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66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导体准备,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使导体与蜂窝模套同轴;发泡绝缘材料混合熔融,将聚乙烯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成核剂,且成核剂的主要成份为偶氮二酰胺,将聚乙烯材料与成核剂的混合料,通过混料均匀搅拌;通入发泡气体,将混合料通入挤出机内部,并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同时在挤出机内部通入氮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蜂窝状的发泡绝缘,利用蜂窝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绝缘护套的整体机械强度,稳定性高,故只需要双层即可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改变传统的三层共挤方法,降低生产难度,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信电缆作为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一种主要传输媒介,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缆的传输频率越来越高、传输带宽越来越宽,要求电缆的衰减更小、性能更稳定,所以发泡式绝缘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缆上。
[0003]现在的发泡方式一般分为化学发泡和物理发泡,化学发泡是通过加入发泡剂生成泡沫,而物理发泡是通过注入惰性气体经过成核剂形成泡沫,而为扩大物理发泡的应用领域,满足数字通信电缆生产的需要,新开发了物理发泡绝缘的共挤挤出技术,即挤出内皮层、发泡绝缘层、外皮层组成的三层结构,其中外皮层仅仅是为了提高外表面的机械强度和美观度,但是外皮层的厚度通常在50μm左右,此种对机械强度的增加较为有限,且会影响发泡绝缘层的使用效果,同时三层共挤的工艺更加复杂,生产难度大。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导体准备;S2、发泡绝缘材料混合熔融;S3、通入发泡气体;S4、双层共挤挤出绝缘材料并包覆于导体上;S5、冷却、吹干及收卷。
[0007]一种如上述的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的加工工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使导体与蜂窝模套同轴;b.将聚乙烯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成核剂,且成核剂的主要成份为偶氮二酰胺,将聚乙烯材料与成核剂的混合料,通过混料均匀搅拌;c.将b步骤中的混合料通入挤出机内部,并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同时在挤出机内部通入氮气;d.在c步骤中的挤出机的机头安装双层共挤“十”字形机头,通过机头将混合料挤出包覆于导体上及a步骤中的蜂窝模套内部;e.通过冷水水槽对d步骤中的挤出料进行冷却降温,并经过吹干机进行风干,最后
通过收卷机对线缆进行收卷。
[0008]优选的,所述a步骤中所使用的蜂窝模套包括两个半圆模套,两个所述半圆模套的侧壁均一体设置有多个空心凸起,且各个空心凸起的内孔形状均为六边形设置。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圆模套的外侧均套设半圆挡套,且两个半圆挡套均与同侧多个空心凸起的端面呈相接触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a步骤中,在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前,需要对导体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

150℃范围内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c步骤中通入氮气的压力保持在200bar以上。
[0012]优选的,所述d步骤中挤出的内层发泡绝缘的膜厚位于8μm

12μm范围内设置。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由S1至S5步骤可以制备发泡式电缆绝缘护套,通过由步骤a至步骤e,可以制备出蜂窝状双层绝缘电缆护套,通过蜂窝状的发泡绝缘,利用蜂窝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绝缘护套的整体机械强度,稳定性高,故只需要双层即可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改变传统的三层共挤方法,降低生产难度,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的蜂窝模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及其制备方法的蜂窝模套的空心凸起的形状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半圆模套;2、空心凸起;3、半圆挡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7]如图1

2所示,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导体准备;S2、发泡绝缘材料混合熔融;S3、通入发泡气体;S4、双层共挤挤出绝缘材料并包覆于导体上;S5、冷却、吹干及收卷。
[0018]一种如上述的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的加工工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使导体与蜂窝模套同轴;b.将聚乙烯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成核剂,且成核剂的主要成份为偶氮二酰胺,将聚乙烯材料与成核剂的混合料,通过混料均匀搅拌;c.将b步骤中的混合料通入挤出机内部,并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同时在挤出机内部通入氮气;d.在c步骤中的挤出机的机头安装双层共挤“十”字形机头,通过机头将混合料挤出包覆于导体上及a步骤中的蜂窝模套内部,挤出机采用NMT60

30D 型主挤出机,机头采用
与NMT60

30D 型主挤出机相匹配的双层挤出机头,其挤出的内层膜厚为10μm,其既可以满足内层连接稳固的优点,又不会对导体影响过多;e.通过冷水水槽对d步骤中的挤出料进行冷却降温,冷却降温采用喷淋降温和冷却水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经过吹干机进行风干,最后通过收卷机对线缆进行收卷。
[0019]a步骤中使用的蜂窝模套包括两个半圆模套1,两个半圆模套1的侧壁均一体设置有多个空心凸起2,且各个空心凸起2的内孔形状均为六边形设置,通过将挤出的绝缘材料挤出至蜂窝模套内部,使绝缘材料充填空心凸起2内部,并膨胀发泡,可以形成蜂窝状的微孔,蜂窝结构,机械强度高,且空心凸起2可以增加线缆表面的抗压性能。
[0020]两个半圆模套1的外侧均套设半圆挡套3,且两个半圆挡套3均与同侧多个空心凸起2的端面呈相接触设置,通过半圆挡套3,可以防止绝缘材料挤出过度导致成型后的蜂窝凸起不够均匀,影响线缆表面的美观度。
[0021]a步骤中,在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前,需要对导体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

150℃范围内设置。
[0022]c步骤中通入氮气的压力保持在200bar以上。
[0023]d步骤中挤出的内层发泡绝缘的膜厚位于8μm

12μm范围内设置。
[0024]现对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使导体与蜂窝模套同轴,将聚乙烯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成核剂,并将聚乙烯材料与成核剂的混合料,通过混料均匀搅拌,然后通入挤出机内部,并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同时在挤出机内部通入氮气,挤出机的机头为双层共挤“十”字形机头,通过机头将混合料挤出包覆于导体上及蜂窝模套内部,内层的绝缘料包裹与导体表面,形成一层较薄的内层,而挤出的绝缘材料挤出至蜂窝模套内部时,绝缘材料会充填空心凸起2内部,并膨胀发泡,可以形成蜂窝状的微孔,通过蜂窝结构,可以提高机械强度,且空心凸起2可以增加线缆表面的抗压性能,挤出完成后,通过冷水水槽对挤出后的挤出料进行冷却降温,并经过吹干机进行风干,最后通过收卷机对线缆进行收卷即可。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导体准备;S2、发泡绝缘材料混合熔融;S3、通入发泡气体;S4、双层共挤挤出绝缘材料并包覆于导体上;S5、冷却、吹干及收卷。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的加工工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导体置于蜂窝模套内部,使导体与蜂窝模套同轴;b.将聚乙烯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成核剂,且成核剂的主要成份为偶氮二酰胺,将聚乙烯材料与成核剂的混合料,通过混料均匀搅拌;c.将b步骤中的混合料通入挤出机内部,并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同时在挤出机内部通入氮气;d.在c步骤中的挤出机的机头安装双层共挤“十”字形机头,通过机头将混合料挤出包覆于导体上及a步骤中的蜂窝模套内部;e.通过冷水水槽对d步骤中的挤出料进行冷却降温,并经过吹干机进行风干,最后通过收卷机对线缆进行收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窝状发泡式双层绝缘的加工工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所使用的蜂窝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宝肖本国孙磊张驰后石叶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电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