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铺甩茬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55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8
本方案属于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铺甩茬搭接结构,包括垫层、导墙、结构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导墙竖立于垫层上,结构层浇筑于垫层上且位于导墙的内侧,第一防水层铺设于垫层与结构层、导墙与结构层之间并延伸到导墙的顶面,第二防水层铺设于结构层的顶面并延伸到导墙的上方与第一防水层搭接,第一防水层由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预铺防水卷材铺设而成,第二防水卷材由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湿铺防水卷材铺设而成,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之间通过水泥浆搭接。本方案将预铺防水卷材翻到导墙顶面,并通过与水泥浆与采用湿铺防水卷材铺设的第二防水层搭接,克服了预铺甩茬搭接中不同的两种防水卷材粘接持久性不稳定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铺甩茬搭接结构


[0001]本方案属于防水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铺甩茬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水施工过程中,工作面宽度一般都大于卷材宽度,需要将相邻的两幅卷材搭接起来,称为接茬。若一部分防水先做,另外一部分还没有工作面,需要等一段时间再做,就留一个接头,称为甩茬,例如基础底板防水和外墙防水之间就需要甩茬。在基础底板防水和外墙防水之间,甩茬的常规做法是将预铺甩茬搭接边从导墙翻到底板这边操作。
[0003]接茬处采用同种材质的卷材有利于更好更有效的搭接,具体可以采用搭接压敏胶带去粘接(例如同为HDPE材质的卷材),而同为TPO材质的卷材可以直接焊接。然而,现有防水施工中通常采用不同材质的卷材,不同材质的卷材通常用橡胶沥青涂料去粘接,或者直接火烤粘接(例如HDPE材质卷材与改性沥青类卷材),这种粘接持久性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方案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粘接持久性稳定的预铺甩茬搭接结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预铺甩茬搭接结构,包括垫层、导墙、结构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导墙竖立于垫层上,结构层浇筑于垫层上且位于导墙的内侧,第一防水层铺设于垫层与结构层、导墙与结构层之间并延伸到导墙的顶面,第二防水层铺设于结构层的顶面并延伸到导墙的上方与第一防水层搭接,第一防水层由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预铺防水卷材铺设而成,第二防水层由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湿铺防水卷材铺设而成,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之间通过水泥浆搭接。
[0007]本方案将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分别延伸到导墙上方,第一防水层采用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预铺防水卷材,其延伸到导墙上方的部分粘接面朝上,第二防水层采用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湿铺防水卷材,其延伸到导墙上方的部分粘接面朝下,在导墙上方,预铺防水卷材与湿铺防水卷材的粘接面恰好相对,在两者之间填充水泥浆,水泥浆既能够与预铺防水卷材产生反应粘接到一起,又能够与湿铺防水卷材产生反应粘接到一起,恰好能够起到连接过渡作用,从而实现不同防水卷材的甩茬搭接,而且水泥浆对预铺防水卷材及湿铺防水卷材均具有持久的粘接性,而且粘接持久性稳定。
[0008]水泥浆为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优选水泥净浆,其粘结效果更好,且制浆方便。
[0009]甩茬的宽度通常为200~250mm,相应地,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为 200~250mm。
[0010]导墙的顶面与侧面交接处形成了位于导墙内侧的内侧阳角和位于导墙外侧的外侧阳角,垫层与竖立于其上的导墙之间形成了位于导墙内侧的内侧阴角和位于导墙外侧的外侧阴角,由于导墙内侧直面第一防水层,为避免预铺防水卷材在尖锐的阴角处折损,导墙
的内侧阳角以及导墙与垫层之间形成的内侧阴角设为圆角。
[0011]导墙为砖胎膜,砖胎膜的内侧面涂设有水泥砂浆层,以起到抹平的作用,水泥砂浆层在导墙的内侧阳角处以及导墙与垫层之间形成的内侧阴角处形成上述圆角。
[0012]结构层靠近导墙的顶面与导墙的顶面基本齐平,避免第二防水层从结构层的顶面延伸到导墙上方的过程中,形成阴角或阳角,对形成第二防水层的湿铺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0013]结构层包括浇筑于垫层上的底板和竖立于底板上的侧墙,第二防水层铺设在底板上,一端延伸到导墙上,另一端延伸到侧墙的外侧面。侧墙与底板之间形成的外侧阴角铺设有位于第二防水层之下的第三防水层,作为防水加强层。第三防水层由湿铺防水卷材铺设而成。
[0014]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将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分别延伸到导墙上方,第一防水层采用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预铺防水卷材,其延伸到导墙上方的部分粘接面朝上,第二防水层采用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湿铺防水卷材,其延伸到导墙上方的部分粘接面朝下,在导墙上方,预铺防水卷材与湿铺防水卷材的粘接面恰好相对,在两者之间填充水泥浆,水泥浆既能够与预铺防水卷材产生反应粘接到一起,又能够与湿铺防水卷材产生反应粘接到一起,恰好能够起到连接过渡作用,从而实现不同防水卷材的甩茬搭接,而且水泥浆对预铺防水卷材及湿铺防水卷材均具有持久的粘接性,而且粘接持久性稳定。
附图说明
[0016]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方案,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7]图1是预铺甩茬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垫层100,圆角102,导墙200,结构层300,底板310,侧墙320,第一防水层400,第二防水层500,第三防水层600,水泥浆700,第一水泥砂浆层8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一种预铺甩茬搭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搭接结构包括垫层100、导墙200、结构层300、第一防水层400和第二防水层500。导墙200竖立于垫层100上,结构层300浇筑于垫层100上且位于导墙200的内侧,第一防水层400铺设于垫层100与结构层300、导墙200与结构层300之间并延伸到导墙200的顶面,第二防水层500铺设于结构层300的顶面并延伸到导墙200的上方与第一防水层400搭接,第一防水层400由粘接面朝向结构层300的预铺防水卷材铺设而成,第二防水层由粘接面朝向结构层300的湿铺防水卷材铺设而成,第一防水层400与第二防水层500之间通过水泥浆700搭接。
[0021]水泥浆700可以是水泥净浆,也可以是水泥砂浆;优选水泥净浆,其粘结效果较好,而且制浆方便。
[0022]将第一防水层400和第二防水层500分别延伸到导墙200上方。第一防水层400采用粘接面朝向结构层300的预铺防水卷材,预铺防水卷材是以塑料、聚酯胎、橡胶为主体材料,一面有自粘胶,胶表面采用防(减)粘保护层(除卷材搭接区域),与后浇混凝土粘结的防水卷材,其延伸到导墙200上方的部分粘接面朝上。第二防水层500采用粘接面朝向结构层 300的湿铺防水卷材,湿铺防水卷材是适用于采用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与混凝土基层粘结的具有自粘性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延伸到导墙200上方的部分粘接面朝下。在导墙 200上方,预铺防水卷材与湿铺防水卷材的粘接面恰好相对,在两者之间填充水泥浆700,水泥浆700既能够与预铺防水卷材产生反应粘接到一起,又能够与湿铺防水卷材产生反应粘接到一起,恰好能够起到连接过渡作用,从而实现不同防水卷材的甩茬搭接,而且水泥浆700 对预铺防水卷材及湿铺防水卷材均具有持久的粘接性,而且粘接持久性稳定。
[0023]甩茬的宽度通常为200~250mm,相应地,第一防水层400与第二防水层500的搭接宽度 w为200~250mm。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铺甩茬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层、导墙、结构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导墙竖立于所述垫层上,所述结构层浇筑于所述垫层上且位于所述导墙的内侧,所述第一防水层铺设于所述垫层与结构层、导墙与结构层之间并延伸到所述导墙的顶面,所述第二防水层铺设于所述结构层的顶面并延伸到所述导墙的上方与第一防水层搭接,所述第一防水层由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预铺防水卷材铺设而成,所述第二防水层由粘接面朝向结构层的湿铺防水卷材铺设而成,所述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之间通过水泥浆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铺甩茬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的搭接宽度为200~2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铺甩茬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墙的内侧阳角以及所述导墙与垫层之间形成的内侧阴角设为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铺甩茬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墙为砖胎膜。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阿凯刘圣强王云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顺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