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594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接种机构、菌液放置机构、灭菌机构、降温装置、开关盖机构,上料机构、转移机构、翻转机构和培养放置机构,接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XYZ模组和接种工具,菌液放置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菌液放置架,灭菌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灭菌器,转移机构包括第四驱动机构和转移架,翻转机构包括第五驱动机构和夹持翻转机构;通过机械运行能够进行开关塞、灭菌、降温、沾取、开关盖、划线接种、转移、翻转和放置的高自动化连续作业和镜像作业,以便控制变量进行微生物研究、降低误操作对鉴定结果的误差影响,保证接种和微生物生长可靠性,显著提高接种处理效率,为微生物菌落批量研究提供实验基础。础。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接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接种是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操作,为实现所需微生物的纯化鉴定,获得没有杂菌污染的单纯菌落等,需要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接种针等专用工具,从菌液中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现有技术中的微生物菌落接种主要依赖于研究人员手工操作,由于工作重复性强、处理样本量大等对操作人员的涂布技能、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容易引起误操作而对鉴定结果造成误差影响,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接种装置中采用单一多轴运动的机械手臂或传送带完培养器皿的接种转移,仍存在无法对接种环和接种口进行灭菌、培养基蒸发水分凝结在皿盖上影响培养结果、自动化程度较低、接种效率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接种机构、菌液放置机构、灭菌机构、降温装置、开关盖机构,上料机构、转移机构、翻转机构和培养放置机构,所述接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XYZ模组和接种工具,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设置在XYZ模组上的接种工具在菌液放置机构和转移机构之间往复转动,所述菌液放置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菌液放置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菌液放置架在机架上旋转;
[0006]所述灭菌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灭菌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灭菌器在接种工具和菌液放置机构之间升降移动,所述降温装置位于灭菌机构与转移机构之间,所述开关盖机构设置在上料机构的上料口,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第四驱动机构和转移架,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移架在上料机构与翻转机构之间往复移动;
[0007]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五驱动机构和夹持翻转机构,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翻转机构在转移机构尾端与培养放置机构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培养放置机构包括第六驱动机构和培养架,所述第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培养架在机架上转动。
[0008]上述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优选地,所述XYZ模组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丝杆模组、伸缩模组和第二丝杆模组,所述伸缩模组有两个且对称连接于第一丝杆模组的丝杆滑块上,所述伸缩模组包括第一气缸、支架和套筒,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套筒套设于支架外部,套筒一端与第一气缸的缸杆相连,套筒另一端与第二丝杆模组相连,所述接种工具设置在第二丝杆模组的丝杆滑块上。
[0009]优选地,所述菌液放置机构、灭菌机构、降温装置、开关盖机构,上料机构、转移机
构、翻转机构和培养放置机构均有两组且对应镜像设置。
[0010]上述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设置于菌液放置架外侧的开关塞机构,所述开关塞机构包括第一无杆气缸、设置在第一无杆气缸的气缸滑块上的第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一吸盘组件位于菌液放置架上方,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第二无杆气缸且位于菌液放置架外侧,所述灭菌器与第二无杆气缸的气缸滑块相连。
[0011]上述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导向架、托盘和第七驱动机构,所述导向架安装在机架上且设有呈J形的通道,所述第七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驱动托盘在导向架底部旋转,所述转移架的安装高度小于等于托盘的安装高度。
[0012]上述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优选地,所述开关盖机构包括第二吸盘组件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吸盘组件位于转移架上方,第二吸盘组件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二气缸尾端与机架铰接,第二气缸的缸杆与第二吸盘组件铰接;
[0013]所述转移架内设有通孔,所述机架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转动电机和第三吸盘组件,所述第三气缸的缸杆与转动电机相连,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三吸盘组件相连,所述第三吸盘组件位于第二吸盘组件下方且对应通孔设置。
[0014]上述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优选地,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和连杆,所述第四气缸尾端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二轴体,第四气缸的缸杆与连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转移架和机架之间设有第三轴体,所述转移架底部滑动配合有与第三轴体同心的弧形导轨。
[0015]上述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优选地,所述夹持翻转机构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翻转电机和第三无杆气缸,所述第一夹体上设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缸杆与第二夹体相连,所述翻转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夹体相连,翻转电机与第三无杆气缸的气缸滑块相连,所述第三无杆气缸与第五驱动机构相连,所述转移架上设有与第二夹体让位设置的让位槽口。
[0016]上述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优选地,所述培养架包括若干层架,所述层架上设有若干与夹持翻转机构让位设置的台阶槽口,所述台阶槽口两侧均设有支撑板。
[0017]上述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和第六驱动机构均为伺服电机。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接种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设置在XYZ模组上的接种工具在菌液放置机构和转移机构之间往复转动,通过XYZ模组带动接种工具在三维空间内复合移动,菌液放置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菌液放置架在机架上旋转,灭菌机构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灭菌器在接种工具和菌液放置机构之间升降移动,实现含有菌液的试管经过开关塞机构开塞后,与接种工具同步灭菌、同步降温、无菌条件下沾取菌液。
[0020](2)上料机构能够自动逐一将培养皿送入转移机构的转移架上,通过开关盖机构开盖时,接种工具在XYZ模组作用下,培养皿在转动机构转动作用下进行多次连续划线,由第四驱动机构带动转移架在上料机构与反转机构之间往复移动,实现接种后培养皿的转移和下一接种前培养皿的上料。
[0021](3)翻转机构通过夹持翻转机构夹持培养皿并带动培养皿翻转,第五驱动机构驱动夹持翻转机构在转移机构尾端与培养放置机构之间往复移动,第六驱动机构驱动培养架
在机架上转动,实现接种后培养皿的放置归纳。
[0022]综上,通过机械运行能够进行开关塞、灭菌、降温、沾取、开关盖、划线接种、转移、翻转和放置的高自动化连续作业和镜像作业,以便控制变量进行微生物研究、降低误操作对鉴定结果的误差影响,保证接种和微生物生长可靠性,显著提高接种处理效率,有益于为微生物菌落批量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附图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接种机构(2)、菌液放置机构(3)、灭菌机构(5)、降温装置(6)、开关盖机构(7),上料机构(8)、转移机构(9)、翻转机构(11)和培养放置机构(12),所述接种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1)、XYZ模组(22)和接种工具(2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用于驱动设置在XYZ模组(22)上的接种工具(23)在菌液放置机构(3)和转移机构(9)之间往复转动,所述菌液放置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机构(31)和菌液放置架(3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1)用于驱动菌液放置架(32)在机架(1)上旋转;所述灭菌机构(5)包括第三驱动机构(51)和灭菌器(5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51)用于驱动灭菌器(52)在接种工具(23)和菌液放置机构(3)之间升降移动,所述降温装置(6)位于灭菌机构(5)与转移机构(9)之间,所述开关盖机构(7)设置在上料机构(8)的上料口,所述转移机构(9)包括第四驱动机构(91)和转移架(92),所述第四驱动机构(91)用于驱动转移架(92)在上料机构(8)与翻转机构(11)之间往复移动;所述翻转机构(11)包括第五驱动机构(111)和夹持翻转机构(112),所述第五驱动机构(111)用于驱动夹持翻转机构(112)在转移机构(9)尾端与培养放置机构(12)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培养放置机构(12)包括第六驱动机构(121)和培养架(122),所述第六驱动机构(121)用于驱动培养架(122)在机架(1)上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YZ模组(2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丝杆模组(221)、伸缩模组(222)和第二丝杆模组(223),所述伸缩模组(222)有两个且对称连接于第一丝杆模组(221)的丝杆滑块上,所述伸缩模组(222)包括第一气缸(2221)、支架(2222)和套筒(2223),所述第一气缸(2221)设置在支架(2222)上,所述套筒(2223)套设于支架(2222)外部,套筒(2223)一端与第一气缸(2221)的缸杆相连,套筒(2223)另一端与第二丝杆模组(223)相连,所述接种工具(23)设置在第二丝杆模组(223)的丝杆滑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放置机构(3)、灭菌机构(5)、降温装置(6)、开关盖机构(7),上料机构(8)、转移机构(9)、翻转机构(11)和培养放置机构(12)均有两组且对应镜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落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至少两个设置于菌液放置架(32)外侧的开关塞机构(4),所述开关塞机构(4)包括第一无杆气缸(41)、设置在第一无杆气缸(41)的气缸滑块上的第一吸盘组件(42),所述第一吸盘组件(42)位于菌液放置架(32)上方,所述第三驱动机构(51)为第二无杆气缸且位于菌液放置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亮王晓青张伟彬赵耀东乔梅袁晨翔董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