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83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鲍苗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料;一次混合:将配制好的玉米淀粉、藻类复合物、盐、复合维生素和富硒原料、预糊化淀粉按照组分配比由多到少逐级添加并混合均匀;二次混合;调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鲍鱼饲料配方,由玉米淀粉、藻类复合物、中草药促生长剂、盐、抗氧化剂、复合维生素、富硒原料和预糊化淀粉份构成,营养均衡,加快幼鲍的生长速率,提高了幼鲍的存活率,同时抗菌功效为中草药促生长剂提供,不会在幼鲍体出现药物残留现象,且中草药促生长剂能够对鱼体内的免疫系统起到良好的增强效果,有效提高鲍鱼抵抗柱状黄杆菌等致病菌的免疫力。疫力。疫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鲍苗饲料制备
,具体为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20多年来,从南方到北方开展了鲍的人工育苗和规模化养殖。我国的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工艺和相当大的生产规模。
[0003]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天然饵料生长的生长因受到季节的限制,成为制约鲍大规模养殖的关键因素,这促使人们开发养殖鲍鱼的饲料,进而解决天然饵料的不足、缩短养殖周期、满足大规模养殖鲍的需求,成年的鲍鱼一般配片状的饲料,而幼鲍一般采用颗粒状等饲料进行喂养,但是在幼鲍的养殖过程中因防疫工作不到位或者致病菌的入侵,幼鲍会成片的出现疾病感染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幼鲍的存活率,此时人们一般采用一些高效但也是高残留的抗菌药,如咲喃唑酮、氯霉素等,导致成品鲍鱼的药物残留出现超标,因此,专利技术人认为寻找能够替代抗菌药的环保型饲料添加剂,研制出无抗菌药的环境友好型饲料,是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配料:以重量份计,取玉米淀粉20

40份、藻类复合物20

40份、中草药促生长剂2

6份、盐2

5份、抗氧化剂0.1
‑<br/>0.6份、复合维生素0.1

0.6 份、富硒原料1

5份和预糊化淀粉6

10份;
[0007]S2:一次混合:将配制好的玉米淀粉、藻类复合物、盐、复合维生素和富硒原料、预糊化淀粉按照组分配比由多到少逐级添加并混合均匀,随后利用气流式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再利用60目

180目筛子对粉碎后的材料进行筛分,筛分后的材料再次进行均匀混合,得到一级配料;
[0008]S3:二次混合:将中草药促生长剂和抗氧化剂添加到一级配料中并进行混合均匀,得到二级配料,且添加方式为边滴加边混合;
[0009]S4:调质:将二级配料放入调质器内,通入蒸汽进行调质,得到调质料;
[0010]S5:造粒:将调质料导入造粒机内进行造粒、烘干、除尘,得到饲料颗粒;
[0011]S6:包装入库:将鲍鱼饲料进行装袋包装、入库。
[0012]优选的,所述藻类复合物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绿藻6

10份、红藻 10

16份、黑藻5

8份、狐尾藻2

5份、硅藻15

20份。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通入蒸汽的温度为70℃~85℃,且调质时间为 8

10min。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造粒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四周设有支撑脚,所述外壳
内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制粒机构、烘干机构和除尘室,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制粒机构、烘干机构和除尘室相连接;
[0015]所述制粒机构包括制粒筒体,所述制粒筒体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盖设有带有若干出料孔的制粒板,所述制粒筒体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外壁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贯穿制粒板并安装有切割刀,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贯穿外壳并与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制粒筒体上方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穿出外壳内腔;
[0016]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筒体,所述烘干筒体的长度长于制粒筒体的长度,且烘干筒体和制粒筒体的顶部平齐,所述烘干筒体靠近制粒筒体的一侧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烘干筒体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内部填充有导热油,所述第二转动轴外壁固接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烘干筒体上侧靠近除尘室的一侧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贯穿外壳并与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安装有电加热装置;
[0017]所述除尘室远离烘干筒体的一侧壁插接有若干组吸尘罩,所述吸尘罩一端贯穿外壳侧壁并连通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一端与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除尘室内腔相对两侧壁交错设置有若干组向下倾斜的导料板,所述除尘室底部设置有排料口。
[0018]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安装在外壳顶部,所述机箱内腔侧壁之间安装有一组过滤网,所述吸尘管一端贯穿机箱左侧壁并位于过滤网左侧,所述机箱右侧壁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外壁安装有排气扇叶,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外壁固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外壁分别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外壁套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自由端设置有弧形的敲击头,所述过滤网右侧壁设置有与转动杆相互配合的弹性片。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贯穿机箱顶部并设有开口,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通过密封轴承插入到第二转动轴的开口内,所述第二转动轴侧壁靠近开口的位置设置有进油口。
[0021]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腔侧壁底部设置有与烘干筒体进料口相互配合的倾斜导料块,且倾斜导料块位于制粒筒体下方。
[0022]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锥形集料斗,所述锥形集料斗底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电控阀,四组所述支撑脚之间滑动设置有接料组件,所述接料组件上设置有与电控阀电连接的按压式开关。
[0023]优选的,所述接料组件包括四组限位柱和接料板,四组所述支撑脚下端贯穿开设有通槽,四组所述限位柱分别插接在四组通槽内腔顶部和底部之间,所述接料板相对两侧边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套设在限位柱外壁,所述限位柱外壁套设有弹簧,且弹簧设置在限位块底部,一组所述限位块底部设置有按压式开关,所述接料板上放置有饲料筒,所述限位块侧壁设置有弹性限位柱,所述支撑脚侧壁开设有与弹性限位柱相互配合的限位孔,所述弹性限位柱卡入到限位孔内时,按压式开关处于挤压状态。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鲍鱼饲料配方,由玉米淀粉、藻类复合物、中草药促生长剂、盐、抗
氧化剂、复合维生素、富硒原料和预糊化淀粉份构成,营养均衡,加快幼鲍的生长速率,提高了幼鲍的存活率,同时抗菌功效为中草药促生长剂提供,不会在幼鲍体出现药物残留现象,且中草药促生长剂能够对鱼体内的免疫系统起到良好的增强效果,有效提高鲍鱼抵抗柱状黄杆菌等致病菌的免疫力;
[0026]2、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制备工艺中,将不同的配方原料进行分次混合,且根据原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添加方式,从而使原料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饲料的配料效果,并且在造粒过程中,只需要采用造粒机就能够实现饲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以重量份计,取玉米淀粉20

40份、藻类复合物20

40份、中草药促生长剂2

6份、盐2

5份、抗氧化剂0.1

0.6份、复合维生素0.1

0.6份、富硒原料1

5份和预糊化淀粉6

10份;S2:一次混合:将配制好的玉米淀粉、藻类复合物、盐、复合维生素和富硒原料、预糊化淀粉按照组分配比由多到少逐级添加并混合均匀,随后利用气流式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再利用60目

180目筛子对粉碎后的材料进行筛分,筛分后的材料再次进行均匀混合,得到一级配料;S3:二次混合:将中草药促生长剂和抗氧化剂添加到一级配料中并进行混合均匀,得到二级配料,且添加方式为边滴加边混合;S4:调质:将二级配料放入调质器内,通入蒸汽进行调质,得到调质料;S5:造粒:将调质料导入造粒机(1)内进行造粒、烘干、除尘,得到饲料颗粒;S6:包装入库:将鲍鱼饲料进行装袋包装、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复合物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绿藻6

10份、红藻10

16份、黑藻5

8份、狐尾藻2

5份、硅藻15

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入蒸汽的温度为70℃~85℃,且调质时间为8

1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鲍苗饲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造粒机(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底部四周设有支撑脚(12),所述外壳(11)内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制粒机构(13)、烘干机构(14)和除尘室(15),所述外壳(11)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16),所述动力机构(16)分别与制粒机构(13)、烘干机构(14)和除尘室(15)相连接;所述制粒机构(13)包括制粒筒体(131),所述制粒筒体(131)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盖设有带有若干出料孔的制粒板(132),所述制粒筒体(131)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33),所述第一转动轴(133)外壁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134),所述第一转动轴(133)底部贯穿制粒板(132)并安装有切割刀(135),所述第一转动轴(133)顶部贯穿外壳(11)并与动力机构(16)相连接,所述制粒筒体(131)上方的一侧壁设置有进料斗(136),且进料斗(136)穿出外壳(11)内腔;所述烘干机构(14)包括烘干筒体(141),所述烘干筒体(141)的长度长于制粒筒体(131)的长度,且烘干筒体(141)和制粒筒体(131)的顶部平齐,所述烘干筒体(141)靠近制粒筒体(131)的一侧面开设有进料口(145),所述烘干筒体(141)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第二转动轴(142),所述第二转动轴(142)内部填充有导热油,所述第二转动轴(142)外壁固接有第二螺旋叶片(143),所述烘干筒体(141)上侧靠近除尘室(15)的一侧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二转动轴(142)顶部贯穿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端理林本干武吉覃云飞覃治庭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博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