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97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端面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设有横板,横板远离支撑杆一端的下方设有箱体,箱体上端面设有螺纹杆一和限位杆,螺纹杆一和限位杆与横板滑动连接,螺纹杆一上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箱体内设有支撑片,支撑片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箱体内螺纹杆二一侧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二连接,螺纹杆二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下端面设有灯珠,箱体下端面设有开口,活动块与开口滑动连接,箱体下端面设有两侧设有夹紧装置,箱体上端面设有控制盒,控制盒上设有扬声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高度可调节、吸引源距离新生儿眼睛距离恒定、训练效果好、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视觉训练
,具体是指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生后48小时都有追视追听的能力,尤其对红颜色最敏感,在距眼睛20厘米处看的最清,新生儿神经发育评定内容就包括眼睛追红球及追人脸,所以新生儿视觉刺激训练对新生儿以后智力的发育,注意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0003]在传统的视觉刺激中,一般需要新生儿仰面躺着,父母拿着彩色球在面前晃动,这样就使得家长弯腰姿势导致身体疲惫,且长时间摆动彩球也会造成胳膊的酸痛麻木,在摆动时新生儿眼睛距离不好掌握,彩色球晃动的不均匀,影响视觉训练刺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吸引源距离新生儿眼睛距离恒定、训练效果好、使用方便的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支撑杆一端的下方设有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面设有螺纹杆一和限位杆,所述螺纹杆一和限位杆与横板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上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所述箱体内螺纹杆二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二连接,所述螺纹杆二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下端面设有灯珠,所述箱体下端面设有开口,所述活动块与开口滑动连接,所述箱体下端面设有两侧设有夹紧装置,所述箱体上端面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上设有扬声器。
[000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旋转定位螺母,调整定位螺母在螺纹杆一上的位置,对螺纹杆一下端露出横板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对箱体的高度进行调整,进而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电机正反转带动螺纹杆二正反转,使得与螺纹杆二螺纹连接的活动块在开口内滑动,活动块带动灯珠移动,灯珠吸引新生儿注意力,使其视线跟随灯珠移动,进行视觉的训练,使用方便;夹紧装置可固定图片,通过图片吸引新生儿注意力,对其视觉进行训练;扬声器播放声音,延长新生儿的注意时间,保证训练效果。
[0007]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杆和升降杆,所述固定杆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固定杆下端与底板连接,所述升降杆上端与横板连接,所述固定杆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三,所述螺纹杆三与升降杆底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三下端设有齿轮一,所述固定杆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设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转动调节杆,通过齿轮二和齿轮一的啮合,带动螺纹杆三转动,螺纹杆三调动升降杆在固定杆内滑动,对横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使用更加灵活,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0008]作为改进,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端面前后两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固定块之间设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通过弹簧与
固定板连接,将图片置于固定块与夹紧板之间,对图片进行固定。
[0009]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下端面设有自锁式万向轮,方便进行移动。
[0010]作为改进,所述调节杆露出固定杆的一端上设有转盘,方便转动调节杆。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的箱体的仰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的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底板,2、横板,3、箱体,4、螺纹杆一,5、限位杆,6、定位螺母,7、支撑片,8、螺纹杆二,9、电机,10、活动块,11、灯珠,12、开口,13、控制盒,14、扬声器,15、固定杆,16、升降杆,17、螺纹杆三,18、齿轮一,19、调节杆,20、齿轮二, 21、固定块,22、连接杆,23、固定板,24、夹紧板,25、弹簧,26、自锁式万向轮,27、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如图所示,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横板2,所述横板2远离支撑杆一端的下方设有箱体3,所述箱体3上端面设有螺纹杆一4和限位杆5,所述螺纹杆一4和限位杆5与横板2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4 上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6,所述箱体3内设有支撑片7,所述支撑片7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8,所述箱体3内螺纹杆二8一侧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螺纹杆二8连接,所述螺纹杆二8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下端面设有灯珠11,所述箱体3下端面设有开口12,所述活动块10与开口12滑动连接,所述箱体3下端面设有两侧设有夹紧装置,所述箱体3上端面设有控制盒13,所述控制盒13上设有扬声器14。
[0018]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杆15和升降杆16,所述固定杆15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6,所述固定杆15下端与底板1连接,所述升降杆16上端与横板2连接,所述固定杆15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三17,所述螺纹杆三17与升降杆16底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三17下端设有齿轮一18,所述固定杆15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9,所述调节杆19上设有齿轮二20,所述齿轮二20与齿轮一18啮合。
[0019]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下端面前后两端设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下端设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与固定块21之间设有夹紧板24,所述夹紧板24通过弹簧25与固定板23连接。
[0020]所述底板1下端面设有自锁式万向轮26。
[0021]所述调节杆19露出固定杆15的一端上设有转盘27。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该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在使用时,旋转定位螺母,调整定位螺母在螺纹杆一上的位置,对螺纹杆一下端露出横板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对箱体的高度进行调整,进而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转动调节杆,通过齿轮二和齿轮一的啮合,带动螺纹杆三转动,螺纹杆三调动升降杆在固定杆内滑动,对横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使用更加灵活,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电机正反转带动螺纹杆二正反转,使得与螺纹杆二螺纹连接的活动
块在开口内滑动,活动块带动灯珠移动,灯珠吸引新生儿注意力,使其视线跟随灯珠移动,进行视觉的训练,使用方便。夹紧装置可固定图片,通过图片吸引新生儿注意力,对其视觉进行训练。扬声器播放声音,延长新生儿的注意时间,保证训练效果。
[0023]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述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横板(2),所述横板(2)远离支撑杆一端的下方设有箱体(3),所述箱体(3)上端面设有螺纹杆一(4)和限位杆(5),所述螺纹杆一(4)和限位杆(5)与横板(2)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4)上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6),所述箱体(3)内设有支撑片(7),所述支撑片(7)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8),所述箱体(3)内螺纹杆二(8)一侧设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螺纹杆二(8)连接,所述螺纹杆二(8)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下端面设有灯珠(11),所述箱体(3)下端面设有开口(12),所述活动块(10)与开口(12)滑动连接,所述箱体(3)下端面设有两侧设有夹紧装置,所述箱体(3)上端面设有控制盒(13),所述控制盒(13)上设有扬声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视觉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杆(15)和升降杆(16),所述固定杆(15)内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