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及次声单元阵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518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及次声单元阵监测系统,涉及次声监测领域,包括多组降噪圆盘和集声器;多组降噪圆盘,每组降噪圆盘内均形成有降噪腔,降噪腔下部连接有多个、贯穿降噪圆盘与降噪腔相连通的降噪连接管,每个降噪连接管远离降噪圆盘的一端均连接有一对降噪进声管,一对降噪进声管远离降噪连接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消风噪声的球形进声器,降噪进声管与球形进声器之间连接有防水曲管。通过设置降噪圆盘、球形进声器以及集声器,可以对次声进行降噪,从而提高次声监测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不仅便于监测人员更好的掌握地质活动以及应对地质灾害,也可以通过及时发现掌握次声数据,以降低次声对周边人员造成损害。人员造成损害。人员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及次声单元阵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次声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及次声单元阵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次声波是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其具有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的特点,而且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0003]目前,次声波来源甚广,如台风、火山爆发、地震、火箭发射以及飞机飞行等地质和人类活动,或是鼓风机、压气机以及柴油机等许多机械动力设备,都可以产生次声波,因此,在许多次声波可能产生区域常会设置次声监测设备或次声监测站,以及来对相关区域的次声进行实时监测,不仅可以更好的应对地质灾害,也可以降低次声波对人体造成损害等。
[0004]现有的次声监测设备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很好的对次声进行降噪,容易导致次声内混合高频噪声等,而对次声监测结果产生影响,不仅会降低次声监测的精度和准确度,也会造成使用者对次声结果的误判,存在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本技术将针对以上缺点,提供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及次声单元阵监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技术方案: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包括多组降噪圆盘和集声器;
[0007]多组降噪圆盘,每组所述降噪圆盘内均形成有降噪腔,所述降噪腔下部连接有多个、贯穿降噪圆盘与降噪腔相连通的降噪连接管,每个所述降噪连接管远离降噪圆盘的一端均连接有一对降噪进声管,一对所述降噪进声管远离降噪连接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消风噪声的球形进声器,所述降噪进声管与球形进声器之间连接有防水曲管;
[0008]集声器,连接于多组所述降噪圆盘之间,用于配合多组降噪圆盘进行传声。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声器包括壳体、集声腔和减振垫;
[0010]壳体;
[0011]集声腔,形成于所述壳体内,集声腔为扁弧形,用于降低风吹产生的激波噪声,扁弧形结构可以避免激振发声,防止落物撞击产生噪声以及降低雨点撞击声,减振垫的减振材质还有利于隔热;
[0012]减振垫,设置于集声腔内壁上,用于吸声、降低腔内混响,配合集声腔降低落物和雨点撞击产生的噪声,集声腔的结构具有类似扁钟的原理,能够在撞击或者敲击时不发出声音,雨打不出声,减振垫内的减振材料具有吸声作用,进一步消除了外来声音,这种吸声作用,避免了腔内混响,保证降噪进声管进入的声音良好地达到次声传感器的声口。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声腔为扁弧形,用于降低风吹产生的激波噪声。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声器还包括底座和防水裙边;
[0015]底座,连接于所述壳体下端,用于支撑固定集声器;
[0016]防水裙边,连接于所述底座外侧,用于防水。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声器上连接有多个与集声腔相连通的集声连接管,多个所述集声连接管与降噪圆盘之间均连接有集声进声管,所述降噪腔与集声腔通过集声连接管和集声进声管相连通。
[00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声器上还连接有出声管,用于导出集声器内的声音。
[001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一种次声单元阵监测系统,包括:
[0020]次声传感器、数据采集仪、无线路由器、光纤收发器以及工业交换机;
[0021]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次声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
[002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次声信号数据采集终端、太阳能控制箱、生物感应装置、全景摄像头、环境湿度探测、气象探测设备以及报警设备。
[0023]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及次声单元阵监测系统,通过设置降噪圆盘、球形进声器以及集声器,可以对次声进行降噪,从而提高次声监测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不仅便于监测人员更好的掌握地质活动以及应对地质灾害,也可以通过及时发现掌握次声数据,以降低次声对周边人员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次声监测台站安装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四组降噪圆盘布局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单组降噪圆盘的立体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单组降噪圆盘的俯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球形进声器的立体图。
[0029]图6为本技术降噪圆盘的俯视图。
[0030]图7为本技术集声器的立体图。
[0031]图8为本技术集声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降噪圆盘、2.降噪连接管、3.降噪进声管、4.球形进声器、5.防水曲管、6.集声器、601.集声腔、602.减振垫、603.底座、604.防水裙边、7.集声连接管、8.集声进声管、9.出声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4]申请人认为,现有的次声监测设备在实际使用降噪效果较差,容易影响次声监测的结果,存在一定的隐患。
[0035]为此,申请人提出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及次声单元阵监测系统,其中,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如图1

图8所示,包括多组降噪圆盘1和集声器6。
[0036]其中,每组降噪圆盘1内均形成有降噪腔,降噪腔体积0.5L,采用的是扁弧面形腔,腔体下部设有一条信号线管,降噪圆盘1高度设置为预定值,高度控制的目的是因为贴地风噪声远小于更高处噪声,而降噪腔扁弧面设计是降低风吹产生的激波噪声。
[0037]降噪腔下部连接有多个、贯穿降噪圆盘1与降噪腔相连通的降噪连接管2,每个降噪连接管2远离降噪圆盘1的一端均连接有一对降噪进声管3,降噪圆盘1、降噪连接管2和降噪进声管3可直接焊接固定,形成的一个不可拆卸的星盘,球形进声器4安装在降噪进声管3的末端,具有消风噪声的功能,一对降噪进声管3远离降噪连接管2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消风噪声的球形进声器4,降噪进声管3与球形进声器4之间连接有防水曲管5。
[0038]另外,在球形进声器4内放置有消噪石子或者玻璃球、小木根等,防水曲管5的设置可以防止进水,并且降噪进声管3、球形进声器4和防水曲管5的设置方式不仅风吹不产生声音,环境中的声音进入球形进声器4内也能被吸声。
[0039]同时,本设备每组降噪圆盘1外侧均连接有24根降噪进声管3进行降噪,整体材质采用刚性良好的316不锈钢管,野外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降噪圆盘,每组所述降噪圆盘内均形成有降噪腔,所述降噪腔下部连接有多个、贯穿降噪圆盘与降噪腔相连通的降噪连接管,每个所述降噪连接管远离降噪圆盘的一端均连接有一对降噪进声管,一对所述降噪进声管远离降噪连接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消风噪声的球形进声器,所述降噪进声管与球形进声器之间连接有防水曲管;集声器,连接于多组所述降噪圆盘之间,用于配合多组降噪圆盘进行传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声器包括:壳体;集声腔,形成于所述壳体内;减振垫,设置于集声腔内壁上,用于吸声、降低腔内混响,配合集声腔降低落物和雨点撞击产生的噪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声腔为扁弧形,用于降低风吹产生的激波噪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次声波接收梅花管阵降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俏声波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