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以及带盖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63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进行开闭操作便能够一边保温一边饮用容器主体内的饮料的盖体。一种盖体(1),其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c)嵌入容器主体(2)的内侧,该盖体(1)具有呈与容器主体(2)的内侧对应的形状的盖主体(6)和从盖主体(6)的周围朝向下方延伸的腿部(7),该盖体(1)在被嵌入容器主体(2)的内侧的状态下,保持在容器主体(2)内的饮料(L)中浮起的状态使盖主体(6)覆盖液面,并且在倾斜了容器主体(2)时,一边使腿部(7)与容器主体(2)的内表面抵接,一边防止盖主体(6)在容器主体(2)内倾斜。斜。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体以及带盖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盖体以及带盖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存在一种带盖容器,其具备对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进行关闭的盖体(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0003]具体地,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饮料用容器的盖体构造,具备:盖帽主体,其对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进行关闭,并且在前侧上部设置有通液口;和盖体,其在沿盖帽主体的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被安装的状态下对通液口进行开闭。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73123号公报
[0005]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盖容器中,除饮用容器主体内的饮料时以外关闭盖体,由此获得保温效果,但另一方面在饮用饮料时需要对盖体进行滑动操作(开闭操作),从而往往会感到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不进行开闭操作便能够一边保温一边饮用容器主体内的饮料的盖体及具备上述的盖体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带盖容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方案。
[0008]〔1〕一种盖体,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嵌入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该盖体的特征在于,
[0009]具有呈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对应的形状的盖主体和从上述盖主体的周围朝向下方延伸的腿部,
[0010]该盖体在被嵌入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保持在上述容器主体内的饮料中浮起的状态使上述盖主体覆盖液面,并且
[0011]在倾斜了上述容器主体时,一边使上述腿部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抵接,一边防止上述盖主体在上述容器主体内倾斜。
[0012]〔2〕根据上述〔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0013]在倾斜了上述容器主体时,上述容器主体内的饮料通过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与上述盖主体之间形成的间隙而向上述上部开口部侧流出。
[0014]〔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0015]具有将上述盖主体的周围的一部分切开而成的切口部,
[0016]在倾斜了上述容器主体时,上述容器主体内的饮料通过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与上述切口部之间形成的通液口而向上述上部开口部侧流出。
[0017]〔4〕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0018]上述腿部在上述盖主体的周围排列设置有多个。
[0019]〔5〕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0020]上述腿部具有沿着上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的形状。
[0021]〔6〕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0022]在上述盖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
[0023]〔7〕根据上述〔6〕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0024]上述隔热层是空气或者发泡隔热材料。
[0025]〔8〕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
[0026]具有从上述盖主体的上表面突出的把持部。
[0027]〔9〕一种带盖容器,其具备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与从上述上部开口部嵌入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的盖体,上述带盖容器的特征在于,
[0028]具备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
[0029]〔10〕根据上述〔9〕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
[0030]上述容器主体具有真空隔热构造。
[0031]如以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不进行开闭操作便能够一边保温一边饮用容器主体内的饮料的盖体以及具备上述的盖体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带盖容器。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盖体的带盖容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0033]图2是表示盖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0034]图3是表示盖体的结构的剖视图。
[0035]图4是用于说明盖体的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0036]图5是表示盖体中的盖主体的外径与腿部的长度的关系的图表。
[0037]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1A

盖体;2

容器主体;3

外容器;4

内容器;5

真空隔热层;6、6A

盖主体;7、7A

腿部;8、8A

把持部;9

隔热层;10

切口部;100

带盖容器;S

间隙;H

通液口;L

饮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例如对具备图1~图4所示的盖体1的带盖容器100进行说明。
[0041]此外,图1是表示具备盖体1的带盖容器10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盖体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盖体1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盖体1的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0042]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100具备盖体1与容器主体2。带盖容器100是通过具有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2能够对收容于该容器主体2的饮料(内容物)进行保温或保冷的茶杯(饮料用容器)。
[0043]具体地,该容器主体2由双层构造的容器构成,该双层构造的容器具有例如由不锈钢等构成的有底筒状的外容器3以及内容器4,并以在外容器3的内侧收容内容器4的状态将彼此的嘴边部接合而成。另外,在外容器3与内容器4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5。真空隔热层5
例如能够通过在被减压(抽真空)为高真空的腔室内堵塞在外容器3的底面中央部设置的脱气孔而形成。
[0044]容器主体2具备大致圆形状的底面部2a与从底面部2a的外周呈大致圆筒状立起的躯体部2b,躯体部2b的上端部作为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c而呈圆形状开口。
[0045]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2作为整体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观形状,但容器主体2的外观形状不特别限定,能够根据尺寸、设计等适当地加以变更。另外,对容器主体2的外周面也可以实施涂装、印刷等。
[0046]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体1从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c嵌入容器主体2的内侧来使用,具有盖主体6、腿部7及把持部8。
[0047]盖体1具有例如由聚丙烯等耐热性树脂构成的上侧部件1a与下侧部件1b,并通过熔敷等将上述的上侧部件1a与下侧部件1b一体化而构成。
[0048]盖主体6与容器主体2的内侧对应地整体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另外,盖主体6的外径比容器主体2的内径稍小。具体地,盖主体6的外径与容器主体2的内径之差优选至少为0.5mm以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盖主体6的外径与容器主体2的内径之差形成最优的2.7mm。
[0049]在盖主体6的内部设置有与该盖主体6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圆板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体,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上部开口部嵌入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所述盖体的特征在于,具有呈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对应的形状的盖主体和从所述盖主体的周围朝向下方延伸的腿部,所述盖体在被嵌入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保持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的饮料中浮起的状态使所述盖主体覆盖液面,并且在倾斜了所述容器主体时,一边使所述腿部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抵接,一边防止所述盖主体在所述容器主体内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在倾斜了所述容器主体时,所述容器主体内的饮料经过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盖主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向所述上部开口部侧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盖主体的周围的一部分切开而成的切口部,在倾斜了所述容器主体时,所述容器主体内的饮料经过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内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凪子斋藤浩
申请(专利权)人:膳魔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