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535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其包括柜体以及固定组件,所述柜体内具有一安装电子设备的容置空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水泥底座与多个金属棒,所述水泥底座浇筑成型于地面之下,多个所述金属棒的一端均锚固于所述水泥底座内,多个所述金属棒的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水泥底座上设置、并经由一支撑件与所述柜体固定连接,所述水泥底座沿竖直方向穿设有固定有一PE管,所述PE管一端高于所述水泥底座设置,另一端延伸至地下,用以安装检波器,并将传输线引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装置防护措施有限,容易受到人为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保护效果差的问题。保护效果差的问题。保护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震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地震监测技术起源于受载岩石声发射的物理现象,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监控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通过观测、分析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微小地震事件,来监测其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效果及地下状态的地球物理技术,目前广泛应用在页岩油气、煤层气、干热岩等非常规油气藏压裂监测中,也应用于矿山、水坝、岩石变形监测中。
[0003]常用的微地震观测模式分为井中监测、地面大排列测线监测和地面台站监测。井中监测通常在监测压裂井周围临近的一口或多口井中布置接收排列,井中监测数据信噪比高、深度精度高、可实时定位,但对场地条件要求高,监测距离较远时则需要两口以上的监测井保证定位精度,监测成本高,无法做到长期监测。地面大排列测线监测以压裂井为中心布设多条放射状测线,检波器一般采用常规单分量地震检波器,道距10

40m,总监测道数不少于1000道,该监测方式覆盖面积大、水平定位精度高,但费用较高,一般作为压裂期间的临时监测。地面台站监测系统一般是由一系列单独的台站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组成,地面台站有着观测模式灵活、水平方向定位精度高、监测成本低等优势,可进行长期监测,应用领域更为广泛。
[0004]由于地面台站监测的设备需长期在各类野外环境工作,为了延长采集设备的寿命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采用专门的防护装置对台站检测设备进行保护,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3199513.X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微地震检测设备的保护装置,其包括上半体和下半体,上半体和下半体扣合在一起为一整体结构,上半体和下半体由外及内为金属壳体、保温材料、内壳体、减震垫、内胆组成的复合结构;上述现有技术在内壳体和内胆之间设置减震垫,可吸收外部传递的震动保护设备,但其防护作用有限,只能起到减轻振动的作用,上述装置的防护措施有限,长期在野外使用容易遭受人为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移动或倾覆等,影响地震监测台站的使用寿命。
[0005]因此,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装置存在防护措施有限,容易受到人为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保护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装置防护措施有限,容易受到人为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保护效果差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包括柜体以及固定组件,所述柜体内具有一安装电子设备的容置空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水泥底座与多个金属棒,所述水泥底座浇筑成型于地面之下,多个所述金属棒的一端均锚固于所述水泥底座内,多个所述金属棒的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水泥底座上设置、并经由一支撑件与所述柜体固定连
接,所述水泥底座沿竖直方向穿设有固定有一PE管,所述PE管一端高于所述水泥底座设置,另一端延伸至地下,用以安装检波器,并将传输线引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上铰接设置有一柜门,所述柜门上固定设置有锁具,用以启闭柜门,所述柜门内侧面边缘位置固定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柜门的外侧面为标识区。
[0009]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部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分隔板,所述柜体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任意一所述分隔板的两端面分别插设于所述柜体内两侧壁的同一高度的两个所述卡槽内,用以将所述容置空腔分层设置,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柜体相对于所述柜门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柜体底部开设有供传输线穿过的走线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设置有三个,并将所述容置空腔分为四层设置,所述柜体上三层安装不同的电子设备,所述柜体的底层空置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柜体相对于所述柜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太阳能板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与所述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柜体安装有三角支架的一侧开设有过线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壁固定设置有温度湿度检测仪。
[0013]进一步的,所述柜体表面涂有防水隔热涂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水泥底座上,多个所述金属棒经由两个相对设置的金属片锚固于所述水泥底座内,多个金属棒均穿设固定于两个所述金属片上,所述金属片浇筑于所述水泥底座内,所述金属片中间具有一圆形空洞,用以让PE管穿过。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水泥底座上,所述支撑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水泥底座上,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金属棒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棒的上部与所述柜体底面固定连接,用以将所述柜体固定在高于地面的位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管与两个支撑片,所述支撑管中空设置,所述PE管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管内,所述PE管上端密封固定有橡胶盖,传输线穿过所述橡胶盖设置,两个所述支撑片分别固定设置与支撑管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支撑管的连接处均开口设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将柜体牢牢的固定于地面上,使其不易受到人为破坏与外界因素影响;具体的,固定组件包括水泥底座以及多个金属棒,水泥底座浇筑成型于地面下,从而与地面固定连接,金属棒的一端与锚固于水泥底座内,另一端均延伸至水泥底座上与柜体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金属棒将柜体牢牢固定在水泥底座上,经由金属棒以及水泥底座的设置,以实现将柜体稳定固定于地面上的效果,使其不易受人为因素与外界因素的影响,避免其移动或倾覆,同时,通过将PE管穿设固定在水泥底座内,使其一端高于水泥底座,另一端延伸至地下以安装检波器,通过PE管内的中空结构将检波器上的传输线路引出,利用相对固定PE管提供稳定的走线通道,为传输线提供保护,避免其被破坏,以保护地震监测设备在野外的长期运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一实施例中整体的
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本实施例中柜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本实施例中金属棒与金属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本实施例中柜体内部的分层示意图。
[0022]图中:1、柜体;2、固定组件;3、PE管;11、容置空腔;12、柜门;121、锁具;122、密封胶条;13、分隔板;14、卡槽;15、走线孔;16;三角支架;17、过线孔;18、温度湿度检测仪;19、穿线孔;21、水泥底座;22、金属棒;23、支撑件;24、金属片;231、支撑管;232、支撑片;31、橡胶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以及固定组件;所述柜体内具有一安装电子设备的容置空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水泥底座与多个金属棒,所述水泥底座浇筑成型于地面之下,多个所述金属棒的一端均锚固于所述水泥底座内,多个所述金属棒的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水泥底座上设置、并经由一支撑件与所述柜体固定连接,所述水泥底座沿竖直方向穿设有固定有一PE管,所述PE管一端高于所述水泥底座设置,另一端延伸至地下,用以安装检波器,并将传输线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铰接设置有一柜门,所述柜门上固定设置有锁具,用以启闭柜门,所述柜门内侧面边缘位置固定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柜门的外侧面为标识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部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分隔板,所述柜体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卡槽,任意一所述分隔板的两端面分别插设于所述柜体内两侧壁的同一高度的两个所述卡槽内,用以将所述容置空腔分层设置,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柜体相对于所述柜门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柜体底部开设有供传输线穿过的走线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期微地震监测设备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设置有三个,并将所述容置空腔分为四层设置,所述柜体上三层安装不同的电子设备,所述柜体的底层空置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兴隆马雪梅明圆圆吴悦金显鹏许文豪田蒲源李秋辰牛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