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62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还设有安装腔,安装腔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凝器,设于壳体,且位于安装腔内;压缩机,设于壳体,且位于安装腔内,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隔板,设于壳体,且位于安装腔内,冷凝器位于隔板的第一侧,压缩机位于隔板的第二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板用于阻隔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高温热量的传递。也就是说,能够减少甚至是避免压缩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冷凝器处,也即,减少甚至是避免压缩机处的高温热量辐射至冷凝器处,减低对冷凝器的换热效果的影响,可保证冷凝器的工作效率。可保证冷凝器的工作效率。可保证冷凝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送风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送风装置包括冷凝器和压缩机,冷凝器和压缩机均位于同一腔体中,因为压缩机在运行时的温度较高,较高的温度会辐射到冷凝器上,进而会增高冷凝器的温度,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还设有安装腔,安装腔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凝器,设于壳体,且位于安装腔内;压缩机,设于壳体,且位于安装腔内,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隔板,设于壳体,且位于安装腔内,冷凝器位于隔板的第一侧,压缩机位于隔板的第二侧。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冷凝器、压缩机和隔板。壳体内还设有安装腔,冷凝器、压缩机和隔板均位于安装腔内,其中,冷凝器位于隔板的第一侧,压缩机位于隔板的第二侧。也就是说,压缩机和冷凝器位于隔板的不同侧,隔板用于阻隔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高温热量的传递。也就是说,能够减少甚至是避免压缩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冷凝器处,也即,减少甚至是避免压缩机处的高温热量辐射至冷凝器处,减低对冷凝器的换热效果的影响,可保证冷凝器的工作效率。
[0007]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合理利用了壳体的现有结构,通过设置隔板,及限定隔板、压缩机和冷凝器的位置关系,在保证冷凝器的换热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改进材料地投入,有利于降低产品的改造成本。
[0008]根据本技术上述的送风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送风装置还包括:风机,设于壳体,风机包括风轮,风轮位于安装腔内,且风轮位于冷凝器远离压缩机的一侧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安装腔连通,风机设于壳体,风机包括风轮,风轮位于冷凝器处,风机工作能够驱动外界环境中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安装腔,及驱动气流通过出风口流出壳体。由于风机的风轮位于冷凝器处,以保证气流与冷凝器的有效接触,能够保证换热效率。
[0011]另外,风轮位于冷凝器远离压缩机的一侧,限定了风机工作时气流的流动路径,有助于减少压缩机处的气流流向冷凝器,为保证冷凝器的换热效果提供了结构支撑。
[00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的第一侧与隔板的第二侧对应设置。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的第一侧与隔板的第二侧对应设置,也即,隔板位于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换句话说,压缩机和冷凝器位于隔板的相对两侧。该设置有利于增大隔板与
压缩机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进而可有效阻隔压缩机处的高温热量辐射至冷凝器处。
[0014]当然,隔板的第一侧与隔板的第二侧的位置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隔板的第一侧与隔板的第二侧对应设置。亦可为隔板的第一侧与隔板的第二侧为隔板的相邻两侧。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合围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冷凝器和风轮均位于第一腔室,压缩机位于第二腔室;其中,进风口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腔室对应设置。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隔板和壳体的配合结构,使得隔板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合围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即,隔板将安装腔的内部空间分隔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0017]第一腔室用于容置冷凝器和风轮,第二腔室用于容置压缩机。冷凝器和压缩机位于不同的腔室,这样,限定了气流在冷凝器和压缩机处的流动路径,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是避免压缩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冷凝器处。
[0018]由于进风口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腔室对应设置,冷凝器和隔板之间能够限定出气流流道,气流流道与进风口连接,这样,风机工作时,环境中的气流经由进风口进入安装腔,流经气流流道和冷凝器后排出。
[0019]具体地,隔板与安装腔的腔壁连接。当然,亦可隔板的外边缘与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间隙。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的外边缘位于压缩机的周侧。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隔板和压缩机的配合结构,使得隔板的外边缘位于压缩机的周侧。也即,沿壳体的高度方向,隔板在冷凝器上的正投影覆盖压缩机在冷凝器上的正投影。该设置使得隔板能够有效覆盖住压缩机,进而可保证阻隔压缩机处的热量向冷凝器处辐射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不会将压缩机处的热量带到冷凝器上,可保证冷凝器的工作效率。
[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冷凝器方向凹陷以形成容置槽,压缩机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置槽内。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隔板的结构,使得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冷凝器方向凹陷以形成容置槽,容置槽具有容置压缩机及阻隔压缩机的热量向冷凝器处辐射的作用。
[0024]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冷凝器方向凹陷以形成容置槽,故而,容置槽能够包裹住压缩机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在冷凝器通过风机热交换时增大回风面积,也不会将压缩机处的热量带到冷凝器上,能够减小隔板对冷凝器回风的阻力。
[00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二板体连接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倾斜设置,且第一板体的倾斜方向不同于第二板体的倾斜方向;其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合围出容置槽。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倾斜设置,且第一板体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板体的倾斜方向不同。也就是说,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合围出角形结构。
[0027]具体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合围出容置槽,也即,限定了容置槽的形状。
[0028]该设置在满足容置槽包裹压缩机及增大回风面积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还具有加工
简单,便于装配的优点。
[00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连接处的夹角为钝角。
[0030]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配合结构,具体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连接处的夹角为钝角。该设置能够沿容置槽的深度方向减小隔板的高度,进而能够降低隔板对安装腔内部空间的占用率,可保证冷凝器和压缩机的有效安装空间。
[003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垂直于风轮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对隔板进行截面,在截面中,隔板呈弧形设置。
[0032]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限定隔板的结构,使得沿垂直于风轮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对隔板进行截面,在截面中,隔板呈弧形设置。该设置在满足容置槽包裹压缩机及增大回风面积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还具有加工简单,便于装配的优点。且该设置能够保证冷凝器通过风机热交换时增大回风面积,也不会将压缩机处的热量带到冷凝器上。
[0033]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冷凝器,设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压缩机,设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连接;隔板,设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一侧,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设于所述壳体,所述风机包括风轮,所述风轮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风轮位于所述冷凝器远离所述压缩机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第一侧与所述隔板的第二侧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合围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风轮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其中,所述进风口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腔室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外边缘位于所述压缩机的周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冷凝器方向凹陷以形成容置槽,所述压缩机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连接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倾斜设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孟亮郝银鸽刘化勇邱水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