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71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6
一种马达,具备:轴,其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轴筒部;转子,其能够与所述轴一起旋转;定子,其配置在比所述转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轴承,其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旋转;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所述轴承;以及除电装置,其将所述轴与所述壳体电连接,从位于轴向另一端侧的流入口流入的润滑液被供给到所述轴筒部,所述轴具有配置在轴向一方端部的盖部,沿轴向贯穿所述盖部的第二轴贯穿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轴筒部的内径。所述轴筒部的内径。所述轴筒部的内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使马达的输出轴接地的接地装置。例如,接地装置的接地部件从轴向与输出轴的端面的轴中心接触。(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9

192491号公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3][专利文献1]特开2019

192491号公报
[0004]但是,在使中空的输出轴内部的制冷剂通过旋转而从径向的贯穿孔流出来冷却马达的情况下,由于通过从输出轴的轴向一方端部吸气以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制冷剂从轴向另一方端部引入到输出轴的内部。因此,在上述接地装置中,难以使用上述中空的输出轴进行冷却。另外,假设将制冷剂向中空的输出轴内供给的情况下,制冷剂附着在接地部件上,除电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兼顾使用筒状的轴的马达的冷却和由除电装置进行的轴的放电。
[0006]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马达具备:轴,所述轴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轴筒部;转子,所述转子能够与所述轴一起旋转;定子,所述定子配置在比所述转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轴承,所述轴承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旋转;壳体,所述壳体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所述轴承;以及除电装置,所述除电装置将所述轴与所述壳体电连接,从位于轴向另一端侧的流入口流入的润滑液被供给到所述轴筒部,所述轴具有配置在轴向一方端部的盖部,沿轴向贯穿所述盖部的第二轴贯穿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轴筒部的内径。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马达,能够同时实现使用筒状的轴的马达的冷却和由除电装置进行的轴的放电,能够提高除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示出马达的结构例的概念图。图2是放大示出马达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概念图。图3是示出搭载马达的车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是罩部件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00

马达;200

电池;300

车辆;1

马达部;11

转子;12

定子;2

轴;201

第一轴贯穿孔;202

第二轴贯穿孔;21

第一轴;211

中空部;212

轴筒部;213

流入口;22

盖部;221

孔部;3

动力传递装置;31

减速装置;32

差动装置;4

壳体;401

马达收纳空间;402

齿轮部收纳空间;403

除电装置收纳空间;7

除电装置;CL

润滑液;P

储液部;Ds

输出轴;J1

第一旋转轴线;J2

第二旋转轴线;J3

第三旋转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示例性实施例。
[0010]在本说明书中,将与马达部1的第一旋转轴线J1平行的方向作为马达100的“轴向”。关于轴向,如图1所示,将马达部1侧设为轴向一方D1,将动力传递装置3侧设为轴向另一方D2。另外,将与规定的轴正交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规定的轴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方向”不仅包括完全平行的情况,还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而且,所谓“沿规定的方向或平面延伸”,除了严格地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括相对于严格的方向向在小于45
°
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
[0011]<1.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马达100的结构例的概念图。图2是放大示出马达10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例的概念图。图3是示出搭载马达100的车辆300的一例的示意图。另外,图1和图2只是概念图,各部分的配置和尺寸不限于与实际的马达100相同。另外,图2是将图1的虚线所包围的部分X放大后的图。图3还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300。
[001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马达100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至少以马达为动力源的车辆300。马达100作为上述车辆300的动力源使用。车辆300具有马达100和电池200。电池200蓄积用于向马达100供给的电力。在车辆300的例子中,马达100驱动左右前轮。另外,马达100只要驱动至少任意一个车轮即可。
[0013]如图1所示,马达100具备马达部1、轴2、动力传递装置3、壳体4和液体循环部6。轴2沿第一旋转轴线J1在轴向上延伸。轴2能够以第一旋转轴线J1为中心旋转。壳体4收纳马达部1、轴2及动力传递装置3。例如,壳体4收纳后述的马达部1的转子11、定子12以及后述的轴承4211、4314等。
[0014]另外,马达100还具备具有导电部件71的除电装置7。除电装置7将轴2与壳体4电连接。除电装置7固定在壳体4上,与轴2接触。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7还具有导电部件71和保持部件73。
[0015]保持部件73为环状,在内部收纳导电部件71。保持部件73保持导电部件71。导电部件71是将多个碳制的丝状部件捆束而成的。
[0016]未图示的固定部件将除电装置7固定于壳体4。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安装在保持部件73上。另外,至少一个固定部件固定于后述的板部433(例如参照后述的图2)。但是,并不限于该示例,也可以至少一个固定部件74固定在后述的罩部件44上。即,固定部件将保持部件73固定在板部433及罩部件44的至少一方。
[0017]另外,固定部件具有导电性,与导电部件71电连接。通过将固定部件74固定在具有导电性的板部433或罩部件44上,导电部件71与壳体4电连接。
[0018]<1

1.马达部1>接着,参照图1及图2说明马达部1。马达部1是直流的无刷马达。马达部1是马达100的驱动源,由来自未图示的逆变器的电力驱动。马达部1是在定子12的内侧能够旋转地配置有转子11的内转子型。如图1所示,马达部1具有转子11和定子12。
[0019]<1
‑1‑
1.转子11>转子11支撑在轴2上。马达100包括转子11。转子11能够与轴2一起旋转。详细而言,转子11被后述的第一轴21支撑。转子11通过从马达100的电源部(省略图示)向定子12供给电力而旋转。转子11具有转子芯部111和磁体112。转子芯部111例如通过层叠薄板状的电磁钢板而形成。转子芯部111是沿轴向延伸的圆柱体,固定于第一轴21的径向外侧面。多个磁体112固定在转子芯部111上。多个磁体112的磁极交替地沿周向排列。
[0020]另外,转子芯部111具有转子贯穿孔1111。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具备:轴,其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轴筒部;转子,其能够与所述轴一起旋转;定子,其配置在比所述转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轴承,其将所述轴支撑为能够旋转;壳体,其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所述轴承;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野真乡牧野隆之水谷竜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