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599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包括土著微生物基料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废料处理
,具体为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猪饲料中主要会掺杂一些玉米秸秆,但由于玉米秸秆不易消化,导致猪在吃过饲料后,猪类中会有较多未被消化的玉米秸秆。
[0003]根据授权公告号CN102850128B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育苗基质,包括玉米秸秆发酵物、珍珠岩、菌渣和EM培养液,所述玉米秸秆发酵物为玉米秸秆、牛粪和水的发酵产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该育苗基质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营养均衡,能够满足育苗的营养需求,同时由于发酵物即EM营养液,重复使用效果较好。
[0004]所以,为了提高饲料中的玉米秸秆的消化率,需要在饲料中加入一定的营养液,以提高在猪身体中的发酵效果,从而提高猪对玉米秸秆的消化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以解决配制营养液提高玉米秸秆消化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所述该营养液包括土著微生物基料20

30份、果实酵素10

15 份、天惠绿汁10

12份、乳酸菌15

20份、激活剂5

10份、红糖5

10份、生鱼氨基酸6

12份。<br/>[0007]优选的,所述土著微生物基料的配制方法如下:
[0008]第一步:材料准备,当地土著微生物、大米、红糖、宣纸、容器;
[0009]第二步:采菌,在山谷或森林找到富叶土带有白色菌丝的部分,采集后用透气的丝袋装回来待用;
[0010]第三步:容器须用宣纸封口,用容器装上有水少蒸出的米饭(点硬的大米饭),然后弄成团将其放到采集回来的富叶土中;
[0011]第四步:5

7天取出上面长白色菌丝;
[0012]第五步:把米饭取回后立即将米饭:红糖=2:1比例拌匀后装坛(数量是坛子的三分之二),盖上宣纸、系绳,放置在温度18℃左右地方,若出现气泡,则还需添加红糖;
[0013]第六步:大约7天左右内容物变成糊状(饭粒多少会有些残留),形成土著微生物原液待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步中的容器为杉木盒。
[0015]优选的,所述天惠绿汁的配制方法如下:
[0016]第一步:材料准备,主原料、红糖、石头、宣纸、容器;
[0017]第二步:采集的材料不能用水洗,用红糖混拌均匀,混拌比例为材料与红糖2:1;
[0018]第三步:用陶器盛装,盖上宣纸、系绳在20℃温度条件下7天之后完熟,捞出材料剩
汁液待用。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的主原料为柳蒿芽、野芹菜、芹菜、地瓜藤、猫耳菜任选一种或两种。
[0020]优选的,所述果实酵素的配制方法如下:
[0021]第一步:材料准备,主原料、红糖、宣纸、容器;
[0022]第二步:首先挑糖分多的材料,按照原料与等量红糖配比为2:1;
[0023]第三步:坛子底部放红糖,从下边一层果实,一层红糖放入坛子,装坛子的数量是三分之二为好
[0024]第四步:坛子最上层撒上红糖,再盖上宣纸,系绳约7天之后捞出原料剩余液体即可。
[0025]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的主原料为葡萄、草莓、苹果、樱桃任选一种或两种。
[0026]优选的,所述乳酸菌的配制方法如下:
[0027]第一步:材料准备,淘米水、鲜牛奶或豆浆、红糖、宣纸、容器;
[0028]第二步:将第一次淘米的泔水放入玻璃瓶子中(深度10—15cm),盖上宣纸系绳,放置弱光处(温度20℃)。
[0029]第三步:4

5天后出现酸性气味。
[0030]第四步:将液体倒入鲜牛奶里,比例为牛奶:淘米水=10:4,经过5—7 天出现青色或淡黄色即为乳酸菌,吸出待用。
[0031]优选的,所述生鱼氨基酸的配制方法:
[0032]第一步:材料准备,青鱼或鲅鱼任选其一;
[0033]第二步:鱼与等量红糖混拌,一层红糖一层鱼,最顶层撒上均匀红糖, 10天可完熟,捞出材料,剩余液体即。
[0034]优选的,所述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0035]第一步:将土著微生物基料、果实酵素、天惠绿汁、乳酸菌、激活剂、红糖、生鱼氨基酸、按比例放入桶中成为营养液;
[0036]第二步:使用时再稀释,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一个月后即可使用。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8]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饲料中增加营养液,可提高含有玉米秸秆的饲料在猪体内的发酵消化率,从而使得猪类在使用玉米秸秆时的营养获取度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实施例Ⅰ[0041]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包括土著微生物基料 30份、果实酵素15份、天惠绿汁10份、乳酸菌20份、激活剂5份、红糖 10份、生鱼氨基酸10份。
[0042]土著微生物基料的配制方法如下:
[0043]第一步:材料准备,当地土著微生物、大米、红糖、宣纸、容器;
[0044]第二步:采菌,在山谷或森林找到富叶土带有白色菌丝的部分,采集后用透气的丝袋装回来待用;
[0045]第三步:容器须用宣纸封口,用容器装上有水少蒸出的米饭(点硬的大米饭),然后弄成团将其放到采集回来的富叶土中;
[0046]第四步:5

7天取出上面长白色菌丝;
[0047]第五步:把米饭取回后立即将米饭:红糖=2:1比例拌匀后装坛(数量是坛子的三分之二),盖上宣纸、系绳,放置在温度18℃左右地方,若出现气泡,则还需添加红糖;
[0048]第六步:大约7天左右内容物变成糊状(饭粒多少会有些残留),形成土著微生物原液待用。
[0049]第三步中的容器为杉木盒。
[0050]天惠绿汁的配制方法如下:
[0051]第一步:材料准备,主原料、红糖、石头、宣纸、容器;
[0052]第二步:采集的材料不能用水洗,用红糖混拌均匀,混拌比例为材料与红糖2:1;
[0053]第三步:用陶器盛装,盖上宣纸、系绳在20℃温度条件下7天之后完熟,捞出材料剩汁液待用。
[0054]第一步中的主原料为柳蒿芽、野芹菜、芹菜、地瓜藤、猫耳菜任选一种或两种。
[0055]果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营养液包括土著微生物基料20

30份、果实酵素10

15份、天惠绿汁10

12份、乳酸菌15

20份、激活剂5

10份、红糖5

10份、生鱼氨基酸6

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著微生物基料的配制方法如下:第一步:材料准备,当地土著微生物、大米、红糖、宣纸、容器;第二步:采菌,在山谷或森林找到富叶土带有白色菌丝的部分,采集后用透气的丝袋装回来待用;第三步:容器须用宣纸封口,用容器装上有水少蒸出的米饭(点硬的大米饭),然后弄成团将其放到采集回来的富叶土中;第四步:5

7天取出上面长白色菌丝;第五步:把米饭取回后立即将米饭:红糖=2:1比例拌匀后装坛(数量是坛子的三分之二),盖上宣纸、系绳,放置在温度18℃左右地方,若出现气泡,则还需添加红糖;第六步:大约7天左右内容物变成糊状(饭粒多少会有些残留),形成土著微生物原液待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的容器为杉木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惠绿汁的配制方法如下:第一步:材料准备,主原料、红糖、石头、宣纸、容器;第二步:采集的材料不能用水洗,用红糖混拌均匀,混拌比例为材料与红糖2:1;第三步:用陶器盛装,盖上宣纸、系绳在20℃温度条件下7天之后完熟,捞出材料剩汁液待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提高猪类消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液及其配制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中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新顺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