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木剪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87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木剪枝装置,属于树木剪枝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下底座环、立柱、履带支架、履带机构、上底座环、滑动座、轨道轮、电机b、电动链锯装置、转轴和锂电池,上底座环与下底座环之间连接着三根立柱,立柱偏上端和偏下端均设置有一方形孔,方形孔中均铰接着履带支架的一端,每一侧的上下两个履带支架均连接着一个履带机构,滑动座底部两侧位置分别安装有三个轨道轮;电机b安装于滑动座顶部平面的末端位置,电机b的驱动端与外侧末端轨道轮的轨道轮轴连接;下底座环的顶部一侧位置上安装连接有锂电池及控制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林场树木进行自动剪枝,剪枝的同时也对树木的胸径进行测量,并储存相关数据。存相关数据。存相关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木剪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木剪枝装置,属于树木剪枝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林场的树木保有量较大,而林场中的大多数的树木均需要对其进行剪枝,如果不对树木进行剪枝的话,树木枝叶太多就会消耗很多养分,影响树木的生长。剪枝是为了控制树体枝条数量,把多余的枝条剪掉,就会减少消耗,有利于树木的长高。林场地区多位于偏远地区,在林场地区居住的居民本就不多,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动剪枝,工作人员付出的劳动量较大,而且需要较高的经济费用,但是手动剪枝的工作效率较低,手动剪枝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同时林场树木的数量、木材储量也难统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木剪枝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林场树木的剪枝工作,能够有效的对林场树木进行自动爬树剪枝,遥控控制电锯进行树枝修剪,方便实用,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林场树木的数量、木材储量和树茎测量的统计。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木剪枝装置,包括下底座环、立柱、履带支架、履带机构、上底座环、滑动座、轨道轮、电机b、电动链锯装置、转轴和锂电池及控制盒。
[0005]下底座环是由两个半圆环组成的一个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的端头处均通过铰接柱彼此两两连接;上底座环也是由两个半圆环组成的一个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的端头处也均通过铰接柱彼此两两连接,上底座环顶部设置有圆周轨道;上底座环与下底座环由三根垂直方向的条形立柱固定连接,且各立柱彼此之间间隔均匀;每个立柱柱体的偏上端和偏下端均设置有一方形孔,方形孔中均铰接着履带支架的一端,履带支架的另一端呈槽口形状,每一侧的上下两个履带支架均连接着一个履带机构,履带机构共三个;弧形的滑动座底部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三个轨道轮,每一侧的轨道轮间隔均匀,且均位于轨道中;电机b固定连接于滑动座上平面的末端位置,电机b的驱动端与外侧末端轨道轮的轨道轮轴固定连接;滑动座的板体内部中心处设置有一轴承座,电动链锯装置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一转轴,电动链锯装置通过转轴与滑动座的轴承座配合连接;下底座环的顶部一侧位置上连接有锂电池及控制盒,电机b与锂电池及控制盒电性连接。
[0006]履带机构包括履带、电机a、连接板和履带轮,上下两个履带轮均与履带啮合连接,两个履带轮一侧的轮轴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板,连接板外部上方设置有一电机a,电机a的驱动端与顶部履带轮的轮轴固定连接,履带支架呈槽口形状的这一端分别与履带轮的轮轴配合活动连接,电机a与锂电池及控制盒电性连接。
[0007]电动链锯装置包括电机c、链锯机构、连杆A、连杆B、连接轴、连接轴底座、电机d和
底座,底座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电机c,电机c的驱动端连接着链锯机构,链锯机构板面的末端偏下方位置处连接着连杆A的一端,连杆A的另一端铰接着连杆B的一端,连杆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轴的轴体配合连接于连接轴底座中,连接轴的另一端与电机d的驱动端固定连接,电机c、电机d均与锂电池及控制盒电性连接。
[0008]立柱里侧的中间位置处活动连接着倾斜方向的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着下方履带支架的架体;底座1208的末端底部设置有一齿轮B,在底座的后侧,滑动座上设置有一齿轮A,齿轮A的轮轴与电机e的驱动端固定连接,齿轮A与齿轮B彼此啮合连接,电机e与锂电池及控制盒电性连接;在电机c的后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摄像头,摄像头与锂电池及控制盒电性连接;下底座环顶部的前后两侧对称位置处分别连接有一测距传感器,两个测距传感器均与锂电池及控制盒电性连接;本装置中装有配套的无线电遥控系统;履带机构的履带为橡胶材质。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履带与树干之间的摩擦力,使本装置自动向树干方向爬行移动,将链锯送至剪枝的合适位置,高效的对林场树木进行自动剪枝,操作员通过摄像头了解装置的位置及树枝位置影像,通过无线电遥控系统来操纵本装置,电动链锯装置可在切割角度上和切割位置上进行调整,能够对准树枝的根部进行切割,方便实用,省时省力,减轻了林场剪枝的工作量,大大的降低了经济成本,有效的提高了剪枝的工作效率;还可对树干的高度和直径进行相对准确的测量,有效的准确掌握林场树木的数据,有利于林场树木的数量、木材储量及年生长情况的统计。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背部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电动链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的背部示意图。
[0015]图5是图3的底部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
[0017]1、下底座环,
ꢀꢀ
2、弹簧,
ꢀꢀ
3、立柱,
ꢀꢀ
301、方形孔,
ꢀꢀ
4、履带支架,
ꢀꢀ
5、履带机构,
ꢀꢀ
501、履带,
ꢀꢀ
502、电机a,
ꢀꢀ
503、连接板,
ꢀꢀ
504、履带轮,
ꢀꢀ
4、连杆,
ꢀꢀ
5、固定轮装置,
ꢀꢀ
6、上底座环,
ꢀꢀ
601、轨道,
ꢀꢀ
7、测距传感器,
ꢀꢀ
8、滑动座,
ꢀꢀ
9、轨道轮,
ꢀꢀ
10、轨道轮轴,
ꢀꢀ
11、电机b,
ꢀꢀ
12、电动链锯装置,
ꢀꢀ
1201、电机c,
ꢀꢀ
1202、链锯机构,
ꢀꢀ
1203、连杆A,
ꢀꢀ
1204、连杆B,
ꢀꢀ
1205、连接轴,
ꢀꢀ
1206、连接轴底座,
ꢀꢀ
1207、电机d,
ꢀꢀ
1208、底座,
ꢀꢀ
13、电机e,
ꢀꢀ
14、齿轮A,
ꢀꢀ
15、齿轮B,
ꢀꢀ
16、转轴,
ꢀꢀ
17、摄像头,
ꢀꢀ
18、锂电池及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5所示,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木剪枝装置,包括下底座环1、立柱3、履带支架4、履带机构5、上底座环6、滑动座8、轨道轮9、电机b11、电动链锯装置12、转轴16和锂电池及控制盒18,下底座环1是由两个半圆环组成的一个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的端头处均通过铰接柱彼此两两连接;上底座环6也是由两个半圆环组成的一个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的
端头处也均通过铰接柱彼此两两连接,上底座环6顶部设置有圆周轨道601;上底座环6与下底座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木剪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环(1)、立柱(3)、履带支架(4)、履带机构(5)、上底座环(6)、滑动座(8)、轨道轮(9)、电机b(11)、电动链锯装置(12)、转轴(16)和锂电池及控制盒(18),下底座环(1)是由两个半圆环组成的一个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的端头处均通过铰接柱彼此两两连接;上底座环(6)也是由两个半圆环组成的一个圆环结构,两个半圆环的端头处也均通过铰接柱彼此两两连接,上底座环(6)顶部设置有圆周轨道(601);上底座环(6)与下底座环(1)由三根垂直方向的条形立柱(3)固定连接,且各立柱(3)彼此之间间隔均匀;每个立柱(3)柱体的偏上端和偏下端均设置有一方形孔(301),方形孔(301)中均铰接着履带支架(4)的一端,履带支架(4)的另一端呈槽口形状,每一侧的上下两个履带支架(4)均连接着一个履带机构(5),履带机构(5)共三个;弧形的滑动座(8)底部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三个轨道轮(9),每一侧的轨道轮(9)间隔均匀,且均位于轨道(601)中;电机b(11)固定连接于滑动座(8)上平面的末端位置,电机b(11)的驱动端与外侧末端轨道轮(9)的轨道轮轴(10)固定连接;滑动座(8)的板体内部中心处设置有一轴承座,电动链锯装置(12)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一转轴(16),电动链锯装置(12)通过转轴(16)与滑动座(8)的轴承座配合连接;下底座环(1)的顶部一侧位置上连接有锂电池及控制盒(18),电机b(11)与锂电池及控制盒(18)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木剪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履带机构(5)包括履带(501)、电机a(502)、连接板(503)和履带轮(504),上下两个履带轮(504)均与履带(501)啮合连接,两个履带轮(504)一侧的轮轴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板(503),连接板(503)外部上方设置有一电机a(502),电机a(502)的驱动端与顶部履带轮(504)的轮轴固定连接,履带支架(4)呈槽口形状的这一端分别与履带轮(504)的轮轴配合活动连接,电机a(502)与锂电池及控制盒(18)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场用履带式的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林浩张士普刘雨张艾嘉张守一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璞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