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隧道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跨度和高度均≥20米的地下隧道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隧道工程中,对于跨度和断面面积不大的规则隧道,如跨度≤20米的隧道,可采用二衬台车施工模筑混凝土。另外,由于地下极深空间的隧道中通风较差、地下水发育,以及二衬混凝土中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达不到低本底的要求,因此地下隧道结构层还要求防水、抑氡、具有低的放射性本底值。
2、但是,对于隧道现场断面跨度特别大,如跨度和高度≥20米的施工现场,则无法使用二衬台车进行施工。另外,由于隧道断面极大,基面不平,铺设的防水板有一定的松弛度,易出现排水不及时导致积水的情况。加上未施工的二衬混凝土,防水板在积水的长期作用下会下坠脱落,造成隧道内渗水的隐患,传统防水板无法达到防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对于跨度和高度较大的隧道空间二衬台车无法施工,以及隧道断面大导致的防水板排水不及时导致积水和积水导致防水板下坠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通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跨度和高度均≥20米的地下隧道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背离洞壁岩石的一侧设置防水用的防水结构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背离洞壁岩石的一侧设置防水用的防水结构层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防水板与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接触的背侧喷涂速凝液体橡胶防水涂料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防水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跨度和高度均≥20米的地下隧道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背离洞壁岩石的一侧设置防水用的防水结构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背离洞壁岩石的一侧设置防水用的防水结构层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防水板与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接触的背侧喷涂速凝液体橡胶防水涂料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防水结构层背离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的一侧设置钢筋骨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防水结构层背离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的一侧设置钢筋骨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防水结构层背离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的一侧设置钢筋骨架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在所述纤维素混凝土层的外表面形成聚合物水泥砂浆层,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聚氨酯胶泥层外表面形成防霉阻燃聚氨酯面漆层;
12.一种适用于跨度和高度均≥20米的地下隧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层由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形成,纳米仿钢纤维混凝土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颖欣,宋桃,唐强,叶吉,王云洋,田磊,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顺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