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化炉轴承座、玻璃晶化炉及玻璃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541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玻璃晶化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晶化炉轴承座、玻璃晶化炉及玻璃热处理方法,包括炉体、内腔、热交换器、循环组件;炉体为中空且密闭的筒体;内腔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内腔固定于炉体内,内腔与炉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过风通道,内腔内固定连接有导轨;循环组件包括驱动装置、轴承座和叶片,驱动装置固定于炉体外侧,轴承座固定于炉体内壁面,叶片固定于驱动装置的另一端,叶片位于内腔内;热交换器固定于内腔内部;本申请利用内外腔室的设计配合叶片实现炉体内部空气的流通循环,从而保证了炉体温度的均匀,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化炉轴承座、玻璃晶化炉及玻璃热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晶化
,尤其涉及一种晶化炉轴承座、玻璃晶化炉及玻璃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厚度在8mm以上的玻璃的晶化通常采用隧道炉或辊道炉进行核化、晶化和退火。由于玻璃板的厚度较厚,进行晶化时玻璃板的形变较小,适宜采用流水线生产。但是,对于厚度在2mm以下,甚至是小于1mm的电子显示屏保护用的微晶玻璃,由于玻璃板厚度较小,玻璃板在晶化过程中强度会降低,温度变化敏感性增强,形变增加。此时,流水线晶化方式不能有效满足电子显示屏保护玻璃用微晶玻璃晶化工艺精确温控要求。
[0003]传统的梭式炉结构由于由燃料供给及燃烧设备、燃烧风机、烟气-空气热交换器、调温风机和排烟风机等机构,存在炉内温度不均匀,蓄热损失和散热损失大,烟气温度高,热耗量较高等能耗高问题,已不适宜用于电子显示保护微晶玻璃的晶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晶化炉,用于解决在先技术中微晶玻璃加热炉内温度不均匀的情况。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晶化炉轴承座,包括座体和开设于所述座体内的润滑冷却腔、液冷腔、第一轴承安装腔及第二轴承安装腔;
[0006]所述润滑冷却腔用于润滑和降温;
[0007]所述液冷腔位于所述润滑冷却腔旁侧,所述液冷腔用于冷却降温;
[0008]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的一端和所述润滑冷却腔相连通;
[0009]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的一端和所述润滑冷却腔相连通。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腔为绕设于所述润滑冷却腔周侧的环形腔室,所述液冷腔和所述润滑冷却腔同轴设置。
[0011]所述座体上开设有和所述液冷腔相连通的成型工艺孔,所述成型工艺孔内设有工艺孔堵头。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腔安装腔和第二轴承腔安装腔的内径相等,所述润滑冷却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的内径;
[0013]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远离所述润滑冷却腔的一端可拆卸地设有第一轴承端盖;
[0014]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远离所述润滑冷却腔的一端可拆卸地设有第二轴承端盖。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还包括液冷管路,所述液冷管路用于将外部冷却液引入所述液冷腔并排出;
[0016]所述液冷管路包括设于所述座体上的冷却液加注嘴和冷却液排出嘴,所述冷却液加注嘴和所述冷却液排出嘴均和所述的液冷腔相连通;
[0017]外部冷却液经所述冷却液加注嘴进入所述液冷腔并经所述冷却液排出嘴形成循
环冷却液流。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还包括润滑管路,所述润滑管路用于将外部润滑液引入所述润滑冷却腔并排出;
[0019]所述润滑管路包括设于所述座体上的润滑进油嘴、润滑出油嘴和油泵,所述润滑进油嘴和所述润滑出油嘴均和所述润滑冷却腔相连通;
[0020]所述油泵设于所述炉体外,所述润滑进油嘴和所述润滑出油嘴均和所述油泵相连,润滑油从所述油泵流出经所述润滑进油嘴进入所述润滑冷却腔并经所述润滑出油嘴回到所述油泵形成循环润滑液流。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加注嘴和所述润滑出油嘴关于所述润滑冷却腔的圆心对称,所述润滑进油嘴和所述冷却液排出嘴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液加注嘴两侧。
[002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玻璃晶化炉,包括炉体、内腔、循环组件、加热组件;
[0023]所述炉体为中空且密闭的筒体;
[0024]所述内腔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所述内腔固定于所述炉体内,所述内腔与所述炉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过风通道,所述内腔内固定连接有导轨;
[0025]所述循环组件包括驱动装置、轴承座、叶片和传动轴,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炉体外侧,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炉体内壁面,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炉体的侧壁和所述轴承座并和所述内腔同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叶片同轴固定于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内腔内;
[0026]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炉体内的主制热器和温度传感器。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腔内部沿径向设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将所述内腔分隔为晶化腔和增压腔,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增压腔内;
[0028]所述叶片转动可带动气流从所述增压腔向所述晶化腔流动并流出所述内腔,当气流流动至所述炉体的另一端时气流沿所述过风通道回流至所述叶片处。
[00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制热器固定于所述炉体内侧壁,所述增压腔内设有辅制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内腔内侧壁。
[00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炉体侧壁固定有保护气加注嘴和真空嘴。
[00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炉体还包括隔热层和保温层,所述隔热层固定于所述炉体内壁面,所述保温层固定于所述隔热层。
[0032]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玻璃热处理方法,应用于所述玻璃晶化炉,所述玻璃热处理方法包括:
[0033]将承载有玻璃的转运架沿导轨送入所述炉体内;
[0034]将玻璃晶化炉的所述炉体密封;
[0035]对玻璃晶化炉抽真空;
[0036]向玻璃晶化炉内加注保护气体,保护气体的气压为0.8

0.9个大气压;
[0037]启动驱动装置、主制热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并将所述轴承座的和外部润滑油、外部冷却液相连通,对玻璃进行热处理;
[0038]所述热处理包括预热、保温、核化、晶化、冷却处理。
[003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热是将玻璃晶化炉内的温度先按照3

10℃/min将温度升温到100

140℃并保持30

60min;
[0040]所述保温是指将玻璃晶化炉内的温度升温到玻璃预成核温度并保持1

3小时,当玻璃板的厚度t满足0.25mm≤t<1.2mm,升温速率为5
×
/t2℃/min,当玻璃板的厚度为t≥1.2mm时,升温速率为1.5

3℃/min,预成核温度为500

530℃;
[0041]所述核化是在4

12℃/min将玻璃晶化炉的温度升温到成核温度,成核温度为540

620℃保持1

2小时,形成成核的可结晶玻璃;
[0042]所述晶化是在按照4

12℃/min将玻璃晶化炉的温度升温到可结晶温度620

720℃保持1

2小时形成微晶玻璃;
[0043]所述冷却处理是将已晶化的微晶玻璃按照3

201.5

3℃/min降温冷却到室温。
[0044]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晶化炉,针对在先技术中玻璃晶化炉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作出改进,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5]1、设置包括叶片、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化炉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321)和开设于所述座体(1)内的润滑冷却腔(324)、液冷腔(3221)、第一轴承安装腔(326)及第二轴承安装腔(327);所述润滑冷却腔(324)用于润滑和降温;所述液冷腔(3221)位于所述润滑冷却腔(324)旁侧,所述液冷腔(3221)用于冷却降温;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326)开设于所述座体(321)内,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326)的一端和所述润滑冷却腔(324)相连通;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327)开设于所述座体(321)内,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327)的一端和所述润滑冷却腔(324)的另一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晶化炉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腔(3221)为绕设于所述润滑冷却腔(324)周侧的环形腔室,所述液冷腔(3221)和所述润滑冷却腔(324)同轴设置;所述座体(321)上开设有和所述液冷腔(3221)相连通的成型工艺孔(328),所述成型工艺孔(328)内设有工艺孔堵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晶化炉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腔(326)安装腔和第二轴承腔(327)安装腔的内径相等,所述润滑冷却腔(324)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326)的内径;所述第一轴承安装腔(326)远离所述润滑冷却腔(324)的一端可拆卸地设有第一轴承端盖;所述第二轴承安装腔(327)远离所述润滑冷却腔(324)的一端可拆卸地设有第二轴承端盖。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晶化炉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2)还包括液冷管路(322),所述液冷管路(322)用于将外部冷却液引入所述液冷腔(3221)并排出;所述液冷管路(322)包括设于所述座体(321)上的冷却液加注嘴(3222)和冷却液排出嘴(3223),所述冷却液加注嘴(3222)和所述冷却液排出嘴(3223)均和所述的液冷腔(3221)相连通;外部冷却液经所述冷却液加注嘴(3222)进入所述液冷腔(3221)并经所述冷却液排出嘴(3223)形成循环冷却液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晶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2)还包括润滑管路(323),所述润滑管路(323)用于将外部润滑液引入所述润滑冷却腔(324)并排出;所述润滑管路(323)包括设于所述座体(321)上的润滑进油嘴(3231)、润滑出油嘴(3232)和油泵,所述润滑进油嘴(3231)和所述润滑出油嘴(3232)均和所述润滑冷却腔(324)相连通;所述油泵设于所述炉体(1)外,所述润滑进油嘴(3231)和所述润滑出油嘴(3232)均和所述油泵相连,润滑油从所述油泵流出经所述润滑进油嘴(3231)进入所述润滑冷却腔(324)并经所述润滑出油嘴(3232)回到所述油泵形成循环润滑液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晶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加注嘴(3222)和所述润滑出油嘴(3232)关于所述润滑冷却腔(324)的圆心对称,所述润滑进油嘴(3231)和所述冷却液排出嘴(3223)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液加注嘴(3222)两侧。7.一种玻璃晶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内腔(2)、循环组件(3)、热交换器(4)、
加热组件;所述炉体(1)为中空且密闭的筒体;所述内腔(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体,所述内腔(2)固定于所述炉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丛彬李树晨周军宋茜
申请(专利权)人:醴陵旗滨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