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角膜切除的显微角膜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5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微角膜刀(10),它包括一个位于眼球上的导向环组件(12),和将该导向环(12)暂时固定于眼球的装置(14)。还设置有一个切头(16),该切头包含一把用来进行角膜切除的刀片。一个垂直支承组件(18)与该导向环(12)相连,并支承该切头(16),从而使该切头围绕一根水平轴转动。在一实施例中,该刀片具有一个进行角膜切除的弧形切割边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与采用直线的和弧形的刀片(54a)相关的方法。(*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进行眼科手术的医疗仪器及方法,从而校正角膜的不规则性。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称作显微角膜刀的医疗仪器和所使用的刀片,以及用于进行片层角膜切开手术的相关外科疗法。用于进行角膜切除的第一把显微角膜刀是由Jose I.Barraquer博士于1962年研制的,并在图P1中示出。这种显微角膜刀包括一个导向环,该导向环借助于施加于眼球上的部分真空固定于眼球上。该导向环使眼球固定,保持眼球的张力,并有助于调节角膜切除的直径。称作切头的显微角膜刀的一部分支承在该导向环的通道中,从而由外科医生使该显微角膜刀线性穿过导向环。该切头安装有一个刀片,当仪器沿着由该通道限定的切割轨迹运动时,这个刀片便在一个与通道横切的马达驱动的偏心器的作用下摆动。该切头还安装有一个可移动的、下端平面元件,用来压缩摆动的刀片前的眼球,从而允许刀片来切割一个片层,该片层具有一个与该平面元件压缩的角膜的表面平行的底面。该平面元件可用相似的厚度不同的平面元件来互换,从而改变切除的角膜“盘”的厚度。自从1962年以来已针对Barraquer显微角膜刀作了许多变化,这其中就包括转让给德国的CarlZeiss-Stiftung的美国专利4,662,370所提出的装置。该′370专利描述了一种这样的显微角膜刀,它具有凸、凹的可换式嵌件,和与角膜啮合并压缩角膜的多个平面,从而完成具有预定形式和曲率的角膜切除。该嵌件固定在一个固定于该导向环上的静止平面元件中。刀片沿着平行于该平面元件的一道切割轨迹移动并沿通道横向振动,其中切割轨迹是由该平面元件和该导向环之间的间隙限定的。虽然该′370专利中的装置看上去在切割角膜晶状体上是有效的,但它缺少这样的装置,即用来控制或自动控制切头穿过导向环的运动速率,因此容易集中于(bind up in)角膜组织,或者由于外科医生的手在操作中不稳定而导致切除不精确。而且,没有什么明显的装置来改变角膜切除的深度或厚度。另外,相对于片层角膜切开手术(角膜的切开)来说,该装置只局限于用在片层角膜切除手术(keratectomies)(角膜部分的切除)中。有关控制通过导向环的运动的问题已由US5,133,726中描述的装置予以阐明,该专利已作为专利人为Luis A.Ruiz和Sergio Lenchig G的Re35,241再公告。该′726和′421专利披露了一种显微角膜刀,在图P2中示出,它具有一个齿轮传送组件,用来使仪器以受控速率沿着切割轨迹移动。该齿轮也是由驱动刀片的那个马达驱动的,并与导向环顶上的导轨啮合。因而,虽然相对于′370专利中的仪器来说,该自动传送系统是个改进,但实际上发现由于仪器中的马达重量大,所以会通过装置的手柄产生一个很大的力矩。此时再加上与导向环导轨啮合的齿轮的向前的定位,就导致切头的背面在与该导向环啮合时发生弯曲。在最好的情况下,这将导致仪器在手术过程中运行不平稳并在眼睛中产生不必要的压力波动。在最坏的情况下,这样的弯曲会导致对角膜进行了不规范的切割,就将产生角膜白斑或引起散光。关于基质内折射手术(intrastromal refractive surgery),新近有了一定的技术发展,产生了进行不完全的片层颞鼻(temporo-nasal)角膜切开手术的仪器及方法,留下周缘角膜组织没有切割,称为“鼻铰合缝(nasal hinge)”。这个鼻铰合缝使角膜盘上升,从而使基质层曝露在激光下并被切开。将进行基质切开的激光与不完全的片层角膜切开手术结合起来,就称之为“激光基质内屈光性角膜成形术(LASIK)”。与最初的Barraquer装置有所相似,′726和′421专利的显微角膜刀在切头的下端部分中包括一个前置平面元件,该平面元件可用厚度不同的相似平面元件来互换。不过,对于能替换的平面元件来说,切头的一个槽状部分基本上延伸到刀片的前方,从而容纳该平面元件。这一点以及传送齿轮位于切头外部的事实,将导致表面积相当大,也即仪器的占地面积大。大的占地面积将限制采用显微角膜刀所施行的方式,并且通常要求显微角膜刀从与眼睛相邻的颞区域通过角膜,从而当进行不完全的片层角膜切开手术时产生垂直的鼻铰合缝。该垂直的鼻铰合缝至少具有两个不足之处。首先,在LASIK或其它手术中形成的角膜盘会在手术后垂直移位,和/或由于上眼睑的张开和闭合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摺叠。其次,角膜盘上的垂直鼻铰合缝的存在使得在校正散光时更有可能无意中将该铰合缝切除,这通常是随着通过角膜的大直径垂直切割而进行的。′726专利中描述的平面元件或扁平区(plaque)的表面积被设计成基本上在任何时候都压缩整个角膜。这便使眼内压力变得不必要的高,从而不适当地压迫了眼睛并会在手术过程中引起并发症。在采用已知的显微角膜刀给小眼睛的病人做切除手术时还会出现问题。病人较小的眼结构,尤其是圆周结构在片层角膜切开手术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是由于外科用仪器的一部分会与该眼结构发生碰撞,并会导致医疗事故。不管怎么努力去采用更可靠的仪器来进行片层角膜切开手术,但由于仪器的外形尺寸和在片层角膜切开手术中所占的必需表面积的原因,增大了显微角膜刀结构的一部分与病人的眼结构相撞的可能性。在已知系统中,例如在US5,624,456中描述的显微角膜刀中还会出现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与切头与角膜表面接触的方式有关。更具体地说,′456专利中的显微角膜刀引导刀片通过一个限定的平面,从而按照需要来清除病人的眼结构。在这里只是讨论起见,可认为这个平面是一水平的平面,因为病人的头部在手术过程中几乎是水平的。为了能让刀片贯穿角膜,眼睛必须从眼结构向外拉,从而使角膜的一部分位于该水平面之上。这便会在操作中使外科用导向环和眼睛之间产生失吸现象的危险,并潜在着严重的后果。在相关显微角膜刀技术中出现的其它问题包括需要相互作用的必须持续地维持平滑操作的驱动齿轮,以及吸孔在外科用导向环上的移位受到限制。后一个问题是这样产生的,即由于刀片安装在一个如上所述平坦的水平面中,所以为与切头和刀片相通,就需要在导向环中留出一道畅通路径或导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在此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缺陷以及其它缺陷。专利技术的简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势是通过进行眼球的片层角膜切开手术的改进显微角膜刀及方法来实现的。该显微角膜刀包括一个位于眼球上的导向环组件,和将该导向环暂时固定于眼球的装置。一个切头包含一具有适于进行角膜切除的弧形切割边缘的刀片。一个垂直支承组件与该导向环相连并支承住该切头,使该切头围绕一水平轴转动,从而该切头围绕该水平轴的转动使得刀片沿着一道弧形切割轨迹移动直至与眼球的角膜相接合,从而该刀片的弧形切割边缘切割出一个基本上为圆形的角膜盘。该刀片可包括一个基本上为长方形的板,所述板具有用来切割的锐利边缘。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该板具有使切割边缘呈弧形的光滑、连续的弯曲性。该刀片优选包含钢,并且可包括一种不锈钢合金。一个开口设在该刀片的板中,用来与显微角膜刀的一个刀架元件相啮合。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显微角膜刀还包括使切头围绕水平轴转动的装置,从而使刀片至少部分通过角膜运动,从而在片层角膜切开手术中产生一个角膜瓣。因此,该切头包括一个使支承轴进入的开口。该转动装置包括一个在该开口处与该切头相连的壳体。一根输出轴转动安装在该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微角膜刀,用于进行眼球的片层角膜切开手术,它包括:位于眼球上的导向环组件;用来将该导向环暂时固定在眼球上的装置;切头,其包含有一把适于进行角膜切除的刀片;垂直支承组件,其与所述导向环相连,并支承住所述切头,使切头围绕一 根水平轴转动,从而所述切头围绕该水平轴的转动使得该刀片沿着一道弧形切割轨迹移动直至与眼球的角膜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泽C卡里亚佐
申请(专利权)人:西泽C卡里亚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