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齿轮盒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76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齿轮盒的加工方法,先预铣定位面、精铣工艺凸台面,再精铣定位面,这样减少压铸铝合金的应力对产品平面度的影响,可保证安装面0.03MM以内的平面度及齿轮盒、电机壳体的装配孔的0.03MM以内的位置度要求,弥补温度带来的加工误差和机床加工的误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组合金刚石镗刀先加工轴承孔,然后采用机床的在线测量功能,找准坐标位置后,再分别加工直径为D56MM、D80MM、72MM的轴承安装孔,保证其0.03MM的位置度要求。保证其0.03MM的位置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齿轮盒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齿轮盒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汽车齿轮盒在加工时,直接拿毛坯面定位,没用预铣定位面定位,两个轴承孔(D68MM,D56MM,位置度公差0.03MM)受加工的铝合金温度的影响,以及机床的X、Y轴的定位误差、重复定位误差,在行业内此0.03MM位置度尺寸较难保证,目前的加工工艺无法弥补温度带来的加工误差和机床加工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齿轮盒的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齿轮盒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将待加工的齿轮盒装夹于加工夹具上,通过定位孔和定位面定位;B、预铣定位面;C、精铣工艺凸台面;D、预钻、精钻二序定位孔,二序定位孔的孔直径为9.5MM,孔径公差为0.05MM,位置公差为0.1MM;E、铣螺纹孔端面,用阶梯钻钻第一螺纹孔并加工内螺纹,第一螺纹孔的内螺纹公称直径为18MM,螺距为1.5MM,公差等级为6H,位置公差为0.3MM;F、用阶梯钻钻第二螺纹孔并加工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公称直径为12MM,螺距为1.25MM,公称等级为6H,位置公差为0.3MM;G、精钻各周边螺栓过孔,周边螺栓过孔的孔直径为9.5MM,孔径公差0.2MM,位置公差为0.2MM;H、精铣定位面,定位面的平面度要求为0.1MM;I、使用金刚石镗刀粗镗、精镗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转孔直径为68MM,孔径公差为0.03MM,圆度为0.02MM,位置公差为0.04MM,粗糙度≤RA1.6;J、通过使用高精度在线探头对轴承安装孔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数值,对后续加工的第一轴承孔和第二轴承孔进行补偿,保证其位置度0.03MM的要求;K、使用金刚石镗刀粗镗、精镗第一轴承孔,第一轴承孔直径为56MM,孔径公差为0.046MM,圆度为0.02,位置公差为0.04MM,粗糙度≤RA3.2;L、使用金刚石镗刀粗镗、精镗第二轴承孔,第二轴承孔直径为80MM,孔径公差为0.019MM,位置公差为0.03MM,粗糙度≤RA1.6;M、使用金刚石镗刀粗镗、精镗第三轴承孔,第三轴承孔直径为72MM,孔径公差为
0.019MM,位置公差为0.03MM,粗糙度≤RA1.6。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先预铣定位面、精铣工艺凸台面,再精铣定位面,这样减少压铸铝合金的应力对产品平面度的影响,可保证安装面0.03MM以内的平面度及齿轮盒、电机壳体的装配孔的0.03MM以内的位置度要求,弥补温度带来的加工误差和机床加工的误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组合金刚石镗刀先加工轴承孔,然后采用机床的在线测量功能,找准坐标位置后,再分别加工直径为D56MM、D80MM、72MM的轴承安装孔,保证其0.03MM的位置度要求。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产品旋转180
°
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

定位孔、2

定位面、3

工艺凸台面、4

二序定位孔、5

螺纹孔端面、6

第一螺纹孔、7

第二螺纹孔、8

周边螺栓过孔、9

轴承安装孔、10

第一轴承孔、11

第二轴承孔、12

第三轴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0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齿轮盒的加工方法,先预铣定位面、精铣工艺凸台面,再精铣定位面,这样减少压铸铝合金的应力对产品平面度的影响,可保证安装面0.03MM以内的平面度及齿轮盒、电机壳体的装配孔的0.03MM以内的位置度要求,弥补温度带来的加工误差和机床加工的误差,具体步骤如下:A、将待加工的齿轮盒装夹于加工夹具上,通过定位孔1和定位面2定位;B、预铣定位面2;C、精铣工艺凸台面3;D、预钻、精钻二序定位孔4,二序定位孔4的孔直径为9.5MM,孔径公差为0.05MM,位置公差为0.1MM;E、铣第一螺纹孔端面5,用阶梯钻钻第一螺纹孔6并加工内螺纹,第一螺纹孔6的内螺纹公称直径为18MM,螺距为1.5MM,公差等级为6H,位置公差为0.3MM;F、用阶梯钻钻第二螺纹孔7并加工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公称直径为12MM,螺距为1.25MM,公称等级为6H,位置公差为0.3MM;G、精钻各周边螺栓过孔8,周边螺栓过孔8的孔直径为9.5MM,孔径公差0.2MM,位置公差为0.2MM;
H、精铣定位面2,定位面2的平面度要求为0.1MM;I、使用金刚石镗刀粗镗、精镗轴承安装孔9,轴承安装孔9直径为68MM,孔径公差为0.03MM,圆度为0.02MM,位置公差为0.04MM,粗糙度≤RA1.6;J、通过使用高精度在线探头对轴承安装孔9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数值,对后续加工的第一轴承孔10和第二轴承孔11进行补偿,保证其位置度0.03MM的要求;K、使用金刚石镗刀粗镗、精镗第一轴承孔10,第一轴承孔10直径为56MM,孔径公差为0.046MM,圆度为0.02MM,位置公差为0.04MM,粗糙度≤RA3.2;L、使用金刚石镗刀粗镗、精镗第二轴承孔11,第二轴承孔11直径为80MM,孔径公差为0.019MM,位置公差为0.03MM,粗糙度≤RA1.6;M、使用金刚石镗刀粗镗、精镗第三轴承孔12,第三轴承孔12直径为72MM,孔径公差为0.019MM,位置公差为0.03MM,粗糙度≤RA1.6。
[0011]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点在于:先加工完一个孔,然后用在线探头去测量出这个孔实际的位置,然后补偿加工其他的孔,即通过组合金刚石镗刀先加工轴承孔,然后采用机床的在线测量功能,找准坐标位置后,再分别加工直径为D56MM、D80MM、72MM的轴承安装孔,保证其0.03MM的位置度要求。
[001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13]需要说明的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齿轮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A、将待加工的齿轮盒装夹于加工夹具上,通过定位孔(1)和定位面(2)定位;B、预铣定位面(2);C、精铣工艺凸台面(3);D、预钻、精钻二序定位孔(4),所述二序定位孔(4)的孔直径为9.5MM,孔径公差为0.05MM,位置公差为0.1MM;E、铣螺纹孔端面(5),用阶梯钻钻第一螺纹孔(6)并加工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孔(6)的内螺纹公称直径为18MM,螺距为1.5MM,公差等级为6H,位置公差为0.3MM;F、用阶梯钻钻第二螺纹孔(7)并加工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公称直径为12MM,螺距为1.25MM,公称等级为6H,位置公差为0.3MM;G、精钻各周边螺栓过孔(8),所述周边螺栓过孔(8)的孔直径为9.5MM,孔径公差0.2MM,位置公差为0.2MM;H、精铣定位面(2),定位面(2)的平面度要求为0.1MM;I、使用金刚石镗刀粗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张跃林曹剑辉张王飞张清清伍世添陈灵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