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阻雪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17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制阻雪筒结构,包括至少十四根阻雪竹管、一个钢筋混凝土基础,其中所述的十四根阻雪竹管围成桶状竖向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所述的阻雪竹管,均采用高度为3m,直径为20cm、壁厚为1cm的竹管,起到挡雪化风的作用;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长、宽、高分别为1.2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制阻雪筒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竹制阻雪筒结构,其主要用于铁路、公路沿线,阻挡风吹雪乃至暴风雪,用以防止道路遭受风吹雪灾害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吹雪是一种非典型的气

固两相流,是雪粒子被气流携带着向前运动的自然现象,其形成的机理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新疆冬季寒冷漫长,每至冬季,遇到大风、降雪量大的天气,极容易发生风吹雪灾害。新疆的风吹雪灾害,以天山地区、塔城地区老风口、玛依塔斯风区的风吹雪和阿勒泰地区的“闹海风”最具有代表性。对于风吹雪灾害的防治,目前所采用的装置多为防雪栅栏,所用材料多为钢架结构或者金属钢管焊接骨架结构,等等,这些装置确实可以减少风吹雪所带来的灾害,但是整体结构型式显得过于笨重、复杂,施工流程较为繁琐,并不能较好地满足实际工程的简单、方便、快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坚固耐用、可以预制拼装以及防治效果好的一种竹制阻雪筒结构。
[0004]本技术一种竹制阻雪筒结构,包括至少十四根阻雪竹管、一个钢筋混凝土基础,其中所述的十四根阻雪竹管围成桶状竖向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所述的阻雪竹管,均采用高度为3m,直径为20cm、壁厚为1cm的竹管,起到挡雪化风的作用;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长、宽、高分别为1.2m
×
1.2m
×
1.0m。
[0005]本技术一种竹制阻雪筒,其中所述的整体结构,即十四根阻雪竹管和每个钢筋混凝土基础都可以进行预制拼装,故本技术便于施工、生产周期短,能够节省人力、物力。
[0006]本技术提供可以预制的竹制阻雪管和钢筋混凝土基础,其整体具有很好的抗弯折、抗风化雪的能力,将其布设于铁路和公路沿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施工中的便捷性。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竹制阻雪筒结构包括至少十四根阻雪竹管1、一个钢筋混凝土基础2,其中所述的十四根阻雪竹管1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2上。
[0010]如图1所示,所述的阻雪竹管1,均采用高度为3m,直径为20cm、壁厚为1cm的竹管,十四根阻雪竹管1呈桶状的结构型式,可以起到挡雪化风的作用;钢筋混凝土基础2根据环
境情况采用C30

C35混凝土,每个钢筋混凝土基础2的长、宽、高分别为1.2m
×
1.2m
×
1.0m。
[0011]如图1所示,所述的十四根阻雪竹管1和每个钢筋混凝土基础2都可以进行预制拼装,故本技术便于施工且生产周期短。其整体具有很好的抗弯折、抗风化雪的能力,将其布设于铁路和公路沿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施工中的便捷性。
[001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阻雪筒结构,包括至少十四根阻雪竹管、一个钢筋混凝土基础,其特征是:其中所述的十四根阻雪竹管围成桶状竖向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所述的阻雪竹管,均采用高度为3m,直径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