于90
°
的夹角。
[0031]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第一环形件或所述第二环形件中只一个上设置有所述倒刺时,所述倒刺的自由端朝向流入端;
[0032]当所述第一环形件或所述第二环形件均设置有所述倒刺时,所述第一环形件上的倒刺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环形件上的倒刺的自由端方向相反。
[003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倒刺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倒刺沿所述第一环形件或所述第二环形件的周向均匀设置;
[0034]同一个所述环形件上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倒刺的自由端朝向流入端和至少一个所述倒刺的自由端朝向流出端。
[0035]作为优选方案,同一个所述环形件上相邻的所述倒刺的自由端朝向方向相反;
[0036]当所述倒刺为奇数时,允许存在相邻两个所述倒刺的自由端朝向方向相同。
[0037]作为优选方案,同一个所述环形件上的所述倒刺大于四个时,同一个所述环形件上朝向流入端的所述倒刺的自由端和朝向流出端的所述倒刺的自由端的数量差小于两个。
[003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形件的直径。
[003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件的径向支撑力大于所述第二环形件的径向支撑
力。
[004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件的菱形网架的菱形框的框边宽度大于第二环形件的菱形网架的菱形框的框边宽度。
[0041]作为优先方案,所述第一环形件的菱形网架的菱形框数量大于第二环形件的菱形网架的菱形框数量。
[004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形件的菱形网架的菱形框数量为第二环形件的菱形网架的菱形框数量基础上加XN,其中X为正整数,N为瓣膜支撑件数量,其中X优选为1、2、3。
[0043]作为优先方案,不同的所述瓣膜支撑件的中部直接相连接。
[004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结构为采用不锈钢管、镍钛管或钴铬管切割制成的支架结构。
[004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深静脉支架,具有如下优点:
[0046]1、S形结构的多个瓣膜支撑件,即可支撑人工瓣叶,在靠近流出段的外凸部分又可以自然形成人工静脉窦区。在应用于静脉上时,在多个瓣膜支撑件的作用下,可以在静脉上形成一圈外凸的人工静脉窦区,从而达到与实际静脉瓣膜一样的使用效果,使得人工瓣叶位置形成人工静脉窦区。
[0047]2、人工瓣叶为类锥形结构,且外边缘是无固定的自由状态设计,是由于静脉的静脉瓣膜两侧的血液压差较小,所以人工瓣叶外边缘是自由状态也可以实现阻止血液反流的功能。而且人工瓣叶的外边缘是自由的,可以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静脉支架,包括支架结构和人工瓣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瓣膜支撑件,为S形结构,对称设置,在流出段形成一圈外凸的人工静脉窦区,所述瓣膜支撑件贯穿所述人工瓣叶,将所述人工瓣叶支撑于所述瓣膜支撑件的中间弯折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瓣叶为类锥形结构,直径较大的一侧位于流出端,中部与所述瓣膜支撑件固定,外边缘为自由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一支撑底托,向流入端凸起的弧形结构,位于至少两个所述瓣膜支撑件中间,流出端端部分别与每个瓣膜支撑件的中间弯折处内壁固定,所述支撑底托位于所述人工瓣叶的流出端一侧并抵靠所述人工瓣叶,致使所述人工瓣叶的中部向流入端凸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瓣叶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人工瓣叶分别与所述瓣膜支撑件、所述支撑底托连接时,所述开口被所述支撑底托遮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瓣叶分别与所述瓣膜支撑件、所述支撑底托通过缝合连接。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位于所述人工瓣叶中部的一条缝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瓣叶包含一种或多种合成材料、工程化生物组织、生物瓣叶组织、心包组织、交联心包组织、主动脉根组织、经化学或生物加工/处理的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包组织选自但不限于由牛、马、猪、绵羊及人的组织或它们组合所组成的群组。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两个环形件,分别为:一第一环形件,与所述瓣膜支撑件的流出端连接;一第二环形件,与所述瓣膜支撑件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瓣膜支撑件和所述人工瓣叶均位于所述第一环形件和所述第二环形件之间。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具有至少一圈菱形网架,所述菱形网架由若干具有菱形网孔的菱形框构成。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框的顶角所在的内侧面为U字形结构的圆弧面,相邻的所述菱形框之间的框架共用;相邻两个所述菱形框的顶角依次连接形成所述菱形网架,相邻两圈所述菱形网架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环形件。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近端或远端的所述顶角所在的外侧面为向近端或远端凸出的圆弧面。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深静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件的流出端或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明石成晓陈大凯
申请(专利权)人: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